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幾天一件值得記錄的事,是關于我兒子的情緒的。
那天不知什么原因,他跟他姐姐說石膏小兔子的腿斷了的事情,他問姐姐:到底是人重要。。。 話說到這里就卡住了,可能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
我很順口地接著他的話講了下去:還是石膏小兔子重要。
兒子聽到我這么說突然很生氣:哼!你一點都不關心人! 他一邊帶著生氣又帶著哭腔地說,一邊回了自己房間。
其實呢,我原意是想補充我兒子沒有說下去的話,想幫他問他姐姐:到底是人重要還是石膏小兔子重要?可是我從一半補充說出來的話發生了歧義,就變得不對勁了。
我跟著他進了房間解釋了好一會,兒子都表現出生氣和傷心的樣子。表示不想理我了
我心想這個孩子,對于人重要的概念是非常深的,盡管我并非有意,但對他來說我這是挑戰了他的底線呀。
我的兒子的確是比一般孩子要敏感和脆弱一些,對于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的連接是很依賴的,我想我應該接納他與生俱來的這一點。
也考慮到孩子還小,幼兒園大班,也許站在他的角度,是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媽媽為什么這么說,所以就格外地接受不了。所以我沒有覺得他的脾氣實在是太大了,而是安慰他。
又過了一會他說:那你說,到底是人重要還是小兔子重要。
我斬釘截鐵地回答:當然是人重要,肯定是人重要,怎么都是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