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關注到幸福進化俱樂部實屬偶然中的必然,《讓未來現在就來》里,六神說:你若努力,全世界都會為你制造機會。我把這句話做為了我每日晨間日記的第一句。
我花了半年的時間,一路磕磕絆絆,從對人生迷茫,沒有主見,自我否定,逐漸到尋求改變。這期間我學東學西,重拾了書本,參加各種訓練營,學了時間管理、學了知識管理,收獲確實不少,但讓我心里總有不滿意的地方是:我似乎一直處在凌亂之中,我知道很多事情是要靠養成習慣來提升的,可我想養成的習慣太多了,簡直無從下手。
我學了時間管理,所以我知道要聚焦要事,從一件小事做起,那么這第一件小事就是早起。從今年4月底,我啟動了我的早起計劃,中間也是幾度停停走走,現在三個月了,我已經可以在凌晨五點鐘自然的醒來了,并且很享受早上一個人的時光,這段時間里我跑步或瑜伽,寫晨間日記,給家人做早飯,看我想看的書。
可我內心的焦慮依然存在,就是我還想做很多的事情,可是這些事太過散亂,比如目標、計劃、行動,以及這三者之間如何切合,還有知識管理,個人技能提升等等,我隱約覺得這些事情之間應該存在一種系統,所以我關注著朝夕日歷及千聊中推的有關個人成長的微課。終于,我機緣巧合的聽了一場關于李參老師的知識管理課程后,認識到了幸福進化俱樂部以及易仁永澄老師。在有了一些淺淺的了解后,我覺得,這應該就是我想要找的老師了,果斷報名了海比特初級訓練營,準備領略下大師的風采。
說實話,這是我完整聽的易仁永澄老師講的第一堂課有關習慣的課,結果是顛覆性的,完全否定了之前我對于習慣的看法。
先上一張課程導圖:
習慣為什么重要呢?
老師在這里并沒有說一些雞湯文,直接上干貨。不得不說,易仁永澄老師是本質導向的專家,上來就上本質。
道——個人成長 ,是為了實現價值積累。
術——自我管理,是一種投入成本來實現價值積累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投入成本比較大,也就是會比較辛苦。
器——習慣養成,這是一種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手段。一旦養成了一些必要的習慣,就會促使自我管理快速進步,從而使價值積累快速實現,當要做的事情成為自然而然的習慣后,一切So easy!
那么問題來了,
為什么習慣那么重要,你卻沒有養成呢?
?打臉N+1。。。。中
如果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我懶,我沒有毅力,我就是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并且我媽媽也是,所以,或許是遺傳??曾經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別問是誰辣)也對我下過這樣的定語:“你就是個沒有毅力的人!”覺得不夠給力,還再補一刀:“你一輩子都是一個沒有毅力的人!!”
所以,這就是答案嗎?看起來是,又好像不是!
老師的本質答案立刻拋了過來,一個模型搞定——TMBRT模型,就是這么牛!這里套一下老師的PPT,我確實不會畫。
首先是動機,動機為嘛是一頭大象嘞?這是源自一本書:《象與騎象人》,作者是喬納森·海特,美國的一個心理學博士。
他的理論是:人類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頭桀傲不馴的大象,象征著人的感性思維;而另一半則是像是一個理智的騎象人。這兩個分裂的部份,造成人們常陷與理智與非理智的思想爭戰中。
有了動機,我們就會產生相應的行為,如果這種行為使我們得到了獎勵,動機被滿足了,就會產生一個相應的觸發器,激發我們接著去做這件事,如果再次得到獎勵,這個觸發器會變得更加敏銳,我們就更加想要去做這件事。
所以依據這個模型,我們就可以輕松的找出導致我們行為——養成習慣失敗的根本原因。
一、動機
堅持有壓力、意義不明確、方向不穩定、難度有些大。
艾瑪,我以為習慣完全靠個人堅持?
我在學習的論壇里打卡記錄自己學習的時候,經常有朋友各種加油打氣:堅持,你一定可以的!然并卵。。。。 雖然我不喜歡聽到堅持這個詞,可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語句。
其實是有這么一句很棒的話的:
用“安靜而持續的投入”替代“堅持”!
同時,我們可以用小步快跑的方式來解決不能堅持的問題。
我覺得,這個應該就是所謂的心智開啟,我們或許會覺得:哎呀起床簡直是反人類的,給自己整得那么痛苦干嘛,我最喜歡的瑜伽姿勢就是躺。。。忽然有一天,我們在某種刺激下,會覺得我必須要早起了,沒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擋我,究竟怎么產生這個改變的,應該就是在動機里找 原因。
二、行為
計劃不漸進、規律未掌握、風險不防范。
我早起就是一個例子,本來是七點半起床的,我有一天把表定到了五點,一天沒成功,第二天還沒成功,第三天、第四天,我想我應該是堅持不了的了。后來我改到了七點、六點半、五點四十、五點二十,問題就解決了。期間因為有段時間寶寶生病,晚上沒怎么睡,結果就又變成七點半起床了,這時候我又被嘲笑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已經有了動力,我相信我還可以早起,并且一直期待著,所以待精力狀態調整好,我再次回到了五點起床,并頗為享受。
三、獎勵
反饋不及時、被獎勵所傷。
我可能對自己比較狠,沒有運用過獎勵機制,不過聽老師這么一說,獎勵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自己養成習慣的本質,不要變成了為獎勵而做事情,就本末倒置了。
四、觸發器
沒有觸發器、觸發器很凌亂、觸發器無效。
這個理解起來就是要有節奏感,產生自己的觸發器,這個正是我現在缺失的,待訓練營開啟了,我要解決這個問題。
重磅工具來了
思維編程工具——筆記本+【if—then】
我所理解的,就是在自己理性的狀態時,找一個筆記本,寫下類似這樣的句式:如果我要看電視,那么我就先去看本書。
這樣在大象想要亂跑的時候,我們就看一看自己的小本本,先去看本書,然后高高興興的看一會兒電視。
那么我想問,如果電視看過了,怎么辦,我經常有這樣的問題,雖然我好久不看電視了,不是不想看,而是因為我控制不住時間,所以為了防止自己看太久影響正事,干脆就不看。
期待將要開始的海比特訓練營,能對以上問題有深入的了解,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