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婷媽去孩子學校參加了家長會,針對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們各抒己見,但說的最多的,還是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的問題。一說起這個,大家都一肚子的火。
做作業時精力不集中,寫著寫著停下來發呆;要么一會上廁所,一會兒喝水;寫字慢,作業很久都完不成,每天弄得很晚,好疲倦……
其實家長們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婷媽也遇到過,后面用了5個小方法,陪孩子一起刻意練習了一個月,孩子的效率提高了好幾倍,到底是哪5個方法呢?我們一起看看。
1、一分鐘計時訓練
設置好計時器,要求孩子專心做作業,規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計算題(難度相同); 最多能寫多少漢字(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寫多少個數字(0123456789為一組)。通過這幾個練習,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啊,原來一分鐘也可以做很多事呢,可以寫多少個字,做多少個題呢,從而讓孩子珍惜時間。另外,也逐漸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
因為孩子的大腦前額皮層發育不完全,所以專注力有限,走神是理所當然。這種訓練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3-5組。練習的時候家長幫忙記錄好孩子的成績,并且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其實成年人也經常用到這招,不過設置的時間可以更長,比如時間管理學說中的“番茄鐘”,一個“番茄鐘”是25分鐘,完成規定任務后,可以休息5分鐘。
2、只做不說,停止催促,適當鼓勵
孩子做事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不停的催促,正如一個繪本故事里的媽媽,不停的“快一點,快一點”,而孩子反而動作越來越快,當家長催促的時候,孩子在說“等一等,等一等”。孩子越慢,家長就更生氣,這樣循環往復,惡性循環,造成很不好的后果。
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比較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可以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還不到一分鐘呢,原來你可以做得這么快!”總之,很夸張的樣子。“現在穿衣服也很快,一分鐘就穿好了!”等等這樣的話。但是切忌不要比較,就說出事實就可以了。通過鼓勵,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
德雷克斯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通過鼓勵,孩子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所以會自覺提高自己的效率。
3、從生活習慣訓練
規定時間要求完成規定的事。為了提高孩子的興趣,可以采取趣味比賽的方式,跟爸爸媽媽比,比如早上起床,看誰先穿好衣服鞋子。當然,在比賽之前可以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有成就感。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
所以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育兒方式:“游戲力”,在游戲中讓孩子能夠接收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從而提高效率。
4、 節約的時間孩子可以自由支配
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后,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額外布置一些作業。孩子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孩子的對策是化整為零,在寫作業的時候邊寫邊玩。這樣拖很長的時間,由于老師的布置的作業沒有完成,家長也不會另外安排任務。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也玩了。
所以家長朋友們可以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比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由孩子自己支配,可以玩TA喜歡的玩具,看一會動畫片,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等,養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婷婷現在每天寫完作業,就會問我,可以出去玩一會嗎?然后我們約定玩多久回來。因為婷媽遵守了規定,婷婷也能做到遵守。
5、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很多孩子寫作業拖延到晚上十點,這樣睡眠時間就相應的減少了,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這樣日復一日,家長孩子都很累。如果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最后時間,到了規定的時間,作業還沒有完成,就不能寫了。在正面管教里,這叫自然后果。孩子作業沒有完成,自然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就不敢再拖拉了。所有的孩子,都特別在意老師的意見,父母的話可以當做耳邊風,但是老師的話,一定是“圣旨”啊。
不過也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量,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有一段時間,婷婷英語老師每天布置很多作業:一起作業網上100多道題,還有比較難的閱讀題,光英語作業就要花費一個半小時。后來跟老師反饋了,才知道老師不小心全點了作業。
當然,以上5個方法要循序漸進的進行,不能急于求成。所有的習慣,都有一個培養的過程的。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當然,可能還有更好的辦法,婷媽可能還沒有想到,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
我是婷媽,美國認證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努力踐行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希望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