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游記》的藝術人生節目——感受中國人的偉大
說起《西游記》,幾乎人人皆曉,這可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啊!
在20世紀80年代里,成功地拍攝成了第一部25集的電視連續劇〈西游記〉,深受大人和小孩兒們的喜愛,無論大人還是我們這些當年的小孩兒們,都對第一部‘西游記’里的演員和取經故事中的每個艱險的歷程,印象特別深刻。再后來,又拍攝成了第二部、第三部‘西游記’的續集。然而,直到30年后的今天,人們最愛看的還是最初的第一部。
時光飛快,歷時30多年了,連我們的孩子都愛看《西游記》的第一部。
在‘西游記’連續劇的成功與光輝背后,許多拍攝過程中劇組的導演和演員們經歷的艱難、困苦,是觀眾們從來都不曾了解的。無意中,給孩子買的《西游記》光盤中,發現了一張標著《 ‘西游記’的藝術人生》的光盤,于是,就看了看,從這個節目的現場演播中才了解了一些拍攝過程的介紹與講述。
真正上演這部連續劇的時間是在1986年,由于這是一部神話劇,因此每個故事都離不開動畫特技的制作,有的還要用到三維技術,而那個年代里,這對于我們的導演可是件大難事兒,我們國家那個時候的電腦技術水平還沒有這么高,許多需要的拍攝的設備和用具,也都還不齊備,甚至沒有。這么大的困難擺在演員和導演們的眼前,導演們是怎樣克服的呢?其中有一位導演介紹說:‘我們用的就是一些土辦法,也要設法努力地去完成這些特技動作的拍攝。最后我們終于完成了,而且成功了!任何事情,只要你執著,始終如一地去努力做,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在對大家說這些話的同時,這位導演的淚水已經布滿了他的眼眶。
這部戲的總導演——楊潔,我們只一次次地在屏幕上看到過總導演是楊潔,但卻從來沒有見過本人。在這個節目中,第一次見到了她。她介紹說:“在拍攝之前,1981年的時候,我和我們劇組的所有演員都開了一個意義深重的會議。如果這部戲失敗了,是我浪費了國家的錢財,是我的責任。如果這部戲成功了,你們這四位重要角色的演員(唐曾、孫伍空、豬八戒、沙和尚)有可能就在全國,以至在世界上都有可能出名。但是,到那個時候,你們四位可千萬不要忘記是大家、是我們劇組所有的演員地齊心努力,托起了這部劇中你們這四位重要角色的演員,成績是大家的!”總導演的眼睛里也含著淚水。
‘火焰山’那集的拍攝過程——是最辛苦、最難耐的了,演員和導演真去了新疆的火焰山拍攝的這一集,當地高溫達40多度,導演和演員們拿著拍攝器具,各自穿著戲中不同角色的服裝,尤其是六小齡童,他飾演的是孫悟空,他身上和臉上還必須粘著許多猴毛兒,比別人更熱,還要拍武打情節,就是在這種惡劣難耐的環境下,大家還是毅然努力地工作著···,合作著···。執著、堅持、克服與忍耐匯集了日后的巨大成功!
這使我想起了在過去那些惡劣的條件與環境下,在過去那些艱難、困苦的年代里,我們的祖國,我們中國人不懈地抗爭、努力克服重重困難、意志堅定、永不放棄而做成的那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成功的事情!在抗日戰爭的歲月、在抗美援朝的歲月,在為了還蘇聯的債務而經受饑荒的歲月里、在艱難制作原子彈的歲月里、無不體現了我們中國人那永不屈服、奮起抗爭、不怕犧牲、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的偉大精神!
抗日戰爭的年代里,我們的軍隊、我們的武器、我們的國力和各方條件,都不如日本,就是我們國人的不怕犧牲、不畏艱險、齊心協力地抗戰精神,最終我們戰勝了一直猖狂肆虐的日本人,在1945年的時候日本人無條件投降。
在抗美援朝的年代里,我們的武器依然不先進、我們的軍隊也不如對方氣勢兇猛,但是,我們國人還是毅然不怕艱險、不怕犧牲、寧死不屈,終于打跑了美國鬼子,那個時候美國軍隊敗給了我們中國軍隊之后,說過:“美國軍隊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一個錯誤的地點、和一個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還蘇聯債務的年代里,中國是為了不聽從蘇聯的擺布,不讓蘇聯領導人控制我們的主權才償還他們債務的。聽大人們講,就連還蘇聯蘋果的時候,蘇聯人也是雞蛋里挑骨頭,明知道中國物資差,東西少,貧窮困難,在償還他們債務的過程中,他們就是有意地為難中國人。可是,生來意志力堅定的中國人,寧可把那些蘇聯人當作不合格的蘋果都倒入大海里,也不肯因為餓得快要死了,而去吃其中的一個蘋果。終于,還完了蘇聯的債務,戰勝了蘇聯要在中國面前當老大的惡意面孔。
在制作原子彈的年代里,當時中國的各方面科學實驗條件都不如國外,然而我們中國科學家毅然要從國外回到自己的祖國,用盡全身的知識與力量為自己的祖國建造原子彈,克服一切困難建造著日后能夠使我們的祖國擁有強大武器標志的原子彈,終于一聲巨響,響徹了全世界,尤其使整個歐洲都非常震驚——中國在那個剛剛戰爭過后的百廢待興的年代里,中國人卻能夠成功地建造并發射原子彈的奇跡!
這就是我們的偉大祖國,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只有這樣的民族,才是不可戰勝的!只有這樣的民族才能成功!
讓我想起了“自證預言”。我的理解是無論期待做成的是什么事,當然得是正確的,不害人的事情。思維意念是“我行,我能做到”這種自信的期待在頭腦里進行反復意念和暗示,事情就一定會隨著你的這種意念而真的會順利進行,阻力也由你的這種心理自信的暗示而克服掉。相反,就會阻力重重,因為意念上克服不了阻力。
《西游記》里的唐僧,始終如一地朝向他要取經的期待和目標走去,意念上克服重重困難,從不放棄。因此,他就能夠在徒弟們的協助下,抵擋來自于各妖怪的誘惑和妖怪們為了吃唐僧肉的威脅阻力。唐僧內心的信念卻是堅定的。主觀意念的自信期待是非常影響巨大的。
《西游記》里的各人物,唐僧的執著堅持取經的意念和堅定的信念,及責任感,使取經的目標最終實現了。
2021年3月27日
文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