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3班會記錄
G173第二次#錦囊大講堂#@G173學員及教練#YY直播間
會議目的:正確認識“萬事開頭難”,新習慣的養成需要持續的刻意練習,工具的使用需要循序漸進地實踐。
班 級 主 教 練 :王懷亮教練
輪值教練 :王藝璇教練,李鑫教練
班? ? ? 長:萬 璐
主 持 人:萬璐
時 間 大 臣:盧雯
記 錄 大 臣:戴彩麗
排麥大臣:王志博
會議時間:2017.9.23? 6:00-7:30
會議模式:yy
周檢視會流程
一、主持人開場(2分鐘)
二、班級情況匯報及分享(本環節15分鐘)
1、班委戴彩麗匯報班級過去兩周班級踐行情況以及分享(5分鐘);
2、3組長分享小組踐行經驗(5分鐘);
3、教練給予指引與回應(5分鐘)。
三:林劍教練分享行動三角形學習(20分鐘)
四:紀華教練 對易經的話題探索(20分鐘)
五:問題討論(20分鐘)
六:會議總結(本環節4分鐘)
主持人總結并布置下周作業,招募下次會議的工作人員。
一、主持人開場
主持人開場,確定時間大臣、記錄大臣、排麥大臣是否到位。
時間大臣盧雯向大家展示時間提醒的聲音。
二、班級情況匯報及分享
1、班委戴彩麗匯報及分享:
各位家人們,早上好,我是學委戴彩麗,簡單介紹自己,三個標簽,我是一名兩個小寶的媽媽,是一名水利工程設計師,也是一名易效能的踐行者和受益者。
九月7-8號上完課之后的第三天9月11號,開始打卡積分,截止到昨天是第十二天,我簡要說明一下這12天各個小組的打卡積分情況,總體來說,打卡情況還是比較讓人驚喜的。
一組174分,基本上全員都在7點前起,僅9/19那天有一位伙伴超過7點起床。有百分之六十是六點前起床,僅四天是打卡時間過六點。二組175分,和一組一樣,基本上全員都在7點前起,僅9/19那天有一位伙伴超過7點起床。三組199分,基本上全員都在6點前起,僅9/17有一位伙伴超過7點起床。兩天超過6點打卡。四組180分,全員都在7點前起,非常穩定。五組163分,大都也是七點前,極個別有兩次到9點的。六組137分,除了兩次未上傳打卡記錄外,也是穩定打卡時間在7點前。七組148分,除兩次超過8點打卡外,也已經穩定在七點前。八組151分,也只有四次超過七點,基本都在了七點前。九組148分,起床時間還比較波動,不過相信慢慢會越來越好。十組145分,也是四次超過7點,其余大都也是七點前。我說明下,先前各小組之間人數差異比較大,本周將最少人的十一組進行了人員調整,將我們G173由11組變為了10組。也是為了更直觀的一個小組間的積分對比和和諧。
時間管理的第一習慣是早起。只有早起了,才能實現在晨間計劃這一天。兩個禮拜,慢慢的我們做到了,我們從專注做一件小事開始,就是早起。經過兩周,很多人已經養成了早起的習慣,還沒習慣的伙伴也不用急,我們慢慢來,今天比明天提前10分鐘,也是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未來帶來大改變。
目前三組積分比較高,在于一下課的當天晚上組長就集合大家,告知今后的方向和如何進行團隊協作。大家就比較清楚該做什么怎么做。我競選了班委,自己不想拿第一次干做借口,確實在團隊協作和調動氣氛配合上與大家接觸太少,沒有及時跟蹤了解大家課后的動向與踐行困難。我在這里自我檢討,作為班委該起到帶頭,積極掌握努力方向,為我們這個大家庭把好正方向。在今后,班委會多為大家排憂解難,和家人們一起在這溫暖的有愛的大家庭里努力的遇見90天美麗的自己。
在G173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希望的就像家人一樣和諧有愛的關系在相處,彼此是家人一樣親切,而不是相互的在抵觸的陌生人,五湖四海的伙伴有緣在同一個小空間相處了兩天,有緣和優秀的教練們相處在G173,這是多幸福的家庭,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讓自己或者說是突破自己目前的設限,找到更精彩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在團隊中,我們能收獲到的,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幫忙,相互協作。相互解憂,相互安慰,這些都是能給我們帶來更大正能量的一種能量體。我希望g173不單單只是我們上完一堂課這么簡單,而是大家庭,家人一樣,在這一個團體里面,在這個家庭里面,我們一起去努力,一起去經營。然后可以收獲的更多,可以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謝謝大家。請大家也給班委信心,我們在努力更好的為大家服務,為我們這個家庭帶來更好的體驗與信心去達成你們的目標。要相信團隊的力量。
我提個意見吧,大家小組會議記錄和文章分享呢不要直接一大摞發微信,用文檔或者簡書的形式發出來,既不用讓爬樓的伙伴累,也不至于漏過消息,太長的篇幅一不小心很容易漏掉東西。這個是小問題,我們待會集中到問題環節來一起解決。有必要的話,我們班級建個簡書專題,作為加分項,大家把文章分享到專題,便于日后查閱也讓更多的伙伴可以閱讀到。班級的運作模式日驅成熟,我們班委也會將流程繼續優化,便于家人們執行起來一清二楚很順暢而不是嫌麻煩。我們為了共同的目的在此,就是高效率工作慢生活的狀態而聚在一起的。
現在我補充一句,請已經進了我們會議室的伙伴,去自己小組群再呼喚一下其他還沒來的小伙伴,第二和第三環節真的不容錯過。是我們的頂級大咖教練給我們指導。好吧,我是很期待的環節,也希望我們更多的伙伴們聽到。
2、3組長分享:
大家好,我是三組組長-徐小鳳來自遼寧鞍山
我的三個標簽:1、一名英語老師;2、輔導機構負責人;3、易效能時間管理的踐行者。
今天是我們線下90天陪伴的第15天,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六分之一,有沒有感覺時間太快呢?
在這15天里,我感受到了我們三組的團結合作,因為我們有個小目標,那就是6:00前完成早起打卡,我們組的每個成員都非常優秀,非常堅定地在完成這個目標,即使所以因為工作無法做到早睡,例如應酬,出差,加班。但他們都克服困難,為小目標努力。在這里舉例子說明一下,有一天,我半夜醒來失眠了,翻來覆去睡不著,就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看了一下朋友圈,發現我們組的峻廷在朋友圈有一條美食的信息,于是在他的朋友圈里留了言。沒想到他秒回,于是我“幸災樂禍”的問:“你也失眠啦?”他說他剛出差回來,我問他還能完成我們的小目標嗎?他說他上了兩個鬧鐘,肯定起來。結果他早上5:00就打卡了;還有我們組的雙雙,她工作很忙,有時在車上睡,也為了我們的小目標而努力。其實一個團隊的優秀,不是我一個人優秀,是團隊中的每一個人,為了自己的成長,努力在踐行。時間就是這樣,我們珍惜它,會覺得過去的15天過的很有意義,時間見證的是自我的成長;如果我們忽視它,現在回顧時,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得過且過的日子,心里一定不好受吧。希望以后大家能夠把自己時間規劃好,想一想自己想要獲得什么結果,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我就分享到這里。謝謝。
3、藝璇教練總結情況:聽了大家的分享,覺得特別好,班委做的是挺為大家服務。前兩周大家基本都養成了早起的習慣。這個習慣特別好。早起也是時間管理的核心點。早睡早起的時候,你會發現有更多的精力和狀態非常好,可以學習可以運動,可以幫助自身成長的好習慣。上午會有高精力吃青蛙的好精力。可以翻轉到優秀的線上人生。這個小習慣是非常好的。剛剛三組長介紹了小組的踐行情況,接下來大家也可以如此,在各自小組內制定共同的目標,在小組內建立良性的學習氛圍。互相鼓勵,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好,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一定要泡在易效能的圈子里,泡在易效能的錦囊大課堂里。因為這個錦囊課堂是九十天踐行里非常科學的可以幫助大家一步一步的朝向自己的目標前行的一個非常好的指導方式。
三、大咖教練林劍教練來指導行動三角形的學習(20分鐘)
親愛的173家人們早上好,又到了錦囊課堂。我來跟大家講下我對Omnifocus的體會。大家可能對道術器用有了一個初步的感覺。有了道術,更需要器的支持。就是OF支持。利用OF做好記錄,和執行。軟件是很簡單的東西,為什么小孩學得會,老年人學不會,就是因為老年人失去了探索的精神。用易效能的話說,就是點搜問,你去點到了,你就學到了。首先不要有畏難的情緒,放膽去做就可以了。現在進入正題。今天講的是OF行動三角形之記錄。大家在上課時,學到了RPA,還記得RPA的內容嗎,首先記錄后面有四個字--排除干擾。
為什么要使用of。它是一款行動清單軟件,凡事與行動有關的清單都可以通過它去執行。它更關注于行動上的事件。通過易效能的學習,我們是要全新構建自己全新的生活,那么全新的生活有每個人的方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念和理念。我的理念是幸福,首先身體的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了一切。第二,追求心靈自在。當下我們可以讓我們心情愉悅喜悅。第三,為人處事圓滿。這只是我個人的目標。每個人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通過易效能構建全新的生活,那么從而達到人生目標,在這過程中,我經常用排程三問來問自己,這件事做不做,我改成我不做行嗎?第二個,我要的結果是什么,第三個,我這件事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除了在排程的時候可以用,當你碰到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可以自問。做個小調查,每天打開2次的同學打2,甚少的打1。我簡單說下,OF的記錄的原則就是隨時記錄,定期記錄。如果能做到隨時和定期記錄,就至少2次了。每天有用到就說明你進步了一點點,如果沒能每天使用,那么就說明1%你沒有收到。OF的記錄有幾個字,全面、快速、便捷。
全面:凡事頭腦中的雜事想法,情緒、欲望。只要是能想到的東西,有形的無形的,能說清楚的不能說清楚的都可以記錄。不遺漏。只有做到全面才能放松心情,排出干擾。
快速:提供幾個方法,一個就是快捷的輸入方法,比如服務的人越多,效能越大。可以在蘋果拼音里,點擊選擇這幾個字,添加到快捷輸入方式,底下有一串拼音,可以把它簡化成首字拼音,FWYD,XNYD.下次只要輸入首字母,這些字就會快速出現。大家可以體驗一下。第二呢,建立自己的速寫系統。有些話可以用簡語、符號、數字。同時節省時間,還有安全保密的效果。
第三,可以采用表情符號顏色對事項進行分類。比如用藍色表示工作。用綠色表示健康,用紫色表示學習。八大關注就能很輕松的區分開來。
便捷:一鍵打開,隨時隨地的輸入。訊飛語記的語音輸入。還有在不方便用手機的時候,我就隨身寫到小本子和筆。我記錄的時候就盡量少字。不用太復雜。記錄要減少時間,才能做得更順暢。不用為記錄要花上3-5分鐘。
記錄的目的:用oF的記錄是為了大腦可以更好的處理重要的事情。所謂沒有記錄就等于沒有發生。存在大腦最終會變為焦慮緊張。記錄了我們排出干擾了,通過及時記錄排出干擾。記錄后就可以就專心可以做當下的事情。就會發現做事的效率很高效。由專注當下的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感覺原來這就是專注。最終就會達到心靜如心。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在講究靜。急中生智,這個智叫做方法和措施。而當你靜下來的時候就會生慧。這個慧是更符合天道的一種從本源解決問題的智慧。只有安靜下來了才能產生大智慧。急的時候只能產生一些小辦法,小聰明。
安定下來,心靜如水才能產生大智慧。
記錄的方法:發了一個小視頻。大家去看看。點擊OF圖標,3D觸控,今日界面向右滑動也可以添加、SIRI也可以添加、通過郵件也可以發送事項到OF、通過微信等也可以到OF.
第一次收集叫大掃除,固定收集。第二個就是每天不定期的,只要有雜事現,就記錄進OF。還有一個就是晚上做晚檢視的時候,將收集排程一起進行,這叫定時收集。
將OF作為唯一的收件箱。最后再分門別類去進行。
提問:在閱讀的碎片信息,也該放進收件箱嗎?? 答:可以在OF記錄一下,你添加一下說明。讓自己不會混亂。
四、華南區的總教練紀華教練對易經進行探索分享(20分鐘)
三個標簽:創業者,效能教練,會講故事的人。
非常開心接受邀請,來做分享,今天會圍繞三個“一”開始。第一是一本書,第二,是一個字,第三,是一副卦。
《易經》被譯為群經之首,智慧的源頭,從功用上來說,易經在手,運轉乾坤。
今天不學整個易經,只學一個字。“屯”。一株小小的種子,正在變成植物在萌出地面,同時看到它的根系在努力向下生長。我們可以看到,柔弱的一顆種子,可以突破堅硬的地面,慢慢萌生出來。這個過程蠻艱難的。需要合適的陽光、溫度、水、適合的時間。更重要是這個種子愿意努力的生長。陽光太辣或者水多了,或者時間不夠,都容易造成種子的滅亡。其實易經選擇屯卦,是因為屯卦是天地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和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在90天的踐行中每個人能得到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會得到不適。不舒服。其實剛好這個時候正好是“剛柔始交而難生”的時期,舊習慣就像剛的部分,新的習慣就像柔的部分。就像剛好是種子要萌生處地面的過程。想堅持大道,只有持續的繼續做下去,才能達到大亨貞的局面。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努力肯定,不斷打破舊習慣,不斷產生新習慣,這個困難中產生很多不確定性,也會不斷產生新的風險。就看我們能不能堅持,能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卻可以走得更遠。
我有幾個建議,第一點,今天的呲牙咧嘴是為了明天的上善若水。在易效能現在全球化知名體系中,回到最初,葉老師是在北京的一個地下室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課程,正是因為他不斷的堅持踐行,有那么強大的堅定的目標,才有了現在走出國門,影響全球。所有當初的痛苦,所有的呲牙咧嘴就是為了今天的上善若水。
在踐行初期允許自己。允許自己慢慢來,允許自己是一種能力,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我們一次只養成一個習慣。我們不著急,我們堅定有策略的踐行。在初期消減,簡化目標,調低標準,在九十天踐行中愉快的前行。
第二點,我們只要求做到只認耕耘不認收獲,只認愉悅不求完美。葉老師也反復提到:爛開始好結果。先完成再完美。享受過程是很重要,結果只是過程附帶的事情。如果太多的精力和想法放在無論如何要完成目標,那就會被目標所牽扯束縛,我們要更樂于初期愉快的前行,否則會讓你更痛苦。我反復強調,要做正確的事情。要把正確的事情做愉快,愉快的做正確的事情。
很多小伙伴在初期迷茫呀,動力不足呀,這個問題不是目標不清晰,而是我們缺少行動。比如我每天早起有意義嗎,不要著急,因為意義會在持續的行動中自然呈現。屯卦告訴我們,所有向上的問題,都要做向下的根系里去尋找。我們心里的問題都要從手腳去尋找。
在踐行初期,我希望各位能帶著四個附身符前行。
第一個是正向的價值觀,(我們的焦點在哪里,能量就會在哪里。我們焦點放在新的嘗試、新的冒險,會帶來新的可能性,你帶來的可能就是新的體驗。如果我們焦點放在這沒有意義,這很難受這不舒服,你就收獲負能量。|)
第二個是堅定的信念,葉老師告訴我們要學會清空大腦,要冥想。其實就是相當于是每天都要做大腦的重啟,我們能夠在更空靈的狀態中去深入思考和問自己。你選擇的90天目標是自己的確想要的嗎,你想通過90天的目標為未來做出什么改變呢。如果你在這90天一次一次的冥想重啟拷問當中,都能清晰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的目標就會更加的堅定,你的行動也會更加有持續性。
第三個是有效的方法,第四是持續的行動。人生所有目標達成其實無非是策略和持續的行動。歸根結底就是堅持的行動。
最后我想說的是舒適是成功的絆腳石,汗水是成功的助燃劑。
我們每一個習慣的形成是給自己的潛意識植入新的種子,形成更加強大的新生力量,用屯卦來說,就是從內心萌生新的力量。
煩惱即菩提。所有的問題是成長的機會。只要有策略和堅持的行動就能夠解決。一起來跟屯卦學習,用正向的價值觀、堅定的信念、有效的方法、持續的行動來做堅強的種子,只要我們不斷的向下去扎根,一定可以達到大亨貞的境界,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萬事開頭難,難是勝利的另一種開始。始,是始于足下,始于我們的初心。心,心法自然,你才能達到從容的人生。
最后用一句話共勉:“學易經,解智慧,悟屯卦,明初心,觸踐行,易效能,知行易,了人生。”
五、問答分享自由環節
1、1組組長袁怡秀:1組在周五開了第二次小組會,首先應該感謝小組成員的支持。小組通過小目標,就是堅持早起打卡。小組成員真的很棒。在小組內大家都會相互解決。一組整體都非常一致。之前的問題都在昨天小組會解決了。現在就不做問題提問了。謝謝大家。
2、4組71號曹晶華 :三個標簽是全職媽媽,做教育家,幫助更多人的人。收獲了很好的經驗,開始記錄時間,通過記錄時間發現時間安排不合理,第二個是如果不安排目標的話,就很難去執行。早起時間調到四點半。安靜可以的做自己的事。以身作則感染了孩子,我的孩子也跟著日歷表制作,自己的事情也標注在日歷里,每天的事情都安排好,有了時間的概念。非常棒的體驗。
3、9組140號李新宇:因為組長參加親子班檢視會。我們組周四開了小組會。提出的主要的問題是剛開始兩周,有的同學早上還不是能早起。但是我能感受到小伙伴沒放棄,會想要去繼續早起。我們小組分數比較靠后,可能跟我們小組間比較沒有溝通互動較少。但是我們小組目標還是比較一致的,會繼續想去前行。我們至少開始了。有些問題就是軟件操作還是不夠熟練。
但是我還是很有信心。我們慢慢來。我個人遇到的問題就是追求完美,我覺得爛開始還是比較好的。我會開始糾正學習。我們組要感謝組長和記錄的馬文濤。我要對兩位表示感謝。
4、10組陸超:我們組倒數第二,我也講過,我們先完成再完美比較重要。我們一個小伙伴鼻炎很嚴重,凌晨四點都睡不著。我們溝通交流過后,他也堅持每天五點打卡。還有一個伙伴工作時間不穩定。我和他溝通過后,他也能每天堅持七點打卡。所謂的執行力不是說做得好的時候,而是做得不好的時候也能繼續堅持。我覺得欣慰的是我們組沒有一個掉隊。這也是剛開始。我們組會越來越好。
5、主持人統一問題,請教練解答:
(1)問:對于of和日歷不是很熟練,如何更好的學習,Of能否組織一次線上的培訓。
答:藝璇:林劍教練對OF的掌門視頻會發布到群里。大家可以觀看學習。還有關于OF線上培訓是可以的,會組織技術大咖教練對大家做一個分享。
日歷的共享問題會在接下來的錦囊中講到,關于OF,建議大家根據錦囊的流程來學習。因為它是全方位的全能系統,我們可以從初期到中期再到遠期的步驟來循序漸進。剛剛林劍教練分享的記錄就是第一步,我們可以從記錄開始,清空大腦,所有的想法、念頭、想做的小事,大事也好,所有的所有只要是想到的任何一個事情,無論大小都全部清空大腦入收件箱。這樣大腦才能有多余的空間去深思。因為這個才是大腦真正的高階功能。空則靈。前期的清空大腦真的非常非常重要。OF的記錄,大家先做好。
(2)問:如果有突發情況,影響了打卡,該如何處理,比如晚上應酬喝酒沒法早睡。
答:想先了解這種情況是偶爾的突發情況呢,還是長期的行為。如果是偶爾,今天沒有做到早起沒關系,心里放下早起的執念,先心平氣和的允許自己今天沒有早起。那明天繼續做到,后天繼續做到早起,而不以今天沒法早起作為今后不早起的理由。
如果這種情況是長期行為的話,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物鐘去調整一個適合自己的早起時間。
(3)問:踐行90天中出差的小伙伴時間不定性,又想打卡,不想拖后腿。那該怎么辦?
答:可以和小組內組員商量,一起制定合適的共同目標一起踐行。
90天是踐行,踐是堅持的意思,如果你要做,哪怕很晚睡,那也要堅持。以我自己為例,剛開始踐行時碰到晚睡早上起不來,也堅持起來打卡,覺得困就再瞇一會。這是允許的。當然這不是好方法,最根源的辦法還是該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葉老師也說過,其實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不是你給他提供多少的應酬,而是你能給他提供多少的價值。這個價值并不是在應酬中全部體現的。
(4)問:對于日程比較規律的人是否還需要使用軟件,以及怎么使用和發揮軟件的效能。
答:首先學習易效能并踐行是想養成優秀的習慣。但養成的過程中不能同時太多習慣,這樣會事倍功半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我們強調慢就是多,從一個習慣開始培養。收獲一份目標。同時每天進步1%,你會發現90天后就可以同時培養2個習慣,一年下來你就可以培養好幾個習慣了。這個能力是逐步提高的。
第二點,如果你踐行得很好的,軟件可以作為輔助,畢竟大腦不是存儲器,大腦是用CPU使用。即使你條理再清晰,你都可以把控的時候,你都可以試著去學習軟件的使用,提高自己,不斷的刻意練習,逐漸的擴大自己的學習圈,通過軟件的使用,培養你的能力,逐漸你可以應付更多的事情,這樣就是在不斷提高自己。有余力則學文,有余力則踐行軟件的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可以面對更大的挑戰和提高應對能力。
(5)問:如何區分青蛙和目標?
答:青蛙是從高空中來。是從高空的夢想指引下落地到每天的三件事。目標是階段性的有指標的具體想達成的結果。目標是一系列行動組成的想達到的項目結果。為了這個結果會做多步行動,現階段把目標作為期望值,但是目標之下有下一步的多步行動,這個行動就是青蛙。青蛙就是下一步行動。目標是結果,青蛙是行動。吃青蛙是一個動作。青蛙要吃掉它,就是一個行動。
6、6組95號顧秀萍:非常感謝聽到這么棒的教練分享。以后我也要繼續參加。代表6組謝謝大家分享。
六:會議總結
1、非常感謝林劍教練和紀華教練的分享,也感謝各位伙伴們的參加。也希望更多的伙伴能參加進來。錦囊大課堂是非常好的能量補給站。
2、錦囊發布時,教練也給各位伙伴進行一個確認和解釋。
3、第一周是教練帶領我們踐行,本周是我們班委帶領大家。我們會慢慢走入正軌。這兩天班委會對積分班規等會更明確的出臺。讓大家整個流程更清楚,更好的進入自轉。每個班委負責2-3的督導小組,秘書長王志博負責1.、2、5組。班長萬璐負責3、4組。學委戴彩麗負責督導6、7、8組。宣委盧雯負責9、10組。
4、每周的班級檢視會按照輪組制,一周一組輪值。下周輪值1組負責會議的組織召開。
【本周作業】:
1. 《90天踐行目標檢視表》第二周對標檢視
2. 設置一個番茄鐘清空大腦,收集雜事到omnifocus 收件箱。
3. 養成隨時收集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