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易效能的葉武濱,今天我們繼續來談一談,把大腦里所有的事情記錄下來之后,我們要做什么?
我們人的欲望真的非常多,我們的想法也很多,我們的點子也很多。如果有一個工具,哪怕是紙筆,那我們也可以把我們所關注的事情都寫下來,其實這就是一件非常好的開始。
可是當我們把它寫下來了以后呢?我們這么多的事情,你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是做不完,那怎么辦呢?我們要學會聚焦,學會挑出要事,我們要學會對事情的分類!我記得在上幾講我講過: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通過管理自己人生的目標,管理自己的習慣,甚至管理每天的行為跟目標的關系才是很重要的。
管理時間的核心就是管理事件!
今天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就需要我們對事情進行分類了,當我們寫下所有的事情,它有遠期,有未來,有可能要做的,其中有一些跟時間有密切相關,有些不是我們的承諾,有些是我們的承諾……
我們今天來講講事件的分類!
第一種分類,它跟時間有密切關系,特定時間你要做的事情。這種事情我們可以用日程來代替,比如說:今天我在廣州講課,那今天講課,它必須發生,我不能提前,也不能推遲。如果提前了很多同學就要找我退款,因為他沒時間來上,甚至他會找我索賠,因為坐了飛機跑到這里來的。開課酒店我也定了,我也不能推遲,不然可能就沒有酒店了。所以這類事件我們叫做特定時間和日期發生的事件,我們用日程來管理,蘋果的日歷、安卓的日歷或者紙質的日歷都可以來管理這類的事件。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點要告訴大家,很多人因為收集做得不徹底,所以只在日歷上寫工作的事情,生活上的事情沒有去寫,所以就引發了很多的遺漏。對遺漏的事沒有掌控以致有突發事件,從而安排在日歷上的事情也不能夠很好的被完成。
所以我們,一定要首先學會收集記錄,其次才是對事件進行分類!
那第一種分類當然是日歷,日歷放的是跟特定時間有關的行程,比如:坐飛機;比如我去上課,比如你約了人見面......都是固定時間的,改起來不太容易,爽約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種事情不能安排得多,如果你安排得多,你就不能適應變化,所以一定要少而精。
當然了,這個日歷你用得好就可以適當多一點,但不能太多。
人生中不僅僅只有少而特定時間的事情,我們還有大量其他的事情,可能它對時間的要求得并不太高,但也是我們的承諾。我們只要在某年某月某日這一天要做,不管上午做、下午做、晚上做都可以。
舉例:我們約了某個人某天打一個電話,這時候我可以把它放在清單當中,給它標注一個截止的時間,這一類呢,我會用清單系統來管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事是沒有太多時間的要求,比如:你打個電話要投訴一下;比如你要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問候;比如說你要出去買個東西但不急用;比如:你要提前充個電費,你要加個油……這些對時間要求更不高,彈性更大,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完成就可以了。是我們最近要做的事情,不過越快做越好,我們做得越快,我們的大腦就不用惦記,就會越輕松,所以我們把這一類也用清單來管理,但不標注時間。
所以我們主要的分類到現在講到3種:
一是日程,
二是有截至日的清單事件,
三是沒有截止日的清單事件。
那哪一種最多呢?日歷當然最少啦!有截止日的清單事件也不要太多,而且也不能安排太多。我們安排得少就容易達成,一旦完成了我們就很開心。
那大量的事務沒有安排時間的,我們越早完成越好,這類事情如果很多了怎么辦呢?我們就需要把這類清單再拆分,把它分解成為跟情境有關!
什么是情境呢?
就是你這類事情你會用什么形式在什么地方來做!
比如:打電話算同一類,在辦公室完成的算同一類,在電腦上完成的也算同一類……下一節課我們就好好來講一講情境管理是怎么回事?感謝收聽,如果今天你有收獲,那么請給我一個留言,做回應,好嗎?感謝大家!如果你覺得我們的課程很好,我們在最近也推出了時間管理十堂精品課,精品課里面我們有指引的練習,它濃縮了我們線下300多場課程的精髓,你點擊主播,名字葉武濱,下面就可以找到這個專輯。謝謝您,明天早上我們再見!
心得:生活、工作各種事情大大小小有很多,但是沒有分類,所以做起來很茫然,做不完時也會焦慮。學習這節課也讓自己學會聚焦,學會挑出要事來,對自己的事情進行分類。把特定時間需要做的安排到第一類日程里,安排不能多,固定時間一到就必須去完成,不能拖延。第二類是有截至日的清單事件,這些也不能太多,可以少一些,簡單易行,能夠越快做完越好,這樣不用大腦去惦記。第三類是沒有截止日的清單事件,這些瑣碎的事情會很多,但可以根據情境來分類。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學習一百講的同時結合精品課十堂課一起練習,收集了大大小小的60多件事情。以前經常是沒有分類,對于突發的事件就不好處理,事情沒有完成就會有焦慮的感覺。所以還是要對事件分類好,分類來處理。親愛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