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課法義總結
本課的內容是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心是如何產生作用認識世界的。
每一個心念產生活動的時候,都會有相分、見分、自證分、正自證分相分是任何一種心理的產生在心靈上呈現的影像,見分是對影像所產生的一種感覺,而自證分是知道這種感覺得產生而不陷入其中。每個人的內心儲藏著無數心理,有的表現出來上升到心靈平臺產生作用(也就是從潛意識到意識)這需要內因和外緣。有的是潛在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只是暫時沒有遇到內因外緣所以沒有跳出來;而我們的世界就是能緣和所緣、認識和被認識的,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完全取決于我們能認識和所認識的世界,它是建立在能認識的心的基礎上。這個世界所有外在境界的顯現都源自于我內心的影像的投射,能投射的心加上心理所投射的影像內容,有心外化于行,實踐出內心的想法,成就外境的呈現,境由心造。
第二部分,種子于生命的作用
1、在唯識宗里,所有經歷都會在內心形成一種心理力量,這就是種子
2、種子是各種心理活動以及我們認識世界的心理基礎
3、我們生命中有無數的種子儲存在阿賴耶識中,生命就是無盡的積累,積累的就是種子,每個人內心中有無數不同的種子代表著我們無盡的生命延續。
4、種子的兩個特征就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我們每天都在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每個種子都代表一種心理力量,都是過去心行的積累,在遇到因緣時都有沖動現行,這就是現行生種子。而某種心理力量外華語言行表現出來的時候,形成新的心理力量這就是現行熏種子。所以根據此特征,唯識又建立了種性學說即某種力量特別強大的種子不斷熏習培養而形成,是緣起的,無自性的;所以我們是可以選擇好和培養某種心理力量,播什么樣的心理種子是修行的關鍵。唯識將種性分為沒有種性,沒有善根。菩薩種性,利他心豐富。聲聞種性,自了心重。不定種性,隨因緣選擇。緣覺種性這五種。
第三部分主要是將如何建立諸法唯識。
諸法唯識是根據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而建立,而大千世間與每一個人來說,只是我心中的一部分,我能看到什么、認識到什么才是這個顯現出的世界能夠影響我的。所認識的世界與能認識的心的關系。因能變是種子生現行的過程,心理力量是因,積累外化后形成不同的世界,果能變是指每一種心理當他產生活動的時候,都會顯示出各自相應的見分和相分。我們認識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顯現,同時又是我們內心給他規定的,沒有離開我們心以外的這種客觀、實在、不變的一種境界。
第四部分如何認識遍及所執相
凡夫的世界就是顛倒分別,遍及所執,分別后又會產生我執和法執。世界本來就是依他起的,每個念頭的產生都是緣起的,每個執著的我也是緣起的,而遍及所執的世界中,將我作為了中心產生了強烈的我執,而真正的問題在于我的認識出了問題。所遍計是相分和見分,能遍計是指第六意識和第七末那識。
從以上這四部分,我認識到了每個人的世界是由每個人的心所造,每一種心念在活動時都會產生四個部分,而這個世界是依他起的世界不存在實在的、不變的世界。不一樣的世界是源于不一樣的心理力量,而不同的心理力量又源于無盡生命積累的種子,種子影響著性格、種性。所以我要提高正念,每一念頭的升起都是在完成現行生種子熏現行,而播什么的種子就是修行的關鍵,所以我要播慈悲與智慧的種子,熄滅貪嗔癡等無明與我執種子,時刻提起正念對身口意三業保持警惕之心,訓練自己止惡修善,用正見破除遍及所執,建立正確的如實認識,并生起尋求世界真相的強烈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