170422-《自卑與超越》讀后

最近在讀一本心理學巨著《自卑與超越》,作者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被譽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之所以我要看這本書,純粹是因為書名,因為剛畢業的我,有段時間無論是對工作、職場、生活,都感到無能無力,也常常由此誘發很多自卑心理,讀這本書,也是希望自己能找到自卑的根源,以及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這本書是一本心理學經典,已出版近100年,但它的理論部分太多,而且基本都是長篇大論,讀起來并不順暢,再加上翻譯上的缺陷,給我理解上也造成了很多壓力。而且讀完本書,我仿佛有種被騙了的感覺,因為全書涉及到“自卑”的筆墨極少,通篇都在講另一個概念——“合作”。不過我仔細想一想,也有一定道理,合作給我帶來的個體價值感,才是克服自卑的最好良藥。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讀這本書的心得體會。

生活的意義

“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我相信如果突然把這個問題拋出來,很多人都可能會答不上來。因為這個問題似乎太過深奧,難于解答,或者說這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

我很喜歡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說過的一句話:“人只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視角來認知世界,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作為標準來感受現實,所以我們感受到的是自己對現實的理解,而不是現實本身。

既然生活的意義千差萬別,那么較好的生活意義呢,一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為了探尋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的意義,阿德勒在本書里先為我們列舉了在生活中必須要面對的三個事實:

  • 我們是在這個被稱為“地球”的貧瘠星球上生活,因此,我們是無法脫離它的。
  • 在地球上,我們并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與我們同在的還有其他人,我們在有生之年,或多或少都會與他們發生關聯。
  • 人類有性別之分,人類的繁衍生息依賴于愛情。

綜合以上三個事實,阿德勒得出的結論就是:人類的活動是建立在與他們聯系的基礎之上的,假如我們采取孤立的姿態來為人處世,必定會走向滅亡。因此,人們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以及目標就是:在這個貧瘠的星球上,與同類建立聯系并進行合作,保證我們的生命的不斷延續及人類命脈的傳承。

真正的生活的意義,只有在與他人產生聯系的時候才切實地存在,個人所認為的“意義”,實際上是虛幻縹緲的。倘若一個人面對“生活意義”這個問題,想要為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并以此為個人目標,他會知道該如何塑造一種令自己滿意的人格,并時刻處于為他人利益、社會利益著想的情境中。他會以社會感覺來調整自我,并訓練自己,從中獲得應有的技能。

舉個例子吧,比如,當我們在面對愛情和婚姻時,假如我們和伴侶是真心相愛的,同時,我們也將豐富另一半的生活作為自己的目標,那么,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相反地,如果我們并沒有這樣的目標作為支撐,只是虛幻地想象著提升自己,那么,我們的愛情就像是在演戲一樣,會越發感覺到不自在。

這恰恰是應征了那句話:“為了你,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當給別人創造價值的時候,我們生活的意義才得以凸顯。給別人創造價值,就必然會和他人產生聯結,有聯結則有合作,如果每個人都能采取合作的形式來面對生活,那么,人類社會必定會不斷的進步。

自卑情節

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自卑”。但由于這本書的這部分內容,我沒有看太懂,這里只簡單列舉一些阿德勒的觀點,來給大家做些參考,我就不過度闡釋了。

阿德勒對自卑情結的定義是: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自卑情緒會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眼淚、憤怒、歉意等。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的隱藏著一些自卑情結,而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高壓的環境更容易使人產生心理落差,激發隱藏于心中的自卑。

假如我們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尋找到適當的辦法來克服困難,就可以擺脫自卑感,而這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必須建立在對他人、對現實、對與人合作感興趣的基礎之上。

人類不像猩猩或獅子一樣健壯,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加需要合作。倘若一個人沒有學會與人合作,他就會越來越悲觀,漸漸發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結。

只有與人合作,我們的奮斗才是充滿希望并且有意義的。

考試思維的轉變

也許上文的觀點過于玄乎,并沒有完全說清楚“自卑”到底是什么,但我覺得“合作”的重要性還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一技之長,來融入到社會的分工協作體系當中,才能得以生存,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在最近的一期《奇葩說》上,討論“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這個問題,羅振宇老師在結辯時說了這么一段話,令我深受感觸:

中國的一代中學生都是在考場上被訓練出來的,他們進入工作單位之后,我知道他們最大的缺陷,他們有強烈的考場思維,他們覺得領導給他的一切任務都在考他,拿出成績單,然后你得表揚我,你得激勵我,這是一個閉環,他忘了一件事情,從考場到單位之后,最大的一個變化是,任何考試題,任何考試,你都可以去抄啊,就這一個變化,這個變化叫求助,叫協作,這是真實的社會。

羅胖在很久之前所提倡的U盤化生存方式,“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正是強調了協作的重要性,能與他人協作才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最后小小總結一下吧,身處這個時代,合作必不可少,努力讓自己對他人有所價值,能夠與他人產生合作,才是這個社會的生存之道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追求優越 | 如何讓自卑轉化為人生的動力? 核心書摘 《自卑與超越》是一本心理學的經典著作,它從人追求優越的根本欲...
    暖慧閱讀 1,941評論 0 1
  • 開頭:講述了作者的信息,本書《自卑與超越》的基本信息以及書的核心內容 【關于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精神病...
    泡沫之夜閱讀 1,161評論 1 5
  • 關于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阿德勒改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泛...
    拉比rabbi閱讀 1,408評論 0 6
  • 讓爾等渣渣覺得自己這輩子都跟女神沒什么關系 錢是重要,但你以為你的錢就是萬能,未必吧,想要離開,還是義無反顧,堅決決絕
    mountainous閱讀 105評論 0 0
  • 在電影界,被伍迪·艾倫選中意味著什么呢?要么你正在或者已經火遍全世界,要么就是馬上火遍全世界。 伍迪艾倫的御用女主...
    玩鬧智造閱讀 1,31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