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底氣自帶香氣
1生氣的小孩
又一次的生氣暴走,留給我一個倔強生氣的背影。看著小小的背著書包的背影越來越小,無限感慨。好像一下子到了小小少年的叛逆期。生氣的不再等我,自顧自的往前走著。
以前我會慢慢的跟著,但現(xiàn)在給他思考的時間,自己也靜靜。隨著他逐漸長大,轉(zhuǎn)身離去的概率不斷增加。
看著他,想起自己青春年少時的叛逆。那時的我好像看誰都不對勁,整天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那時的自己讓媽媽傷透了心。我的小情緒不知該如何宣泄,也曾留下許多決絕的背影給媽媽。
那時完全無法理解媽媽的苦心,也完全沒法理解她的所做,只是覺得受到限制,想要離開。
青春的躁動無處安放。
2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
媽媽的好,在·有了孩子后才真正明白 。那時曾有的怨,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早已煙消云散。兒時的小情緒,只是自己仗著父母的愛的矯情而已。
最常聽到的諺語就是“只有瓜念子,沒有子念瓜”,還曾抗議過,但那時的抗爭,只是孩子的負氣而已。父母的付出,和孩子對父母的回報,完全不一樣。父母對于孩子,是一種本能的牽掛。子女對于父母,卻是一種正常的回饋。
做了父母,才知道養(yǎng)育孩子有多么辛苦。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見證。有時看著自己的孩子,恍惚間似乎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現(xiàn)在所經(jīng)歷的,似曾相識。我也曾不懂父母,甚至埋怨。真的會覺得自己那時太不懂事。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沒有孩子之前,所有的對父母的好,只是一種責任。覺得自己大了,盡可能的給與他們,自己能做的。而有了孩子,才是從心里感恩他們,從心里愛他們。
3?孩子教會我成長
以前和我媽媽都沒法聊天,主要是自己帶著情緒,不愿聽她的老生常談。覺得自己已經(jīng)長大,不需要事事聽從她的教誨,感覺彼此沒法交流。
小的時候,看到外婆和媽媽躺在床上,不停的聊天,就覺得好笑。也會有疑惑有那么多的話要說嗎?而現(xiàn)在自己也和媽媽,成了那時的樣子。可以不斷的說很多認識的人和事。
以前都是教育我要怎樣,用她的閱歷撐起我的成長,現(xiàn)在卻是對于故人和往事的回憶。沒有什么顧忌的聊所有的人和事,感覺從未如此親近。
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父母領(lǐng)著你長大,而當你長大,他們老去,對你又如同孩子般的依賴。
父母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孩子,使得心態(tài)不斷地發(fā)生改變。在自己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也不斷的理解,父母的辛苦。孩子教會我如何更好的與父母相處。在這不斷的輪回中,互相依靠,互相成長。
通過孩子,我們不斷的修正自己,讓自己更好。做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