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女人,應該會剪窗花的。
我很肯定地對自己說。
實際開動的時候我不會折紙,我看到了開頭,想到了結尾,卻忽略了不會折的過程。
女人,剪窗花,窗花很好看,我會畫,會用剪刀,但是紙不會折。
在那個午后,來來回回的幾張紙,被我折騰來折騰去,就是折不出來。
好比著急找來找去的東西,怎么都找不到。那個時候,爸爸會說,別著急,過幾天再找就出來了。現在生活中的日常,一些不是很著急的東西找不到,沿用此方法,不出一周,東西自然就找到了。
一度在探究,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像仙女的魔法預言一樣,就靈驗了呢?爸爸是我心目中的仙女。
今天中午,吃好飯,回到桌前,我隨手拿起紙,折折折,三下,折好了。好簡單啊。畫上線條,拿起剪刀,一氣呵成,剪出了簡單的圖案。神了,我相信自己會剪窗花的,只是從來都沒有剪過。
我明白了,我真的會,我會畫,那么簡單到復雜的圖案自然會有。只是紙太厚了,剪刀也是鋸齒的,換成薄一些的紙,和正常的剪刀,美美的窗花也會產生的,我相信自己。見到小貝的時候就可以教他了,亦如老師教小麥蒸包子。小貝在幼兒園的時候剪過窗花,比我有基礎,我是活了幾十年,才開始剪。
曾經,不是曾經,是一直。我有個夢想,把小時候沒玩過的喜歡的東西都經歷過一遍,爸爸媽媽辛苦養家,供我們姐弟讀書,沒有時間和金錢,陪伴和買玩具。我看到了自己這一部分的缺。也在帶著自己去經歷。雖然道理說,那個當下沒玩著,后補有什么意思。其實,我想對自己說,那個當下,不是我的當下。我的當下在現在,現在生活中遇到童年的記憶,那就抓著不放,讓她豐滿起來,讓她鮮活起來。開心地和孩子一起去經歷童年。誰說成年人不能是個孩子,當然可以是孩子,要看面對的是誰。比如,面對老公,我就可以是孩子。他經常說的話是,你和兒子一樣大啊。其實我比兒子還小。哈哈哈哈哈哈哈。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