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面對生死,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來源:《樊登讀書》APP

主講人:楊霞(知名心理專家,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副教授)




今天我們直播的話題是面對生死,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首先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生命教育有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定義,廣義的定義指的是對一個人整個人生的教育,它不僅包括了對生命的關注,還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yǎng)和對生存價值的提升。

生命教育還是在生命活動中進行教育,就是讓孩子從小到大到成人,他能夠珍惜生命、關愛生命、關愛自己、關愛他人,并且做一個有價值的人和對社會有所奉獻的人,這就是生命教育。其實還和我們昨天的課有關系,活出生命的意義。

狹義來說,生命教育是對生命本身的關注,包括了個人與他人的生命,個人與其它動物的生命,個人和自然的關系,個人和天地和宇宙之間的關系,進而擴展到一切的自然生命,包括一花一草、一山一石都是有生命的。

這個指的我們對生命教育的理解,指的是你怎么生活在這個世界里,你能知道自己很重要,同時也愿意把自己最亮的那一點閃光點,自己的愛奉獻于別人,并且也獲得愛。人的生命的全過程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動所組成的,包括生老病死等等,一次次的生命活動的質量,決定了生命全過程的質量。

你有沒有盡力地學習,你有沒有盡力的奮斗,你有沒有盡全力的去愛,你有沒有珍惜你的人際關系、你和父母的關系,所有這一切活動的質量決定了你人生的質量。

重視每一次生命活動的質量,就是重視生命整個過程的質量。有的我見過有的家長他覺得孩子在家里,我陪他寫作業(yè)太麻煩了,把他送到課外班去,你覺得這是重視了孩子的生命質量嗎?

你沒有真的盡自己的全力去陪伴孩子。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有個孩子學習成績下降,并且智商也有點下降,他的父母就討論:我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9歲了,而我們倆忙于工作,有時忙得懶得回家休息,懶得去陪伴孩子.

我們沒有盡全力幫助孩子,孩子今天才出現(xiàn)了能力上、學習上的一些問題。他倆商量好了以后,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的去陪伴、幫助孩子。

于是,上一學期,爸爸每周六都陪孩子爬山,并且回家以后再鼓勵孩子,陪孩子一起寫作業(yè),給他講解,耐心地給他講道理。原來孩子有三門,語文、數(shù)學、外語都不及格,到上學期期末的時候,數(shù)學已經(jīng)達標了。

雖然同學們還有點譏笑他,說他還有兩門不及格,但是已經(jīng)比原來三門都不及格強多了,我們已經(jīng)看到希望了。沒有上什么課外班,只是家長全心全意的去陪伴孩子,珍惜他的每個活動,提高活動的質量,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整個狀態(tài)都變了。

去年年底的時候,老師反映他的孩子學習主動性加強了,整個人變的有自信、獨立、不怕困難、有耐力、有毅力,而且愿意跟別的小朋友聊天了,原來他是很孤僻的,因為他很自卑,而且經(jīng)常退縮,覺得自己不行,這是我們說的生命教育其實會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生命教育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人的生存與生活、成長與發(fā)展、本性與價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生命管理,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我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實現(xiàn)他的最高理想。

這種自我實現(xiàn),就是要把自己的所有價值奉獻出來。有有一本書的一段話很有名,可能現(xiàn)在年輕人也可能看過——《鋼鐵是怎么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說“每當你回憶往事的時候,你沒有為自己曾經(jīng)碌碌而為而后悔”等等.

也就是說,當你到年老的時候,你回憶往事的時候,你會很自豪,你這一生沒有白過,你完全發(fā)揮了你的潛力等等,他認為這個是人到了老年的最高境界——不為往事后悔。

生命為什么要進行生命教育?剛才我們說到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生命管理來達到自我實現(xiàn),我們以前經(jīng)常強調壓力管理、情緒管理,還有各種管理,今天我們要了解,生命也是需要管理的。

你生命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你的才華、人際關系、對自己的價值觀、對他人的看法和對社會的奉獻,組成了你對自己生命的管理。最終實現(xiàn)自己生命價值,就是把生命中的愛與亮點全部展現(xiàn)出來,為社會、為人間煥發(fā)出自己獨有的美麗光彩,這是我們認為生命管理的最高境界.

跟我們昨天說的是一樣的,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奉獻的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因為你創(chuàng)造價值才能獲得價值。

人為什么要進行生命管理,最初產生生命教育是由于什么?

首先是在幾個發(fā)達的國家先產生的。因為落后的國家溫飽還沒有達到,還沒有考慮你的生命價值,此時一個人活著是在生存,還不是在生活,還不是在享受。

一開始在一些發(fā)達國家,首先發(fā)現(xiàn)從青少年開始就出現(xiàn)了對物質追求的迷失,比如買名牌、追星,他們可能特別虛榮,我以前見過一個年輕人,他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兩三千塊錢,但是他吃咸菜攢到1萬塊錢來買一件羽絨服,再攢到6000塊錢來買一個名牌的包包,之后穿著1萬塊錢的羽絨服,背著名牌包包。

但是她的工作質量怎么樣?遲到、懶散、拖延癥等等。

一個人的生命質量到底是用什么來體現(xiàn)?是通過他的羽絨服來體現(xiàn)?通過她的包包來體現(xiàn)?還是通過他自身的素質來體現(xiàn)。他應該先提高什么呢?有一個有趣的統(tǒng)計,我們連續(xù)的7天7次課,其中有一次課是講“你自己無聊煩躁不安,怎么辦”,那天晚上在一個平臺上的聽課人數(shù)就達到了5萬多;

還有一個話題是“如何關愛周圍的人”,聽課人數(shù)3萬多;“關注自己的焦慮”, 5萬多;“關注他人,關注周圍的人”,3萬多;我再看新聞,同一天的一個主播在賣口紅,觀看人數(shù)1000多萬人。

所以說,實際上在關注精神生活、心理狀態(tài)、精神狀態(tài)的人還是少數(shù),關注表面的人還是多數(shù),你看5萬人和1000多萬這個比例。

還有你要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自己身體有問題,是應該注重保健、鍛煉,還是不看病、不吃保健品、不鍛煉,而是攢錢去買學區(qū)房?我見過一個好朋友,結婚后一直沒有小孩,中醫(yī)診斷為宮寒,很難懷孕。

她需要長期的吃藥,少則吃1年,多則2~4年,需要有耐心。這時候我建議她,“你看倆人都過30歲了,你再去找一個營養(yǎng)學家配一些維生素類的食品,再加上中醫(yī)的調理的藥物,一起治宮寒,這樣可能1~2年以后,你能順利的懷孕。

而且,我是提前焦慮,我擔心,因為我感覺到男方的家庭特別重視孩子,尤其奶奶,就是她婆婆,特別重視孫子。我說,你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如果你沒有孩子的話,很有可能婚姻就會出問題。

當時她覺得我胡說八道,覺得他們倆感情好,絕對不可能出問題,而且不愿意吃藥、鍛煉、保健,而是要攢錢買學區(qū)房,她為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都準備了學區(qū)房。天哪,孩子還沒有生出來呢。你為了生出來,你得吃藥、看病、保健、鍛煉,你如果不愛運動的話,就容易四肢冰冷,血脈不暢就不容易受孕。

你一定要加強,比如游泳、爬山這樣的鍛煉,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去調理,運動調理和藥物的調理。她不聽我的建議。幾年以后,她愛人家里實在受不了,覺得她一點都不為家里人著想,就跟她分手了。

這時候她捏著兩套學區(qū)房,沒有家庭、沒有愛人、沒有寶寶。我認為這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也沒有把自己的生命管理好。

還有,我們是應該尊重愛人呢,還是我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呢?有一個人的愛人是過敏,不能有毛,這時候他非要養(yǎng)兩只貓、兩只狗,我說你養(yǎng)的太多了,你要特別愛養(yǎng)寵物,就養(yǎng)一只,這樣毛少點。

你養(yǎng)這么多,肯定到處都是毛。結果他愛人就非常生氣,經(jīng)常吵架,而且特別愛出差,不愿意回家。她來咨詢的是問她愛人為什么不歸家,為什么愛出差,看似是婚姻問題,其實體現(xiàn)的是她自己并沒有處理好她和愛人的關系,沒有尊重人家的健康,只是尊重自己的愛好。

健康和愛好相比,得平衡一下。我不反對養(yǎng)寵物,如果家里人已經(jīng)過敏很嚴重,哮喘等等,你不能還養(yǎng)一堆寵物,這時你確實需要減少寵物的數(shù)量。

為什么要對大家進行生命教育呢?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提高,物質水平的加速發(fā)展,科學家發(fā)現(xiàn)青少年自殺的越來越多,對自己的生命不關愛,比如抽煙,現(xiàn)在青少年抽煙的比過去越來越多了,還有青少年喝酒、抽煙,甚至吸毒,對自己的身體都是不好的。

成人有時候很難戒煙,但是青少年一定是不允許的,但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好像你管不了,因為他對自己的健康不在乎不在意。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社會道德的衰落。

最近疫情來了,物業(yè)特別暖心,在電梯里放了抽紙巾。有一家子就不停的抽紙,擦了就扔地上,過一會他們一家4口都來擦鼻涕、吐口水、隨地扔,包括兒子。

我覺得家長沒有好的榜樣,他的孩子也沒有好的教育,長大以后進入社會肯定是自私自利。這種自私自利,沒有社會公德,沒有規(guī)矩,沒有遵守社會規(guī)范,它必然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你在單位,同事就不愿意和你交朋友,領導也不愿意聘用你,你將來肯定沒有前途!

如果是你自己開個小買賣,沒有同事,也沒有老板,你也不會為顧客考慮。因為你的自私自利使你做不好服務工作。當一個人好像為所欲為、想干嘛就干嘛,這其實影響你自己成為一個完善、幸福、快樂的人。

還有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有的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出現(xiàn)了障礙,比方說有的人非常幼稚,能力發(fā)展障礙,社會適應不良。是因為在這個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沒有讓他生活自理,沒有讓他得到充分的鍛煉,沒有通過收拾書包、作業(yè)、時間、家務勞動等去培養(yǎng)他,結果孩子長大了以后變得非常的笨拙,而且非常的懶惰,這樣的話他的生活質量就下降。

比如一個人從小都不會做飯,到了危機時刻,比如現(xiàn)在,他只能吃泡面了。你說他的生命管理中,他的家長是不是沒有訓練、培養(yǎng)、管理好孩子們。我們在教孩子做飯的時候,其實考慮的是將來他會怎么做飯。

我看過有一個特別感人的真實的紀錄片,就是日本有個媽媽得了癌癥,這時候她的寶寶很小,好像當時才幾歲,她就開始訓練孩子,因為她知道自己不可能長壽。她開始訓練寶寶,好像4歲多開始洗碗、洗衣服,5歲開始學做飯什么的。

寶寶8歲多的時候,媽媽真的越來越衰弱,去世了。但是寶寶繼承了媽媽最寶貴的遺產,就是他什么都會干,他又能吃苦又有毅力又有耐力,能夠生活自理,并且有決心有勇氣繼續(xù)活下去。當時我覺得這個紀錄片特別感人,其實這應該是生命教育的最好的范例。

從青少年自殺率的上升,年輕人庸庸碌碌、虛度時光,還有些成年人對生命的不重視,還有些人生活過得亂七八糟,并沒有想明白自己的生活,又想要一個幸福的生活,比方說我很珍惜家庭,但是又沒有正確處理好兩性關系等等。

針對青少年的自殺、侮辱他人、不尊重他人,還有暴力傾向、破壞自然環(huán)境、浪費等等事實,科學家們提出了以尊重人的精神和敬畏生命的觀念來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標,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它能夠幫助我們從幼兒開始,尤其是青少年,正確的認識生命的重要性和價值,并且未來能夠擔當生命的責任,并且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生命的所有閃光點和奉獻出所有的愛給這個社會,進而也得到所有的愛。

我們來看看美國是怎么做的。美國的生命教育是從1968年開始,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現(xiàn)。他們的死亡教育就是怎么跟孩子談死亡,因為寶寶在4歲左右的時候,他可能會提到這個話題,“人會死嗎”。

我們中國的孩子是怎么認識死亡的呢?是通過清明節(jié)。當中國的古人掃墓的時候,當他踏青的時候,放風箏的時候,包括去祭奠先人的時候,必然是帶著孩子去叩頭、點香、供奉等等。

這個時候,孩子肯定會問到“這是里面躺的是誰”、“人會死嗎”。我記得有個寶寶就問我的好朋友:“媽媽,你為什么要把好吃的放在這兒?”他媽媽說:“我們要給老人、祖先,敬奉一些好吃的。”

寶寶就說:“媽媽,將來你死了,我就給你供一個榨菜。”因為他發(fā)現(xiàn)媽媽平時特別愛吃榨菜。他們當時就哭笑不得,覺得寶寶好可愛。

當然這只是一個雛形,一開始生命教育是從死亡教育開始的,當孩子第1次意識到或者是面對、聽到死亡這個話題的時候,他會問這個問題,一般1~3歲的時候,孩子還沒有清晰概念,他可能就會覺得是睡著了,沒有醒來。

到了4、5歲的時候,他有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比較痛苦的事情,他可能就會問到“人會死嗎”“人死以后去哪”。我見過有一對家長,夫妻倆有文化有知識,但是還是不會正確的生命教育。寶寶問他們“人會死嗎,人死以后去哪”,他倆就說去地獄,祖爺爺祖奶奶在那等著他。

寶寶一直到9歲都沒有人給他解答這個問題,心里一直有疙瘩。寶寶直到9歲的時候實在受不了了,經(jīng)常失眠、怕黑、不敢一個人睡覺,爸媽一直不明白寶寶為什么經(jīng)常半夜哭喊一聲醒來,就要跟媽媽一塊睡覺。有一天寶寶終于說:“我特別害怕,不明白地獄是什么。”

家長就來帶寶寶來找我,想看看我怎么回答。其實我那時候還沒有明確的去看相關資料,但是我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寶寶問那個人死后會不會去地獄。

我說,他會去自然界,因為人是自然的一份子,人就像一花一草一木一樣,世界里有長草的,有長花的,也有長人的,我們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死了以后也回歸大自然,可能會變成大自然的某些生物,這是印度教的一個解釋,但當時我沒有去過印度,我只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9歲的時候,用這種比喻的方式理解我們是自然之子。

我說,當你想你的祖爺爺祖奶奶的時候,你就可以去大自然,去踏青,去徒步,去爬山,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生命融入了風中、雨中、花香當中,融入了自然當中,你就在和你的祖先擁抱,你的祖先也在擁抱你,這是我當時這個回答,就是自然界。他的父母如釋重負,因為他們沒法解釋,寶寶又一個勁的追問。這個問題特別不好回答。

當然我們現(xiàn)在有了更好的回答,有宗教信仰的話,這個問題就特別好回答了,比如基督教會說升天堂,佛教認為涅槃、輪回了,印度教認為人可能變成動物了。

印度有很多人是吃素的,而且印度人口密集,卻沒有出現(xiàn)吃野生動物而導致的傳染病,是因為大部分人吃素。大部分人吃素就是因為印度教的理念,因為人死了以后,他會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所以人要保護動物和動物和平相處。

我們作為中國人,沒有信仰宗教的話,怎么解釋呢?科學,相信科學。人死了以后,人的肉體去世了,但是人的身體通過孩子、親戚、血緣關系,把他的DNA傳下去了。

所以人的DNA、精子、卵子帶著他的生命信息,傳到了下一代,那就是你,包括你的侄子、侄女,你哥哥姐姐生的孩子,甚至是所有人類的DNA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同色的人種的DNA幾乎是一樣的,沒有差別,和動物有一點點差別。

這樣的話,我們所有人類都應該是兄弟姐妹,我們應該尊老愛幼,互相團結。你關愛你的孩子,孝敬你的父母,其實就是生命的傳承。你孝敬他就是在尊重自己,愛護孩子就是在愛自己。

你通過工作和奉獻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就是在為你今后的自己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這是你的責任。這是我們說的,生命的死亡教育特別簡單的方式。寶寶5歲之前,還不理解我們剛才說的DNA什么的,5歲之前他的生命教育是用比喻的方式。

比如讓寶寶觀察雞下蛋、蛋生雞,你看現(xiàn)在小朋友在小學的時候,老師就要求他們養(yǎng)蠶,看蠶寶寶是怎么轉化過來的,蠶寶寶、成繭、化蝶。有的老師會讓小學生回家孵蛋,還要去買能夠孵化的蛋,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命教育。

用比喻的方式讓寶寶來理解,人的生命,和其它生物一樣,包括種樹:一個種子,怎么發(fā)芽等等。5歲之前,他通過觀察、種樹、播種、家里養(yǎng)花、養(yǎng)小寵物,看雞下蛋、小樹發(fā)芽,來理解生命的成長、生長,還有它的循環(huán)。

有一次,一個小孩7歲了,他爸爸好像是自殺身亡,這時候我去安慰她們娘倆。我首先帶他們去爬山,爬完山以后,我就給孩子講大樹的成長經(jīng)歷,從種子到一棵大樹到嫩葉子、綠葉子、黃葉子,黃葉子落地了,黃葉子落地以后沒有消失,變成了肥料,滋養(yǎng)樹根、滋養(yǎng)樹干,又長出嫩葉子,黃葉子、嫩葉子、綠葉子是同一個生命,他們的生命并沒有消失,而是在循環(huán)。

等我講完這個以后,我說,寶寶咱們爬完山已經(jīng)餓了,現(xiàn)在西紅柿炒雞蛋已經(jīng)上桌了,寶寶說他今天要好好的吃一頓。他就過去了這個坎。他第2次跟我們去爬山的時候,跟我兒子說,大哥哥,人不能活到100歲,他有可能半截就落葉了。

當時我兒子還愣了一下。在爬山之前,我要求我兒子還有另外一個朋友的孩子,千萬不要跟弟弟提到死亡,因為弟弟很不幸,他爸爸是不幸去世的。這個寶寶從小接受的生命教育,他小的時候問爸爸媽媽“人會死嗎”,他的爸媽回答“咱們家每個人都會活到100歲”。

他跟寶寶有一個漫長的許諾,就是說“我們不會死的,我們能活到100歲”,對寶寶來說100好像很大。結果你看,這樣生命教育的人,并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自己在30多歲的時候,因為工作的挫折、壓力,就跳樓自殺,真是一個所謂“打臉”的事。

既然你跟寶寶說“我們都能活到100歲”,但是你自己30多歲就凋落了。你為了給寶寶的承諾,也得活到100歲。 當你認為人要活到100歲的話,你得努力鍛煉。

我們需要有正確的生命教育,因為生命不是在于長短,而在于意義和我們對它的管理,它還沒有到頭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把自己掐死,因為他還沒有奉獻完,這是我們說的生命教育。

這個例子中,寶寶和媽媽經(jīng)過爬山、鍛煉,都從痛苦中走出來了,大約兩年以后,媽媽再婚了,找到了又愛她又愛孩子的人,我們特別為她祝福。

如果沒有經(jīng)過正確的指導,他可能會很長時間都沉浸在思念、痛苦當中。我見過一個人,他愛人32歲去世,他一直到現(xiàn)在是42歲——10年了,他每天晚上做噩夢,總是夢見有人在追他,他在垂死掙扎等等。

因為他過了10年以后,我們當時沒有及時的干預的話,他這時間就會比較漫長,如果要給他進行心理咨詢,進行矯正的話,就比剛出現(xiàn)時進行教育的話要難一些。寶寶正好當時是6、7歲,正好這個時間就比較合適。

我記得我們家小孩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曾經(jīng)有一個生命教育的游戲,讓一個人自己給自己寫墓志銘,或者遺囑,也就說你要去面對可能生命就三天了。墓志銘實際上是讓你總結,并且是提醒你,你要負責任的活著。

另外還有個游戲“家里可以失去誰”,就是最后你只能留你們家的一個人和你在一起。當時我記得我們家小孩在學校,說家里爺爺年齡是最大的,先失去爺爺,然后是奶奶,然后是媽媽,最后是我爸爸留給我。

他很淡定,一個一個數(shù)。老師很奇怪,因為其他小孩都哭了,“我不能失去這個,我也不能失去那個,我誰都不能失去”,但自然規(guī)律是人肯定是一個一個要離開的,你要怎么面對?

這個游戲實際上是提前給寶寶進行生命教育,就是你怎么珍惜現(xiàn)有的時間,并且你還要去面對未來自己獨立的時間。這個老師就來問我,因為老師很驚訝,我的小孩當時是7歲,非常淡定。

我說有一次我們去爬山,爬山的時候就進入了一個比較深的山谷,這時候天快黑了,小孩有點慢,我說寶寶咱們快點走,要不然一會狗熊來了,然后寶寶就走的特別快。很快,我們第一個走出山谷了。

走出山谷以后我說“慢點,咱們等會你爸爸吧”。寶寶說“天快黑了,天黑了,(狗熊來了,危險)咱們回家再找一個!”天,當時給我樂暈了!寶寶對生命力的解釋是,好像狗熊不能把我們都吃掉,假如不幸把誰吃了以后,先出去的人可以再找一個。

我當時簡直是哭笑不得。又有一次我們去新疆,坐在車上要去拍九曲十八彎,路不好走,司機不繼續(xù)走了。我眼看就在眼前,可能就兩公里。我一看旁邊有個蒙古包,我說我去拍,我去蒙古包請牧民拿摩托車把我送過去,我拍了以后給大家分享照片。

這時候我們家小孩說“媽媽!你回不來怎么辦”,就非常驚恐,當時好像也是7歲。我說“你再找一個”,我就揚長而去。寶寶就開始玩草原上的沙子,沒有哭鬧,等我回來。我們同事說你家小孩挺逗的,一開始很焦慮,后來他就自己玩。因為媽媽說了一句“沒關系,你再找一個”,這個意思就是再找一個媽媽,不要離了誰誰就不能活了。

有一個人的奶奶去世了,這是人大的一個大學生,他準備自殺,他說要陪奶奶而去。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教育,因為奶奶的遺志應該是你要很好的生活和工作。

你活的好,你奶奶才活得好,因為奶奶DNA在你身上。一個人不要糾結于某個具體的肉體,而是要讓自己真正的生命力閃光,這是我們的真正的目的、生命的目的、生存的目的!

對于日本來說,他們開始進行生命教育是源于青少年自殺越來越多,而且他們發(fā)現(xiàn)青少年還會霸凌、欺凌他人,比方說扇別人耳光,扒別人衣服,現(xiàn)在在中國的小朋友身上也出現(xiàn)了。

還有的小孩出國了,條件非常好,他就會欺負軟弱無能的人。日本的科學家就發(fā)現(xiàn),青少年甚至出現(xiàn)了暴力傾向、殺人、打人、破壞環(huán)境,而且還浪費,物質極大的豐富之后就會出現(xiàn)浪費。

這時候他們就覺得生命教育應該成為孩子所有教育里的必修課,甚至是超過了其他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

在中國,現(xiàn)在也越來越重視生命教育。在西方,它比較強調以人為本。我們中國的古代的生命觀、人生觀就是人和自然是和諧關系,不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包含了人是主人,環(huán)境什么的好像都是附屬于我們的意思。

你看到外國人特別喜歡在山頂上,喝咖啡什么。咱們是隱沒,中國人古代的山水畫,人很小,房子也很小,有很大的山、郁郁蔥蔥的樹、瀑布、小河流水等等,但是人很小很小,一點點,也就是說人是隱沒于自然當中,人是自然的一個小水滴。

中國出版的生命教育的書就曾經(jīng)強調4個目的。

一個是人與己的關系,生命教育包含了你怎么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我們要幫助孩子了解自我的價值:“你很重要,如果沒有你,我們將來就沒有年輕人、沒有未來”。

有的時候中學生來找我咨詢,問“人為什么要活著,人為什么要學習,學那么多都沒用”。我就給他講,因為你今天學的這些東西全都是未來學習的基礎,將來你閱讀資料,不能沒有語文;

數(shù)學鍛煉你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外語,如果你不學外語的話,你很難對外開放,掌握先進的高科技,我們就落后,要挨打。我重點給孩子講的是,我們再能干、再能吃苦、再勤奮,我們有老的那一天,而且我們現(xiàn)在正在老去,你們正在長大,所以將來肯定是你們的,如果是你們的話,你們怎么來管理這國家,怎么來讓自己成為世界的、國家的主人,怎么來負責任?

怎么來掙養(yǎng)老金?假如爸爸媽媽在敬老院里、在醫(yī)院里躺著,你說這時候你要來護理,你沒空。你要找保姆嗎?你沒錢。你就很費勁。你不可能說,爸媽躺那兒,只是中風歪著嘴說不了話,你就周游列國去了,不可能的事兒。

孩子一聽,確實是,“我再灑脫,我不可能讓我媽我爸在那歪著流口水不吃飯,我就玩去了,讓他們餓死,不可能”。我就說,這個國家需要你們,我們需要你們去學高科技,創(chuàng)造價值,將來不僅也養(yǎng)活父母,養(yǎng)活自己,還要養(yǎng)活國家,這樣的話你才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環(huán)境里。

好多寶寶覺得是不是特別像聽黨課,但是我經(jīng)常這么講完,以后讓寶寶懂得,出了辦公室,就跟家長說他明白了。家長就說,怎么就跟你談一次,他就好多了。可能家長以前只是說,你好好學,你將來要考大學、工作、掙大錢、發(fā)財、生孫子這些事,并沒有談到寶寶真正的價值是什么。

還有人與人,我剛才說的是人與己,人如何悅納自己,第二就是人和他人的關系,如果你和他人沒有協(xié)作關系,沒有去接納他人,沒有和他建立起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協(xié)作、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關系,你將來就會非常的孤獨、寂寞。

即使你很成功,你也會很孤獨,為什么?因為你沒有人際關系,因為快樂不只是來自于成功、金錢、地位,當達到了一定的衣食無憂之后,你的快樂來自于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沒有良好人際關系,你就感受不到快樂和美好。

還有人與地的關系,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適應環(huán)境,還要保護環(huán)境,還要去珍惜環(huán)境,我們才能長久的生存,還有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人與整個世界的關系,甚至是人與宇宙的關系。這些關系的正確處理和負責任地管理好,它決定了我們所有人的幸福。

生命是什么?人的生命有生理屬性,還有社會屬性,還有精神屬性,也就是說它是由生理、心理、精神組成的。

比如孔子已經(jīng)離開我們好幾千年了,他的精神還在嗎?他的靈魂還在嗎?你相信有靈魂嗎?他的靈魂就在論語里,就是他的思想,他的精神。

如果你想讓你的精神永存,就要留下你的精神遺產,這些遺產是你的智慧,能夠讓大家接受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能夠分享、能夠傳播、能夠傳承下去。

一個老師或者是一個學者,或者一個知識分子,或者是一個匠人,他傳承什么?他為什么要這么認真地去做,認認真真去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他覺得,生命是有價值的。

因為人活著不僅有肉體的生理屬性,還有社會屬性,和他人一起活著,并且還有靈魂、精神猶存,他的思想,他影響別人的那些大家能夠接受的、能夠長存的、經(jīng)典的一些東西,這都是生命的組成。

生命教育是幫助人們去直面生死問題,同時還要珍惜生命。另外還要正確的處理好我和自己、我和他人、我和環(huán)境、我和社會、我和大自然的關系。

今天我們講的話題是如何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第1個內容是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存在,遠離危險。你看我們現(xiàn)在有抖音以后,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莽撞的人把特別大的鞭炮扔到井里,把井蓋蓋上,“嘣”一下,他和周圍三個人都崩傷了,嚴重受傷,這就是沒有遠離危險。不僅不遠離,自己給自己招來危險。

當一個人幼小時,會充滿好奇,他要去探索,想玩玩這兒,想摸一摸那兒,想翻窗戶,他不知道危險。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從小引導寶寶,要知道自己很重要,哪里不能去,而且要做好防護,不能玩火,不能玩刀,不能去摸電門,不能翻窗戶,而且有了孩子以后,窗戶一定有護欄一定要關好!

我記得美國有個法律,就是寶寶在12歲之前不得被單獨留在家中,如果你要出去,一定要讓別人,哪怕是大學生、打工的、保姆、親戚、鄰居來看著你家孩子,不能說你就出去一會,小孩摔著了。

這也屬于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那也就說,生命教育包含了成人如何保護孩子安全。我見過一個家長帶寶寶到我這來,寶寶很大一塊燒傷的傷疤。我忍不住問,寶寶的傷疤哪來的。原來是抱著寶寶倒開水,一手抱著寶寶,一手倒水,寶寶往后一仰就燙著了。

不能把寶寶放在床上嗎?放到小車里,哪怕放到地上呢?水沸一會能浪費多少?還有寶寶在地面上走,地上放一大鍋油、一大鍋水,你說寶寶哪知道,于是危險就來了。好多家長都缺心眼,缺乏安全意識,這個也屬于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就是要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要鍛煉孩子的人際關系能力。因為孩子3~8歲是人際關系能力的關鍵期,但這時候很多家長讓孩子彈鋼琴、學外語等等,如果你的寶寶再過了關鍵期以后,再培養(yǎng)他的人際關系,可能他會變得比較笨拙,比較孤僻,還比較幼稚。

在3~8歲這階段,甚至更早,比如剛出生以后,寶寶就特別喜歡跟別的小朋友在一起,家里如果來個小朋友,他雖然不會說話,就一直看,而且他要跟人家玩。

再大一點會走路了以后,他就喜歡跟著別人屁股后邊,就跟屁蟲似的,要去跟別人玩。這個時候我們現(xiàn)在的家長就生怕孩子在那浪費時間,就覺得這種玩特別沒意義。玩土、玩沙子、跟小朋友一起在外面瘋跑,家長覺得無意義,給孩子聽音樂、外語什么的。

現(xiàn)在研究發(fā)現(xiàn),過早的學外語,過早的給孩子聽電子東西,會導致孩子語言障礙和自閉癥。因為孩子自閉,就是他不和別人交往,他不和你有溝通和交流,你從小你要想培養(yǎng)孩子正常的說話的能力,語言能力、交往能力,不是一個自我關閉的孩子。

請你不要那么早的去往里灌輸高端知識,請讓它自由自在的去正常的玩兒,這個玩不是跟電視機玩,跟一個iPad玩兒,跟一個手機玩,在吃飯還要放著什么道可道非常道,人之初性本善,簡直太可怕了。

我見過嬰兒,家長給他放詩經(jīng),寶寶一聽,寶寶就是安靜了,就是聽傻了,因為事先給他灌輸他會消化不良的,灌輸那些高端的知識,它消化不良理解不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寶寶能理解嗎? 對吧?一般人沒有學古文還理解不了是吧?

這時候的寶寶就會煩躁,就會哭,就會焦躁不安。有一天家長給我放一個小視頻,寶寶就半夜醒了,每天半夜醒來,就哭,無理取鬧,要求要一包餐巾紙,就一直在揪,他媽媽,就怎么哄寶寶也哄不了。

我說你們家是不是睡前聽故事,對,我們從小到大只睡前聽故事,睡前聽外語睡前聽古詩,才兩歲的寶寶。如果你要睡前給他說點什么的話,這是哈佛心理學家最新研究的,多跟寶寶聊天。

越聊天寶寶越智商高,不要單向往里灌輸,不是往里古典音樂、外語,古詩等等這些東西,這些會導致寶寶會出現(xiàn)一大堆的情緒問題,這是我們要注意寶寶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而且不要不科學進行早教,導致寶寶出現(xiàn)自閉形象,語言發(fā)育遲緩,甚至智力發(fā)育遲緩,影響孩子智商。

首先是他要感知這個世界,他要去行動,它要多運動,他多和小朋友交往,他要去表達,他能夠去說我生氣了,我餓了,我都想念你了等等是他的情商,都要去陪伴他,這個都去培養(yǎng)他。

第三,要鼓勵幼兒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積極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對孩子生命教育的任務,當你能夠培養(yǎng)你的孩子會做飯、會打掃衛(wèi)生、會收拾書包,會自己完成作業(yè),什么東西能非常的淡定和非常的堅強,你就越來越能撒手。

家長說,我孩子都五年級了,還要陪讀,正常嗎?不正常,這個不正常的,是由于你在小的時候無微不至的照顧他。我見過還有四年級的還在喂飯,還有14歲的在給孩子擦擦屁股,多可怕是吧!

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就是你沒有讓孩子有一個正常的完整的生命能力,他活不下去,你不去培養(yǎng)他這個能力,他怎么活下去是吧?他將來遇到困難以后他會自殺,為什么?太艱難了,天吶,要上班要照顧父母,父母還突然生病了,住院了,我還得給他們送飯,還得做飯,我還得怎么樣,他不活了。

你從小沒有養(yǎng)成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將來會害他,因為他覺得活下去太累了。我見過有的人說活著也真累,你比方說剛才一個人問問題,說我們家人都不焦慮,就我焦慮,我活得很累。

我問現(xiàn)在你干什么了? 您是挑擔了還是擔水了,您還是劈柴了,你是每天怎么挖煤了,你什么也沒干,你就是在這個環(huán)境下你就受不了了,你太累了,下一步你可能就覺得這在家呆不下去了。如果像心理醫(yī)生,我天天面對那些焦慮的人,你說怎么辦?是吧?

這是一個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你可能從小培養(yǎng)的是他做飯,但是他長大的可能是生存,你從小培養(yǎng)他可能是他單獨給為家里洗衣服,她長大可能是他能夠解決別人的困難,我們現(xiàn)在看都是小事做起,都是洗衣服、做飯、打掃衛(wèi)生,但是我們可能孩子長大了以后,這都小菜兒,有人問你說楊老師你做飯你覺得累不累?

有時候問楊老師你去頤和園拍照片太辛苦了,天吶,我玩我有什么辛苦呢,我給自己做飯,我有什么累對吧?而且做飯雖然是很繁瑣,其實樂在其中,而且在繁瑣當中我能忘掉一切,我就把病人給我裝的垃圾,通過做飯通過攝影我就忘掉了。

這是生活自理能力,還有家長給從小培養(yǎng)的勞動能力,帶給孩子的生命的一種活下去的技能,家長一定要知道它背后的意義。

還有幼兒生命,對于孩子來說,生命教育的內容包含了剛才我們講過了,寶寶在4~5歲的時候,他會說人會死嗎?6~7歲的時候他會問我從哪里來?

這時候你千不要說垃圾桶撿的、要飯的給的,你要正確的給他回答,你是媽媽生的,大約他9歲左右的時候,他會問爸爸是干嘛的?這時候因為你可能不好意思來說明白。

這時候你可以家里準備一個醫(yī)學掛圖,我們經(jīng)常看見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就是針灸,這一學人體掛圖,他就會講到了人的系統(tǒng),比方說人的呼吸系統(tǒng)、人的消化系統(tǒng),人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繁殖系統(tǒng)。

當時我就給我們家小孩9歲的時候,我就講過爸爸的身體,媽媽的身體,他們相愛了,結婚了,為了繁殖后代,他們要做哪些事情,小孩聽完了以后就傻了,你知道嗎?

他說你們?yōu)榱松腋蛇@么惡心的事,我說這怎么是惡心的,是崇高的事,我說你長大了以后,你大約十幾歲的時候你就擁有這個功能,但是如果你不注意管理好自己,你早戀了,你還導致別人懷孕了,你可能就要去撫養(yǎng)這個寶寶。

他說我不會這樣做的,那樣太不負責任了。我一定要結婚以后再生孩子,我工作了以后能怎么樣?我在生孩子,我記得四五歲的時候,他問人會死嗎?我就講大樹的原理以后,他說我將來要生好多孩子,還給自己的孩子起了名字,特逗,他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給我的孫子已經(jīng)起完名字了,可愛極了。

等到9歲的時候,他就說我還是少生點,我有點養(yǎng)不活,他就決定就生一個兩個這樣。你看你的教育,它包含了讓孩子能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是循環(huán)的,并且讓他理解了生命的結合,生命的產生。

我還記得當時這個書上寫的,孩子在4歲的時候,他會對生命起源非常感興趣,這時候我們就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里頭就有一個生命的起源,有一個真正的胚胎,就給他講,你看,你小的時候,在媽媽肚子里就是這個樣子的,小孩一點不害怕,因為他好奇,他就會看小細胞,一點長大變成胚胎,到最后胚胎人越來越老了,就出現(xiàn)了一個尸體,一個干尸躺在,我看他害不害怕。

寶寶小的時候是不怕的,因為他小,他沒有經(jīng)歷過死亡。他對尸體的生殖器就開始描述,就描述長成什么樣,周圍的人捂著耳朵捂著臉就跑了,他就看著我,我當時也想跑,或者想捂他嘴,我馬上想到如果捂他嘴的話,他以后就使勁說,我這塊就很淡定,他說完以后我說你說的對,你長大也會身體各方面都發(fā)育成這么大的,他一看挺沒勁的,接著往下走就過去了。

我們要注意寶寶在這么大的時候就好奇,他會感興趣,我們要注意這個階段,我們可以帶寶寶去參觀自然博物館生命的起源,也可以種些小花、小草,澆水、施肥,也可以養(yǎng)些小寵物。

我孩子一開始養(yǎng)的是個小烏龜,還養(yǎng)個小金魚,沒想到他等到認字以后,6~7歲時候他就查資料,他說媽媽咱們放生,他說資料上寫的小金魚養(yǎng)過時間長了以后,他們就看不見了,他們就瞎了。因為他生活的環(huán)境太小了。

我說咱們以后再也不養(yǎng)小金魚了,咱們也不養(yǎng)小烏龜,咱們就讓他這個字在大自然里頭自然的生長。有一次我們帶小朋友在野外,他就看見那小蝌蚪再觀察,別的小朋友就特別想把小蝌蚪放到瓶子里帶回家。

我們家這個說不能帶小蝌蚪,它媽媽會找不著它的,他非常關愛,那小孩一聽一愣就覺得有道理是吧?我覺得因為家長可能希望科學教育,就是我們把小蝌蚪拿回家去觀察,這小蝌蚪死了,再撈一個,死了再撈一個。

有個小孩觀察小雞小鴨,觀察完了以后就捏,一天捏死5個,姥姥再買5個小雞,讓他捏死。結果小孩到了幼兒園以后就掐別人,他在家里掐小雞,到幼兒園后又掐別人,因為在家里慣的,沒有教會他關愛他人,他根本體會不到小雞小鴨子也會疼痛的,也會痛苦的,他沒有。

我記得有個小朋友就看到一個小蜥蜴,他就想把小蜥蜴帶回家,這時候我們家小孩就說,小蜥蜴的媽媽會找他的,那小孩說“不對,小蜥蜴是獨自生活的,生下來以后就自己生活,根本就不需要媽媽。”

當時我們家小孩就愣那了,怎么辦?而且小朋友還準備把小蜥蜴的尾巴給揪斷,看它會不會自己再長出一個新尾巴來,這些都是科學的書上講,科學和人文這兩個是怎么結合的?

科學的讓你觀察動物,甚至是還給你講它的尾巴斷了以后會長起來,小孩好奇,他就會來揪尾巴,但是人文關懷會就講到小蜥蜴是會疼的,從小我就跟寶寶說,我說小蜥蜴的媽媽不找他,小蜥蜴的媳婦要找他。他說“好吧我放了他,小蜥蜴怕媳婦。”

好,我們用人和小動物的關系,生命的關愛、關懷,來幫助寶寶來去學會關愛生命,就像關愛自己一樣。我看過國外的一個消息,就說如果寶寶他揪小兔子的毛或者揪小貓咪的毛,你可以就揪他的頭發(fā),揪寶寶的頭發(fā),讓他體會一下貓有多疼,兔子有多疼,這是通情和共情的一個方式。

第三,生命教育的內容就要學會自我保護,比如,我們要教會孩子一人在家怎么辦?

你知道狼外婆的故事,其實從小就講,是吧?還有什么狼來了也是:你不能撒謊,當有危險的時候別人才能信任你。

自己在家怎么辦?遇到危險怎么辦?怎么求助于別人?著火怎么辦?從小要教孩子游泳,有的小孩都很大,不會游泳,我說游泳為了將來你不至于別人要救你,你要被淹死,別人還要怎么樣?

我見過有一個挺大個子的小學生,他已經(jīng)五年級了,他說“我抑郁了,因為我的同學,我周圍的人都說,你怎么不去死”。天吶,誰還這么說話,怎么這么說寶寶呢!我說“那發(fā)生了什么事兒,他們這么說。”

他說“我上學的路上淘氣,我就蹦跳,我就大鬧,我還不會游泳,我就一不小心掉到水庫里了,結果那個同學就為了救我淹死了,而這個就我同學是全校成績最好的孩子,我是成績最差的孩子,別人就說你怎么不去死。”

我一聽都愣了,一方面我認為這家伙這很棘手,你為什么淘氣?我心里想說的是因為你淘氣,因為你不去規(guī)避危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還搭上了別人的命。

當然我的解釋是說,首先你要理解人家,別人為你奉獻了生命,你是怎么想的?你不能說你現(xiàn)在很難受,我現(xiàn)在想讓你想一想他和他的家人的心情,再一個你有什么責任是吧?

你只知道你現(xiàn)在很痛苦,但是你沒有想到她的原因和你的責任,你有什么責任,是吧?小孩點點頭。你想,每當一個人在責怪別人的時候,一想到自己的責任,他就好多了。

有人就說我真是瞎了眼,我找了個對象,又懶又饞,又不干家務。我說“你當時怎么找的?你談戀愛談多長時間?”她說“28天,我懶得談,我就盡快趕緊結婚了。”天吶,賴誰呢,你自己也不好好了解,你平時在其他方面斤斤計較,在找對象方面就沒有精力來計較了,沒能量了。

其他方面,買個東西貨比8家,能量都用來去斤斤計較了,等到你找對象了,沒精力了,沒腦系胞了,我一說這個東西,他再不抱怨,為什么?他自己的責任。

我們用這個方式來幫助寶寶,從小一定要注意的就是你有責任保護自己的安全,其實也是在保護別人的安全。你比方說我們疫情期間,我們保護好自己,不去亂跑,不去聚餐,不去到處不戴口罩、亂噴,你不就保護了自己也保護別人嗎?

因為你生病了也很難受,別人生病大家都沒有醫(yī)療資源了,大家得多難受,有的人就說我就不帶什么的,這些我們就說對自己不負責任,從小的生命教育沒有做好,好吧?

第四,要善待生命,要幫助孩子從小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是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就是在幫助我們自己,因為它會有一天會落到我們身上。

我見過有一個在海外學習的華人,他已經(jīng)在美國呆了很長時間了,他儼然已經(jīng)把自己當成一個美國人或者國際人了,他每次說話都是居高臨下,國人什么的等等,他會用這樣的方式說話。

其實當你在用這種心態(tài)來對待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都不尊重自己的祖國,別人也不會尊重你。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你無動于衷的時候,別人對你的危難也會無動于衷。

一個哲學家說的好,我是在以色列的一個歷史博物館看到的。一開始其實最早之前猶太人受到排擠的時候,他們是沒有抱團的,受到迫害了還是沒有意識,直到就生命開始消亡了,有一些要仁人志士才想起來,才覺得我們應該抱團,應該讓我們的生命傳承下去,我們應該立國等等。

人在從小就要學會,他們要教會孩子們要學會互相幫助,因為我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自私自利。越來越多的孩子自私自利,做的事情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還有不為未來負責,只考慮眼前,不珍惜生命,不珍惜健康。

有一些生活的壞習慣,甚至你比方說特別冷的天,他穿特別少,為什么?因為這樣才好看。冬天不穿秋褲,到老了肯定膝蓋酸痛,因為咱很多地方暖氣不足,你不是說在美國它屋子里熱得要死,你穿上秋褲就幫我身上了,咱這不是,別為了臭美,為了時尚,就怎么樣?

有一個小孩是說在考試之前發(fā)抖,這是一個高三的學生,我說你需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鍛煉,因為你一直在學習,你就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衰弱的表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恍惚,記憶力下降,甚至還出現(xiàn)緊張的時候發(fā)抖。

他說我沒有時間,我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我說你都發(fā)抖了,怎么學習?他說我成績不好,我還要好身體干嘛?他的價值觀是如果我沒有考第一,如果我沒有考上名牌大學,我不如死去,我就活著沒用,他就會覺得他一定要考上好大學。

我說你做到了不發(fā)抖了,精力旺盛了,供氧充足了,你才能考到好成績,即使你沒有上名牌大學,但是你也盡力了,你現(xiàn)在是沒法盡力,因為你在發(fā)抖,你肯定粗心大意,對吧?

你看這是不同的生命教育,當時就是她媽媽陪她來的,她媽媽也傻了,因為他們家從小教育學習考上名牌大學方面,從來沒有人去強調,其實健康應該是更重要的,人首先得活著。

我見過有一個清華的博士,有一年因故沒有評上高級職稱,愛人是產后抑郁癥,跟他吵架,他丈母娘挑唆的他還離婚了,并且還導致了不讓他看孩子,他想自殺。

他的同學勸他說你自殺之前看一下楊大夫,我說你看大學里,每個部門每年都有名額,每年都有評高級職稱名額,但是你得怎么樣?你首先得活到明年,你今年死了,你明年怎么評?

你今天死去,明年怎么辦?評誰去是吧?你一定得頑強的活到明年是吧?而且你今年不是你老婆跟你離婚了嗎?到明年你先評你的職稱,你首先得頑強的活著,您是博士畢業(yè),只要你三篇論文合格,你明年就肯定談好了,今年是有點任務,明年就沒問題了,明年沒問題以后評上職稱,排隊,分房子漲工資,這時候我告訴你丈母娘肯定來找你,為什么?

因為那寶寶到兩歲了,要上幼兒園了,如果你倆復婚或者孩子歸你那,寶寶就能上清華幼兒園,將來就上清華附小,清華附中就上學就容易多了,你先完成這個任務。

你別同時想我失去了什么,我也沒有職稱了,我也沒有老婆了,我也沒有孩子了,我也沒有家庭了,我死去。留得青山在——就是你的命,你不愁沒柴燒,本來博士學位已經(jīng)拿到了,就是個時間的問題。

我說,要不然你就吃藥,要不然就每天跑20公里給自己跑傻了算了。你說我有點累,我說你這樣你連死都怕你應該不怕跑,你就先跑一公里,兩公里,5公里,8公里,10公里,20公里,直到你跑的大汗淋漓,非常快樂是吧?

你每天就堅持跑,睡眠也好,吃得香睡得著是吧?這時候你就把你的論文再好好的順一順,就等待明年來臨,自然能評上職稱,果真就是這樣的一步一步解決。

現(xiàn)在你正在忙著準備評職稱,如果你的丈母娘來找你來了,你先等一等,你一個時間就先完成一件事,一件事一件完成,這樣的話你不至于就崩潰了。

你比方說你現(xiàn)在注意力集中在跑步上,你肯定能做,你腿能往前邁吧?完了你論文早就寫完了,你就只是在準備等一等不就完了是吧?下面就越來越順理成章了,是吧?他就完全解決了。

安弗雷德研究顯示寶寶從小到大會經(jīng)歷幾個時期, 0~1歲,口欲期,這時候他的欲望是吸吮,吃手喝奶吐泡泡,嘔吐,不滿意了就吐出來。

你發(fā)現(xiàn)寶寶吐奶的時候你不要緊張,他有的時候可能是緊張了或者不高興,或者你沒有安撫好,他就咕嘟咕嘟就吐出來了,吐完之后一定要給他把嗝打出來,還要拍一拍,慢慢的放下。

1~3歲就是肛門期,這時候是訓練大小便的時期,這個時期他是用排便來表達他的情緒。

最關鍵的是3~5歲是生殖器期,這個時期它容易去玩性有關的游戲,比方說打針,其實他想看別的寶寶的小屁股是吧?這個時期在過去都是穿開襠褲的,我也能看到你的屁股,你也能看到我的屁股。

其實這個時期是因為他有好奇心,他要去觀察我和他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小男孩要站著撒尿,小女孩要蹲著撒尿等等說,就這些問題都是3~5歲的時候出現(xiàn)的。

現(xiàn)在都不穿襠褲,寶寶就兜紙尿褲,寶寶也沒有機會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小屁屁,是吧?這個時候按照心理學家的研究,3~5歲,是生殖期,寶寶都會對自己或他人的生殖器感興趣。

如果你從來沒讓他見過,他就會變得賊兮兮的,將來他就會很壓抑,他就會一直想窺探,有的可以偷看別人洗澡,偷看別人上廁所等等的。在小孩5歲之前或者最晚到7歲之前,爸爸和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洗澡,讓他見過人體,見著胳膊和哪兒是一樣的,都是人體是吧?

寶寶在14歲之前是沒有性的概念的,家長自己不必多慮,說七歲之前和寶寶洗澡,寶寶會不會變得很流氓,你放心,那是你腦子里想多了,寶寶在7歲之前,男孩上女廁所,女孩上男廁所會不會怎么樣?

沒事,幼兒園不分男女廁所非常正常,這是因為他在上學之前他可以這樣,他就是看到了或者不小心摸別人小屁股一把,這個階段屬于正常,家長不能說,尤其女孩家長受不了,打男孩,男孩家長特別委屈,打寶寶。

寶寶在他小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它的年齡階段和它的欲望的需要,如果你沒有滿足他的欲望,他就會壓抑,長大了以后就變成性變態(tài)。3~5歲沒有過好,變得壓抑的話,長大了以后會變得什么易裝癖,要去偷別人東西,盜竊癖,偷窺暴露癖等等這些我們說的變態(tài)的人格障礙。

比方說寶寶在這階段,他可能特別感興趣你的長頭發(fā),你就讓他玩夠。他好奇想玩你的衛(wèi)生巾,來拿著一包玩,你讓他玩,一會兒就不好玩了是吧?

比如說寶寶愛穿內衣是吧?你就讓他穿出去溜達一圈,太難看了,他自己就知道是吧?寶寶洗完澡以后光屁股在家里亂溜達,你就說好,咱把窗戶打開,讓你同學們來參觀一下。他自己就知道趕緊關窗了。

如果你讓你的寶寶玩水、玩土,戶外活動夠了,和爸爸媽媽一起洗澡的機會也夠了,也就見多不怪了,如果寶寶一激動就摸自己的生殖器,可能還夾腿,還有趴著喘氣。

家長不要著急,在這個階段3~5歲它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因為他正在發(fā)育身體的某個器官,這時候我們叫他怎么樣?騎羊角球、騎馬、游泳,因為游蛙泳他就夾腿,游完以后,你完了還夾腿嗎?還有勁夾腿嗎,那腿都夾累了是吧?

還可以讓寶寶騎羊角球,我們叫觸覺訓練,這些都是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一階段,而不是去訓斥他,訓斥了以后就會壓抑,壓抑以后將來就會變態(tài),長大了以后還可能出現(xiàn)什么陽痿,婚姻障礙就來了。我們在寶寶小的時候要正確引導,根據(jù)科學規(guī)律。

到了5~12歲的就是戀父戀母期,這決定了他和異性的關系,如果說女兒比較怕爸爸的話,將來他會怕男性,如果兒子比較怕媽媽的話,它就會怕女性!

如果是母親特別溺愛兒子的話,兒子長大以后對女性也會過度地提要求,你就應該讓著我,你應該為我服務等等。

到青春期的時候,就從愛自己到愛別人,整個過程是從愛自己,到愛自己的手,愛自己排便,愛自己身體某一部位,爸爸媽媽,到愛自己的同學,到愛別人,到愛世界,愛人類,愛工作,愛事業(yè),人類的愛是從自我走向外界,從小我到一個大我。

我們要幫助寶寶從愛自己的東西到能夠跟別人分享,從特別自愛、自私自利到能夠去關愛他人,這樣的話,他將來的生活道路會越走越順暢,

到了十三四歲的寶寶就會出現(xiàn),我將向何處去?他的人生目標,它要建立自我意識、自尊心、人際關系、理想、責任心,到25歲他要找到我在社會中的位置,成為能夠自理自立有用的人,能夠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對社會有所奉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362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013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346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21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46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34評論 1 325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85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67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31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7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58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2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86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1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56評論 1 29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93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34評論 2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