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和王玲結婚已經一年多了。自從結婚以后,家務活全部由李剛承擔,王玲是啥也不干。這還不說,王玲還長了一個偏心眼兒,一見她的父母親,就眉開眼笑,熱情款待;看到李剛的父母上門,就豎鼻子瞪眼,窩頭咸菜端上桌。李剛看在眼里,氣在心上,總想治治王玲。可是既不好動手打,又不好開口罵,況且打罵也未必能使王玲改變態度,怎么辦呢?
有一天,李剛的父親從鄉下來到城里看望兒子、兒媳。老人一腳就來到李剛的廠里。這下李剛犯愁了,這可咋辦呀?他想呀想呀,猛地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李剛立即給王玲打了一個電話:“喂,王玲,咱家來貴客了!”“是誰呀?”“是你爹也是我爹!”“啊!我爹來了,這可太好了!”“我們中午回家吃飯!”“好!”
李剛請了假,便對他父親說:“爸爸,咱們先到商場、公園去溜達溜達吧!”老頭兒樂呵呵地說了一聲“好!”父子倆就去溜達了。
再說王玲聽說爹來了,樂得咧開了嘴,提起小籃上街。燒雞、鯉魚、豬肉買了滿滿一籃,外帶一瓶好酒。回家后就忙活開來。
李剛和父親溜達了一陣,估計飯菜快做好了,便說:“爸爸,時間不早了,咱倆回家吃飯去吧。”于是父子倆朝家中走去。
走到家門口,李剛便喊道:“王玲,老爸來了。”王玲這時,人未出門聲音先到:“爸爸您可來了!”推開門一看,“啊!”頓時變了臉色。
李剛和父親走進屋一看,好酒好菜擺了一桌。張明說:“爸爸,來,咱們吃飯吧!您兒媳婦是帶病給您做的飯。這不,到現在臉色還不好呢!王玲,咱陪爸爸吃飯吧!”王玲心里火得直冒煙,又開不出口,就一扭頭,說:“我不舒服,你們吃吧!”說完走進屋里,一頭趴在炕上。
無巧不成書,事隔十天,王玲的媽又來了。李剛又給王玲打電話:“喂,咱家來貴客了。”王玲冷冷的問:“又是哪門子貴客?”“咱媽來了!”“誰媽?”“是你媽也是我媽!”王玲哼了一聲,便把電話掛了。
王玲掛了電話,心中暗說:這次非給點顏色看看。于是,她特意到糧店買了幾斤玉米面,貼上了大餅子,又切了一塊蘿卜疙瘩,擺上一碟已經長了白毛了大醬,轉候老太太的光臨。
不一會兒,門開了,李剛和他丈母娘走了進來。王玲一看,高興得從床上蹦了下來:“媽!怎么是您呀?”
老太太看了看桌上擺的飯菜,說:“你們不是過得挺好的嗎?”王玲滿臉通紅,支吾了半天才說:“媽,您不是下個月來嗎?怎么現在就來了?”老太太眉頭一皺,說:“別提了,你弟媳拿我不當人看,整天給我吃窩頭咸菜,對我總沒有好臉色。我實在待不下去了,就來你這兒了!”王玲聽到這里,臉就更紅了。她把李剛拉到臥室,說:“李剛,我錯了。往后我一定像對待我爹媽一樣對待你爹媽!”李剛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