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水,疍家人的船,晚風在耳邊回響,星星倒影在北江上著稱浪漫的星河,好似在訴說著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是那么的凄美,是那么的肝腸寸斷。——題記
2017年8月28日,十八歲的我迎來了又一個七夕節,和以往不同,這一年的七夕經歷了兩次臺風,空氣變得極其的清涼,清風帶走了那個熱滾滾的暑氣,同樣地,也帶走了熱滾滾的人氣。
樓下的包工頭還在作業,錘頭噠噠的作響,在樓上的我們早已是習以為常。榔頭聲又在一次吵醒了沉睡的媽媽,但我卻格外的高興,因為我可以借此機會來向媽媽“討要”我七夕節去河邊裝水的機會。
說到這個去河邊“裝”水,這可是我童年的一大樂趣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味”,這是我們疍家長久以來的傳統,傳說是天上的神仙會在七月七這一天來河邊洗澡,而且這時候的水裝在瓶子里不會腐壞。果然如此,我家年年裝,就是年年不腐,非常神奇。比起這個“節味”我更喜歡的是小伙伴們的“情味”在這天晚上,我和漁家小伙伴們總會成群結隊和在家長們一起到河邊游泳,水柔和著星光與車燈,顯得格外的美麗。我們在一邊游泳,大人們在一邊“裝水”。阿明阿爺最夸張,那這一大桶“奇山泉”直飲水瓶,踉踉蹌蹌的打這手電筒來一步一個臺階的下去往瓶子里邊灌水。這時,河畔上是一派燈火通明,摩托車燈、手電筒燈、老一點的阿麻阿爺用著疍家人的煤油燈·····
此時此刻,岸上,河上,天上,連成了一條美麗的線,遠處還有岸上人家放的孔明燈,而水上的人家在船上點燃那祈福的鞭炮。耳朵聽的,眼里看的,心里想的,摻雜這夢一樣的星河,童年的我把身體都沉入水里,幻想著,哼唱著·····
而今日的“裝水”活動,我是和媽媽去的,以往我是和爸爸,因為爸爸是疍家人,懂水性,而媽媽以前是農民,不會游泳。但是爸爸今天有事出去了,我只能跟媽媽一起去。回到前面,我向媽媽“祈求”裝水活動時,不但沒有得到她的支持,我反而被呵斥了一番,說我發神經,說現在不會有人去裝水,我想:不會吧,我雖說上一年是高三,因為要補課沒去參加“裝水”活動,才隔了一年,可是也不至于沒有人吧?在我的 再三要求和死纏爛打之下,媽媽答應陪我去,但是她囑咐我不能到河邊游泳。出發時,她始終還是一股怨氣。
到了河邊,確實是完全變了個樣子,原先好好的河堤變成了泥濘不堪的臟路,水上了漁火不剩下幾盞,河堤空無一人,此時此景,我只感嘆一到物是人非,媽媽勸我趕快回家,可是這時卻來了那個漁家小哥拿著手電筒問我是不是去裝水,還為我引路。我不得以踩上厚重的泥巴,伴隨的沉重的步伐一步步的向往前去,來到河邊,漁家小哥先燒上一炷清香,而我卻我一腳踏入河泥,然后一遍遍的拿著手中的瓶子,一瓶,兩瓶,三瓶。裝完后,我才發現鞋子已經陷進河泥里,好在我有經驗,慢慢的抽出,把鞋子放在河水中搗騰,這才脫身,之后我踉踉蹌蹌的抱這三瓶神仙水,放進車尾架,騎車慢慢遠去。
回到家中,我為此時此刻物是人非感到失落,我現在想起了余光中先生那首鄉愁,確實,我們這一代人在鄉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相反地,對燈紅酒綠的生活無比的憧憬。我在電腦上寫著這篇文章的時候,窗外的秋蟬好像也像是為了漸行漸遠的鄉音而悲鳴。這時,我又想到了跟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七夕是我們的節日,然而,東瀛的大和民族卻把七夕過得有滋有味,別人會在七夕逛廟會,把竹子掛著陽臺上掛上繪馬祈求自己夢想成真。然而我們本身自己土生土長的節日卻被我們過的十分的糟糕,因為可憐的我們總會朋友圈呼喚情人節快樂。顯得十分蒼白。
我這時打開音樂播放器,聽著張柏芝的星語心愿,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覺得這首歌非常的應景,伴隨著這首歌,我又想起了童年的我和童年的那些山山水水,河漢清且淺再次浮入眼簾,我牽掛2008.2009.2010.2011年,我牽掛那美麗的夜,我牽掛童年的你們。啊明,啊Z,啊L,啊O,啊J,我想你們了。
2017年8月28日凌晨1點半作
2017年9月19日21:55分簡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