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我看了四遍,第一遍是在電視上看的,后來我又在ipad上從頭到尾刷了三遍,能讓我如此傾心得益于演員們的演技,尤其是男主胡歌每一次與舊人想要相認卻又隱忍克制的表演實在是入木三分。除此之外,電視劇精良的制作,精彩緊湊的情節,實在是為電視劇太加分了。不過,這部電視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權謀,而是他在古裝劇中為女性在社會中營造的一種理想狀態,這個社會更接近于現代,女性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出人頭地,獲得尊重。今天僅以三個“事業女性”來談一談《瑯琊榜》。
霓凰郡主是統領南境數十年的女中豪杰,劇中人人對她敬重有加,從來沒人說什么女人領兵不像樣子的話。后宮娘娘對她的評價是“賢達”,說明大家基本上沒有女兒家不應該統兵這樣的偏見。只要有能力,有魄力,女性照樣可以被封作“一品軍侯”。在劇中開頭,就是皇帝為霓凰擇婿,那時候,霓凰應該已年近三十,在十五六歲就嫁人生子的古代,年近三十的女性是個什么樣的處境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但是劇中從始至終不曾有人提過郡主年齡大了會影響求親的人,皇帝忌憚的始終是她的能力,眾人看中的是她的權勢和分量,而這一切,正是她用自己的實力證明的。
皇帝身邊的第一太監高湛對她的評價是“郡主的名頭是上了瑯琊高手榜的”,“這樣的人物品格,這一般人誰配得上啊”,足以說明大家對她的認可。霓凰用實力證明了女性同樣可以出彩,做那個時代公認的男人該做的事,得男人該得的榮耀。
同樣與霓凰相似的是懸鏡司掌鏡使夏冬。她二人作為知交好友,連能力都同樣斐然出眾。夏冬精明干練,武功超強,梁帝甚至排遣夏冬一個人去調查慶國公傾地案的事情,足以說明他對夏冬能力的認可。同輩之中,她的大師兄夏春在內監被殺案中承認自己的武功不如夏冬“師妹出手就更好了,我確無把握勝他”;言豫津與蕭景睿對夏冬敬重甚至是敬畏有加;霓凰與她是知交好友(優秀的人吸引優秀的人),沒有人覺得一個女性不該擔當辦案查案的工作,到了現在杰出女干探是不足為怪了,但是在古代,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夏冬早年喪夫,可是大家只有敬重她亡夫的思念之情,從未有人勸過她要另行改嫁之類的話,尊重女性的個人意志,而不是勸其隨波逐流,這也是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這個換到現代都不一定做得到)
再來說說宮羽吧。她雖為江左盟的密探,但是在劇中出現在眾人面前的身份卻是妙音坊的頭牌。在古代,這種身份大多數時候是不受重視,甚至容易被輕侮的。但是《瑯琊榜》中又十分之妙,宮羽雖然美貌,但是卻以樂技著稱。言豫津和蕭景睿對她的尊重顯而易見,甚至能以請到她去府里奏樂助興為榮,到了謝府之后,有一個細節,景睿說要帶宮羽去見長公主,這是十分罕見的。長公主作為皇家的女兒是最尊貴的,但是因為宮羽的琴技之好,使得長公主毫不在意她的身份,愿意一見并與之探討切磋,這足以說明即使僅是一個樂妓的身份,只要有實力,仍然可以贏得眾人的尊重,即使是尊貴如長公主和紀王爺,也對她十分認可。
所以,我認為,在這部劇中,作者和導演用一種無形的方式向我們營造了女性在社會中的理想狀態:無論什么身份,都可以用自己的實力和能力來證明自己,贏得大家的尊重;女強人不會因為年齡大這個問題而被逼婚,婚姻狀態可以由自己的個人意志做主。這些點,只怕在當代社會,尚需要努力去達成,因為我看到了太多的女強人,只因為婚姻問題就被身邊的人扣上“剩女”的帽子,亦或者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但是卻因為職業不是主流價值觀眾有尊嚴的職業而被無情否定。路漫漫其修遠兮,所有的女性該當努力,所有的男性該當理解。
文/金芽兒,轉載請要授權。
喜歡的話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