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自問:你每一天都體會到學習與進步的樂趣嗎?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自問:每天你都回顧你的人生使命了嗎?
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自問:你最大的假象敵是什么?你害怕嗎?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自問:學會緘默,在緘默中獨自成長。
不能聽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自問:最清醒的自我相處之時,就是自我聽命之時。
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訴說,以求同情,因為一個有獨特性的人,連他的痛苦都是獨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別人的同情只會解除你的痛苦的個人性,使之降低為平庸的煩惱,同時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貶值。
自問:自我承當的過程,就是成長蛻變之過程。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自問:你就是奇跡。創造你的奇跡。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自問:不斷更深層次的自我挖掘,才能找到力量的根源。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自問:只管自我飛翔,俯瞰的世界才是最美妙的。
謙遜基于力量,傲慢基于無能。
自問:有力度的謙虛,就是自信。
與怪物戰斗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自問:你的對手和你朋友一樣,需要挑選他們的質地。
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駱駝、獅子和嬰兒。第一境界駱駝,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于別人或命運的安排;第二境界獅子,把被動變成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第三境界嬰兒,這是一種“我是”的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
自問:你今天做的每一件事,活在當下了嗎?
所謂高貴的靈魂,即對自己懷有敬畏之心。
自問:對敬畏的理解,你有多深刻?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標,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彎曲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圓圈。
自問:學會接受曲折。
你今天是一個孤獨的怪人,你離群索居,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民族!
自問:自己給的才是安全感。孤獨是自由。
也許你感覺自己的努力總是徒勞無功,但不必懷疑,你每天都離頂點更進一步。今天的你離頂點還遙遙無期。但你通過今天的努力,積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自問:每日復盤你做的事,在達到目標的路上是否有添磚加瓦。
無需時刻保持敏感,遲鈍有時即為美德。尤其與人交往時,即便看透了對方的某種行為或者想法的動機,也需裝出一副遲鈍的樣子。此乃社交之訣竅,亦是對人的憐恤。
自問:鈍感力。
完全不談自己是一種甚為高貴的虛偽。
自問:如何在生活中談論自我?
“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于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自問:痛飲自己的苦,亦享受自己的樂,便是擔當。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一點,因為我們始終要失去它。
自問:有什么會比面對死亡更恐懼?任何事不妨大膽。
同情他人是把他人當作弱者而使他人感到羞愧。對所愛的人,應鍛煉他,使他提高,這才是真正的愛。
自問:在不同的場景,你會表達真正的愛嗎?
自從我厭倦了尋找,便學會了找到。
自問:總結過找到的路徑嗎?
愚昧無知是一切痛苦之源。
自問你通過什么方式在一步步減少個人的愚昧與無知?
聰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
自問:成為你自己的路上,先清除自己不需要的所有。
自問:你有哪些精神上可以深談的朋友?可以分享愛嗎?
要真正體驗生命,你必須站在生命之上。
自問:你在體驗之中嗎?你如何站在生命之上?
沒有哪個勝利者信仰機遇。
自問:勝利者之路,都是自己踩出來的。
許多人浪費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們心愿的機會。
自問:你沒有時間去浪費時間。
平淡的生活,往往是最危險的。
自問:警覺平淡,特別是思想與精神世界的匱乏。
只有不斷引起疼痛的東西,才不會忘記。疼痛是本能,是維持記憶力最強有力的手段。
自問:在痛過之后的領悟,都是變得強大的養分。
就算人生是出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出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也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
自問:你所選擇的人生只要是自編自導自演,就精彩過絕大部分人。
喜悅能讓你強大;再高興些,無論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興高采烈。
自問:興高采烈和手舞足蹈,都是活在當下的一種外在表現。
不想淪為蕓蕓眾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對自己不再散漫;他應當聽從良知的呼喚:“成為你自己!”
自問:散漫,是通向成為自己的最大障礙。
凡具有生命者,都不斷的在超越自己。而人類,你們又做了什么?
自問:你做了什么?
讀書給我更多的憩息,引導我散步在別人的知識與靈魂中。
自問:只讀經典。
只有經歷過地獄磨難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問,走便是了。當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路還會把他引向何方的時候,他已經攀登得比任何時候更高了。
自問:做難做的事,走難走的路。不需要同行者的勇氣是來源于能自我超越的底氣。
人是一條污臟的河。因此,我們必須成為大海,方能容納一條不清的河而不至自污。
自問:人要有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氣魄。
極端的行為來源于虛榮,平庸的行為來源于習慣,狹隘的行為來源于恐懼。這樣來尋找原因一般不會出錯。
自問:警惕自己無意識中產生的極端,平庸,狹隘的行為。
人類唯有生長在愛中,才得以創造出新的事物。
強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種已實現的快樂,對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奮作用。
出生自今,你愛過什么嗎?是什么提升你的靈魂?是什么支配你的靈魂,同時又令你喜悅?
自問:你的人生最大希望是什么?
如果我們學會使自己更加愉快,那么我們最好不要給別人制造痛苦,不要有折磨別人的念頭。
自問:自我愉悅的最短路徑就是內外圓融一致,思想行為一致。
在孤獨中,孤獨者將自己吃得一干二凈,而在群體中,他被眾人吃掉。現在,你選擇吧。
自問:清醒的一天,留足夠的時間把自己吃得一干二凈。
智慧愿我們——勇敢、無憂、矜高、剛強,她是一個女人,永遠只愛著戰士。
自問:活成一個女戰士。
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
自問:你對崇高的理解是什么?
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天賦的才能而悲觀:要是覺得自己沒有才能,就去學習一種。
自問:自己就是最大的寶藏。
一旦選擇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自問:理想于現實之間的自我對照,落到執行。
一個人在本性的驅使下,會力圖控制自己的習慣或竭力為自己的習慣辯護,或尊重,或責備,掩飾自己的習慣。
自問:審視習慣,而非自身。選擇和本性一致者同行。
一定要相信我,要想在生活中碩果累累或充滿高興,那就是要去生活在危險中。
自問:處于危險之中,就是自我超越的起點。
對他人是快樂的人,對自己是睿智的人。
自問:對睿智的理解是什么?
一個人心里越喜悅、越自信,就越容易忘記大笑,相反地,他的臉上持續浮現著一種睿智的微笑,可見他對美好人生中隱藏的不勝枚舉的快事不勝驚喜。
自問:由開心大笑到睿智微笑是感性與理性的不同控制所致。
理解力遲鈍的人以為遲鈍是知識的本質。
自問:原諒他們,幫助他們,離開他們。
歷史總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一些對過往的偉大事物進行反思的人,他們從中獲取力量,常常感受到人類生命的輝煌燦爛。
自問:對偉大事物的反思,是獲取力量的途徑之一。
那求之于外的人往往很容易迷失自己。
自問:向內求索,成為你自己。
一個勤奮的人雖然會因為他的勤奮而損害到他的見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與創意,但是他依然會受到褒獎。
自問:勤奮是卓越的必備條件之一。
誰不把一天的三分之二留給自己,誰就是奴隸,無論他想成為怎樣的人,成為政治家、商人也好,成為官員、學者也罷,只要這樣就都是奴隸。
自問:更科學與謹慎的使用你的最寶貴資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