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識別
微軟語音識別技術錯誤率降至5.1%
今天微軟宣布,該公司的語音識別系統的錯誤率已經達到5.1%,這是迄今為止最低的,它超過了去年由微軟人工智能研究團隊所達到的5.9%的成績。
這兩項研究都轉錄了總機語料庫的錄音,這是一個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就被研究人員用來測試語音識別系統的2400個電話對話的集合,這項新研究是由微軟人工智能研究團隊完成的,他們的目的是讓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達到和人類相同的準確度。
總的來說,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員通過改進微軟語音識別系統的基于神經網絡的聲學和語言模型,將錯誤率降低了大概12%,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還使語音識別器能夠識別整個對話,并預測上下文,以便和人類更自然地交談。
微軟的語音識別系統將用于Cortana、翻譯服務和微軟認知服務等。
5.9% 的詞錯率已經等同于人速記同樣一段對話的水平,而且這是目前行業標準 Switchboard 語音識別任務中的最低記錄。
微軟首席語音工程師黃學東提到:“我們已經達到了人類水平,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成就。”
這個里程碑意味著,一臺計算機在識別對話中的詞上第一次能和人類做得一樣好。而這個團隊也達到了他們一年前設下的目標,而且結果大大超過了每個人的預期。
共享
共享新款蘋果手機一天僅需9.9元
一天9.9元,就能租一部新款蘋果手機。手機租賃雖不是新行當,但借著當下共享經濟的風口,初創公司、行業巨頭又紛紛闖入這片市場展開布局,原本不受關注的手機租賃近來明顯升溫。
國美電器副總裁林超算了一筆賬,以iPhone7(32G)為例,門店現在售價為4988元。消費者如果用金融分期的方式,需支付手機費用和金融手續費,接近5400元;而通過國美租租,12期內每月僅需支付330元,總費用為3960元。京東保租平臺上,要租一部紅色版iPhone7(128G)一年的使用權,折合到每天的租金只需要9.9元。
國美大數據統計發現,一般消費者的手機更換頻次為17個月。“消費者對手機換新有較高需求、全額支付有一定壓力,租賃就能讓消費者花費更低的成本,使用到更高端、更新的產品。”國美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出手機租賃業務,能讓消費者更好配置手中資源。
盯上手機租賃這塊蛋糕的,遠不止國美一家。今年6月,京東正式上線手機租賃業務“京東保租”。用戶在平臺上選擇手機的品類、容量、顏色等,確定了租期,簽署電子租賃協議,再用信用卡完成支付就可租賃手機了。
與此同時,支付寶此前也悄然上線信用租機業務,目前機蜜、趣先享、享換機、樂租4家租賃平臺已陸續入駐到支付寶。這些平臺對用戶的芝麻信用積分有一定要求,有的需達550分以上,有的則需600分以上才可申請。
滴滴
滴滴加速國際化 中國搶占全球交通變革制高點
滴滴全球化戰略新動作連連,海外布局步伐進一步加速。短短半個月時間,滴滴達成一系列海外合作。8月8日,滴滴宣布與中東北非地區最大的移動出行網絡平臺Careem達成戰略伙伴關系。8月1日,滴滴宣布與歐非地區移動出行企業Taxify達成戰略合作。
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24日,滴滴宣布聯合領投東南亞出行平臺Grab,Grab此輪融資預計超過25億美元,是東南亞地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融資。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從起步進入提速階段,包括滴滴在內的首批中國移動互聯網企業抓住國際化發展的契機,加快步伐“走出去”去探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今,滴滴的業務已經遍及南美、東南亞、北美、南亞等地。
“滴滴快速進軍海外,不僅可以達到快速拓展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向海外輸出自己技術和運營管理模式,而不僅僅是對新興網約車這種交通形勢的輸出。”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張旭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滴滴能夠做到的或許更多,比如對智能交通的海外落地起到助推作用。”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中國出行領域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目前滴滴運用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超過400個城市為4億用戶提供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豪華車、公交、小巴、代駕、租車、企業級、共享單車等約車服務,每天的訂單量超過2000萬。
滴滴的本質就是一個智能的交通大數據引擎,以大數據挖掘和調度能力為經緯,智能化地把用戶的需求跟所有的交通工具進行高效連接。
百度
百度或陷入搜索漏洞危機:新聞搜索結果極不穩定
新聞搜索本應該是社會客觀現象的反映,但是,在百度的系統里卻顯得十分混亂無序。有網友稱,百度的新聞搜索結果極不穩定,“早上搜索新聞條數是38條,到了中午就成了0條。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自從8月份以來,這樣篡改新聞數量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是少量的新聞數量縮減,有可能是網站手動刪除了,“如果是大量的搜索數據出現錯誤,很有可能是百度搜索出現漏洞,還沒修復就被發現了。”
眾所周知,網絡營銷即廣告業務,一直以來都是百度最主要的收入來源。7月28日,百度披露了公司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百度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08.74億元(約合30.79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凈利潤為人民幣44.15億元(約合6.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2.9%。
其中,網絡營銷的收入為178.83億元(約合26.38億美元),同比增長5.6%。百度第二季度活躍網絡營銷客戶數量約為47萬家,同比下滑20.9%。百度第二季度來自每家網絡營銷客戶的平均營收約為人民幣3.75萬元(約合5532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0%。
從財報數字可以看出,客戶雖然減少,但是百度廣告收入卻沒有因此下滑。當時,百度方面表示,客戶減少的原因是百度加強了對于不合規客戶的整治,以往的醫療廣告大部分被停止。今年2月份,百度宣布裁撤醫療事業部,也是客戶數量下滑原因之一,百度正在努力把形象從魏則西等負面事件中扳回來。對此網友表示,百度的計費標準就是點擊數,如果百度搜索出現漏洞,那么點擊數的真實性是否可以打個問號。
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2.0時代將至 傳感器技術是關鍵
最近,Fitbit的確經歷了一段比較艱難的時間,硬件的小型化,讓可穿戴設備設施被開始變得更加時髦和智能化,但是內部的傳感器卻依然停滯不前。讓傳感器技術從1.0能夠進化到2.0版本,勢必期待一種全面的突破。
從簡單的健康指標監控,轉向更廣泛的健康數據,可穿戴技術才會大發展。Fitbit在最近幾款產品中,已經開始關注心率的變化,而這是衡量一個人整體健康和壓力水平的重要指標。與此同時,對數據的分析也變得更加深入,更具有洞察力。
Fitbit將在尚未發布的智能手表上,徹底改變之前的傳感器技術,那就是紅色光。紅色光的引入,將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例如對血氧含量的測量,可以測量身體的氧飽和度(需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不是最大含氧量,而是最大的耗氧量),它可以提醒我們呼吸和其它能夠危及生命的問題。
Fitbit在睡眠追蹤方面內的進展,也讓用戶有了更多的理由去關注運動追蹤器所能帶來的東西。Fitbit首席執行官James Park就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尋求解決高血壓、心律失常和睡眠呼吸暫停等問題的檢測。
目前,整個可穿戴設備行業已經處于懸崖的邊緣,而像Fitbit這樣的公司需要經受住這場風暴的沖擊。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科技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止的游戲,摩爾定律也要比任何其它領域更能影響行業的發展。只要傳感器技術能夠繼續發展,那么可穿戴設備2.0時代,就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