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就看到過這么一段話,不知道真假,但是這段話讓我成長的過程中得益良多。
“人的這一生會遇到八百二十六萬三千五百六十三人,會打招呼的是三萬九千七百七十八人,會和三千六百一十九人熟悉,會和兩百七十五人親近。”
這話的出處不詳,作者未知,可信度未知。畢竟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每天在網絡上遇見的人,可能比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周所遇見的人要多得多。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并沒有數(shù)據(jù)支持。
我要說的是,人與人的相遇,難道不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嗎?
本來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了交集,在彼此的人生里留下一點痕跡,成為匆匆過客。
在他們中間,有人成了你的老師同學、左鄰右舍、上司同事,有人成了你的親人、愛人、友人,還有的人和你最終反目成仇形同陌路。
這是最讓我覺得奇妙之處。你永遠無法知道今天早上和你擦肩而過的路人,在晚上會不會就成了你這輩子都無法舍離的那個重要的人。
基于這個原因,讓我對身邊的人總是懷有一種尊敬之意,哪怕他的為人處事可能并不是我所認同的,但我依然會尊重他。
因為我確實不知道,會不會有哪一天,他就突然成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人。這話似乎有點功利色彩。但是沒關系,這是我個人的交友態(tài)度。
我會盡可能的觀察我所遇見的人。
他們的容貌、穿著打扮、行為舉止……無一不是讓我好奇的地方。
這好像在讀一本書。
青少年像漫畫書。簡單易懂,富有童趣,卻沒有什么內涵。和他們相處,你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蹦蹦跳跳就過去了一天。他們永遠充滿活力,
青年人像勵志小說。打雞血,容易頭腦發(fā)熱,但也有著其他年齡段無法比擬的勇氣和動力。而且他們很有想法,樂于接受新事物,也樂意從失敗挫折中卷土重來再戰(zhàn)江湖。你得時刻忍耐性子,不要和他們爭辯,因為這不會有任何結果。
中年人像傳記,忙著四處宣揚著自己前半生的種種,或成功或失敗,或驕傲或后悔。在聽的時候拋去一定水分,剩下的一些干貨足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老年人則像歷史書。前塵舊事,歷歷在目,你哪怕從中抽取一本來讀,不僅可以收獲一個時代的興衰沉浮,還可以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一直在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人心。不管什么時代,人心一直沒變。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這話不是我說的。我也說不出這么高深的話。只是我已然忘了是誰說的。就像我遇見的很多人,早已忘記他們的長相,只記得那些發(fā)生在他們身上,讓我記憶深刻的事。刨去表層的遮掩,剩下的才是本質。
那么,從今天開始,讓我慢慢用文字將我所遇見的那些人,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