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太是互聯網菜鳥,我是老鳥。事實上,就像很多產品新人,甘太也會做出很多理所當然的產品需求和判斷,我需要在加班回到家的時候,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說明白一個事。而其中涉及的案例和經驗,有時候非常有趣,也非常需要沒記性的甘太記下來,所以這就是“甘太學產品”系列的初衷,同時希望與君共勉。
最近甘太的醫療產品醫生端希望加強運營,所以增加banner的入口。她希望是在下圖這個位置增加。
“看起來,也沒有其他位置可以加了啊。”
以上就是本節課的案例,如果讓你來做,你會怎么辦?
我是這樣看的,首先從用戶角度,我們嘗試去理解和學習這個App。就像拿到一個工具,你會去研究這個工具有什么功能,怎么使用。
用戶在這個頁面,產生了12個焦點,焦點關注順序從小到大。由于焦點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清晰,一級導航和二級入口的視覺類似,最重要的位置浪費給個人名稱等等問題,用戶實際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理解和學習上。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歸類和取舍。以微眾銀行為例,下圖。
微眾首頁重點提示1總額,分為1.1、1.2、1.3等部分,整個首頁都在圍繞你的錢存在什么地方,因為與你相關,是你自己的,所以這是首頁。2是怎么吸引更多你的錢進來,3和4是怎么處置你存在這里的錢。其余放在邊角位置。
“你可以花一個星期開發一個功能,各種判斷邏輯一大堆,但對于每個用戶的每種路徑,他只需要1分鐘理解和學習。”
我和甘太說,不管產品邏輯多么復雜,通過合并和取舍,呈現給用戶的產品是小白的,譬如微眾,其實就是你有多少錢,存在哪,可以怎么處置。
回到上面的醫療產品醫生端,甘太漲了姿勢后,做出的考慮是:
1)預約管理和加號都是預約,合并,將待處理的任務外露在首頁,用戶可以點擊進去查看和操作。
2)資訊和即將運營活動的入口以banner形式展示在首頁上。
3)咨詢服務、點評、官方通知等各類消息相關的,合并,作為另一個tab。
4)姓名和個人相關的,放回去個人中心tab。
這時候,對于用戶來說,首頁是我收到的患者預約,我要處理的;消息tab是我收到的患者評論或者官方推送等各類消息,我可以看和回復的。
看,一切都變得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