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吃的,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
喏,就是這張了,大家紛紛問我,這是什么?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早上同時從包里掏出這么一塊黑乎乎的,我還以為是什么黑暗料理,后來經過一番科普,我才知道,這是上海鄉下里當季的一種傳統食物,它叫草頭塌餅。
草頭,是一種野菜,學名叫金花菜,苜蓿(mu xu),它是傳說中的四葉草,一般只有三片小葉子,葉片呈心星,在滬菜系里面,生煸草頭,草頭圈子,酒香草頭都是非常有名氣的菜肴。
立春三月,是草頭普遍上市的季節,草頭的汁液,比其他蔬菜的更加清涼可口,而草頭塌餅就是取用新鮮的草頭和柔軟的糯米粉相糅合,再用當地的菜籽油,煎制而成。
吃之前,放入蒸鍋里蒸一段時間,不一會兒,一股青草的芳香就開始四處彌漫,咬上一口,香糯可口,咸甜鮮嫩。
同事說,城里的人是極少會花精力來做這些的,每到清明前后,鄉下的阿姨們總是抽出些時間來做這樣一道“鄉土時令美食”,把生活在城市里的親戚們都叫回來,在院子里曬著春光,拉著家常,一起分享這份“春天的味道”。
春三月,此謂 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這是《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的一段。
說的是,從立春開始的三個月,陳舊的枝干上長出了新芽,天地間都在呼喚著一種新的生命的誕生,萬物都開始興榮。
立春以后,不妨早點起床,穿著寬松的衣服在庭院里散步,讓頭發自由自在的散落在肩膀上,這時,你會感覺從內心里涌動出一種想法,哎呦,我今年得干點什么,這種發自內心的愿望,就是順應了春天的氣的變化。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大自然永遠在用時節懂得變化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
而我們似乎已經漸漸淡忘了“順應天地”這個詞,吃著反季的蔬果,穿著露腳踝的褲子,在物產豐富的時代里,我們活得越來越粗糙,也越來越麻木了。
如果你愿意,你去看,當下的時節,花兒都開好了,布谷鳥開始唱歌,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野菜搖曳著身姿,正等待著被你采摘。
這蓬勃生發的天地之氣,會讓你不由得充滿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