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位帥哥,公孫子都
公孫子都,春秋時期鄭國人,子都其實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公孫閼,生卒年月不詳。子都號稱春秋時期第一美男子,而且武藝高超,深受當時的鄭莊公的寵愛。這跟和珅和大人有點類似,都長得帥,而且能力非凡,都受到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格外照顧。
《詩經》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什么意思呢?一個女子在跟一位少年約會,她等啊等啊等,等到花兒都謝了,心上人帥哥沒見到,卻等到了一個又癡又傻的笨蛋。在這一首詩里,子都不是指真正的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一個人可以作為帥哥的形象代言人,可想而知這是要帥到什么程度呀!我們現在聽到什么什么“我僅代表某某某”的,媽呀,說這話的要么是領導,要么是這行業的佼佼者了。
《孟子·告子上》:“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孟老頭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子都呀,天下的人誰不知道他長得帥呀。那些不曉得他帥的家伙,都是沒有眼睛的瞎子。孟大師寧愿得罪大家,也要贊美子都的美貌,可見子都的帥的確是名不虛傳。
第六位帥哥,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沈約在史學上的成就非凡,他著的史書除了《宋書》外還有《晉書》一百一十卷,《齊紀》二十卷,《高祖紀》十四卷。
南唐著名詞人李煜的《破陣子》有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沈腰潘鬢,是指沈約的腰,潘安的鬢發。 形容男子姿態、容貌美好儀表堂堂的樣子。再后來,有明朝的詩人夏完淳也有這樣的詩句“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這個沈郎指的就是細腰男子沈約。沈約的美貌歷史上主要用沈腰來做表象,沈腰一詞是形體美的代名詞,是古代的一種時尚。沈約由于他的史學實在太過出眾,所以史書上對他著墨主要體現在文學貢獻方面,因此對他的美貌并不做過多描述。
第七位帥哥,宋文公
宋文公(?―公元前589年),河南商丘人,春秋時期宋國第二十四任國君。
宋文公沒成為國君前,是宋國的公子,被稱為公子鮑。如果按正常的情況發展的話,他是成不了國君的,就是因為他長得太帥了,這又是為什么呢?這里面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左丘明《左傳》記載:"公子鮑美而艷"。公子鮑長得漂亮而且艷麗,光彩奪目。在他做公子時,他的祖父宋襄公的夫人王姬,也就是公子鮑的祖母愛上了他。啊,看到這里,看官是不是覺得這不是亂倫嗎?哈哈,其實不是的,這只是名義上的祖母,不是親祖母,并沒有血緣關系。由于王姬中年喪偶,一個人獨守空房,空虛寂寞冷,看到公子鮑長得帥氣逼人,“欲通之”。可是公子鮑百般不愿意啊,是呀,各自的成本資源不對等,王姬的活動空間決定了她的選擇有限,而且最好的年華已逝,而風度翩翩的公子鮑可供選擇的范圍廣泛,再說跟半老徐娘王姬好上,還要擔政治風險,劃不來。這可咋辦呢,三十如狼,四十如虎的年紀,王姬就想盡了一切辦法來達成他的目標。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狩獵,天賜良機,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當宋昭公在路上的時候,宋襄公夫人王姬派遣衛伯進攻并殺死了宋昭公。因此昭公的弟弟公子鮑就順理成章被擁立成為了國君,一段因帥得國的千古神話而終成現實。宋文公相比于有“無道”之稱的宋昭公的確好很多,《左傳》說他“禮于國人”,《史記》說他“賢而下士”,然而,盡管是因為他帥而得國,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至于代價是什么,你懂的。
第八位帥哥,韓子高
韓子高(538年—567年),本名韓蠻子,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北朝時期陳朝官員。
《陳書》載:“韓子高,容貌美麗,狀似婦人,性恭謹,勤于侍奉”。韓子高,外表容貌漂亮非常,形狀看起來像個秀麗的女子一般。而后面的“性恭謹,勤于侍奉”講的是他作為陳文帝的男寵,生性恭敬謹慎,盡心盡力地侍奉陳文帝。
韓子高后來升任右軍將軍,員外散騎常侍。據說他在打仗的時候,敵人揮舞大刀長槍瘋狂砍殺,可一旦遇到韓子高,就全部拋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沒有一個人舍得傷害他的一根毛發。也因為他長有漂亮的臉蛋,柔美的身材,當時多少純情的少女,都深深暗戀著他而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這其中包括陳朝的公主,據說陳朝公主竟然因為日夜思念韓子高而咳血身亡。還有,陳文帝曾經欲立韓子高為皇后,男皇后哦,雖然最后不了了之,但是韓子高貌美傾國的事實是不容辯駁的。
當然,歷史上還有很多的帥哥,比如周瑜,呂布,嵇康,曹植,劉基,鄒忌,騰胤,慕容沖等,但在歷史文獻中或有一兩部提及,更多的是表述他們的其他才能,而非專注于夸贊其英俊的外表。比如曹植,他的文學才華更加為人所稱道,對于其相貌反而沒有過多筆墨評價,只是說他長得神情骨秀而已。所以,這些帥哥本文并不一一列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多去關注。
文/糊說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