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文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師生之間以學生的作文文本來進行的一種輔導和對話。老師對文本進行分析,找出亮點和不足,然后指給學生看,學生則根據老師的指點,做進一步的修改,在這樣的反復過程中,學生得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不少學生對自己的文本一交了之,拿回的作文簿也不細看,更不細改,從而錯過了真正讓自己提高的環節。其實,老師的批改中,常常隱藏著滿分的奧秘。
學生追求作文的高分和滿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但何以實現呢?除了日常的自我隨筆、日記,必修高度重視老師的修改意見。唯有如此才能逐漸提升自己,找到缺點,改之,在下一次的作文中克服缺點。那么,老師的批改中,是如何隱藏著滿分的奧秘呢?
老師的批改是有一定的內在思路的,他的思路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寫作經驗,一方面須參考中考、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
首先看經驗。語文老師的寫作經驗一般都比較豐富,如果我們留意城市的日報,很可能發現你的老師經常在上面有文章出現。許多老師十分謙虛,他教了你兩三年,也絕對不提自己是一個業余作家,文章經常見報。也有的老師會出版自己的作品,比如散文、詩歌、隨筆等,但學生知道的少,他自己也不肯吐露半個字。即便一個語文老師沒有發表過自己的文章,他也不是文章的門外漢,他知道什么樣的文章是好文章,具有非常高的欣賞水準。所以,當你拿到老師的批改時,其實你能從中看到、感受到老師個人的水平所在。如果能細致的揣摩,按照他的指點來進一步修改,天長日久,你的文章水平不想提高都難。
其次,老師的批改會遵守一定的規則,這個規則常常是考試作文的判分標準。有的老師長年都會被邀請去閱卷,比如中高考這樣的大考,有著十分豐富的閱卷經驗。他的這份經驗,帶著對考場作文給分的特定理解,會融入他的思維意識當中,會在給自己的學生批改中屢屢出現,從而引導自己的學生朝著滿分的道路進發。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老師的批改,也不要只是夸大老師批改的辛苦(這是老師的工作職責所在),如果你真的體會到老師批改的辛苦,更要看個仔細,不要讓他的辛苦白費。
既然我們看到了老師的寫作經驗、判卷經驗等融合而成的意見,我們為啥不重視呢?就批改而言,如果老師說:你的作文偏離題意較遠,你就要加強審題功夫,不要給自己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機會;如果他說:你的作文立意不夠新穎,你該做的就是聚焦思考,搞清楚立意的方法和目標,朝著新穎、準確、深刻的方向走,讓自己加強對中心的體悟,這個有時候是指導不來的,需要你個人的思索和頓悟。如果老師說:你的文章語言不行,需要加強對敘述的理解,對各種修辭的運用,你可以進行片段式訓練,而不必長篇大論,將語言的錘煉作為短期的目標。如果老師說:你的文章選材不行,結構安排不理想,你可要格外注意,這是大問題。你就要沖著選材精當、安排一個順暢的結構的方向走,可以按照老師給出的如列提綱的方法進行短期訓練,從而提高自己的結構思維。
總之,老師的意見是重要的,你如果想在考場作文中拿到高分甚至滿分,除了平日默默的努力之外,必須高度重視老師的意見。他在這方面的專業程度,可以指導你收獲更大,可以幫助你發表一些優秀的習作。他的意見中,深藏著滿分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