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后我泡了一杯熱茶,坐在還未收拾的飯桌前雙手托著下巴望著窗外的夜幕,思考人生?一輩子還沒完,拿什么去思考人生。只是懶得收拾眼前的一片狼藉,趁機(jī)發(fā)呆而已。
昨晚凌晨一點(diǎn),以往多是還未入睡,昨晚看書看到十二點(diǎn)就困了,手機(jī)依舊是靜音,一個電話響了49遍,第二天才看到。
第二天早晨,電話的主人又再次打來,“昨晚你睡著了?”
“嗯,睡早了。”我坐在餐桌旁看著孩子們追逐玩耍,漫不經(jīng)心的說道。
“其實(shí)我昨晚是想向你借三千塊,沒打通你電話。”
“急需?現(xiàn)在還要不?”我疑惑的問。
“你真會借我嗎?”電話那頭顯然有所不肯定。
“有急事的話,別說三千,一萬都借給你。”我接著說,“把卡號給我。”
“其實(shí)也不是什么急事,只是昨晚和朋友開玩笑,看看有幾個人能借我錢。”
“那你借到了嗎?”我問。
“嗯,借到了。”
后來有人問我,為什么說的是“別說三千,就算是一萬都借你。”?一般不是應(yīng)該說“別說三千,就算是三萬都借給你。”。這個可以自己思考下。
認(rèn)真想了一下,通訊錄能聯(lián)系的人寥寥可數(shù),如果我急需三千,能借到的幾率又是多少呢?這個問題提出的初衷并不是能不能借到錢,而是人與人的信任度究竟有多少。我不會去問,也不敢,說到底骨子里是自卑的,膽怯的,這個我一直都坦然道出。害怕自己以為的關(guān)系很好只是一廂情愿,害怕某個觸點(diǎn)建立的感情深厚便轟然坍塌。
前些年曾給一位素未謀面的朋友借過錢,她說,問了很多好朋友,都以不同的理由拒絕借錢給她,實(shí)在沒有辦法,才找上我。我是群主,她是群成員,聊過天,我們的關(guān)系,大概如此。交淺無言深,很多人肯定覺得我腦抽了,或許,我真的腦抽,當(dāng)時真的沒想太多,出于信任,也出于不理智中的理智,抱著“大不了當(dāng)丟了錢看清一個人”的想法,不曾想到日后換來了一個好姐姐,如今想來也是一種幸運(yùn)。
關(guān)于那個“六百塊”的故事,有些人是知道的,我不相信緣分天注定,唯相信真心會與真心遇到。我很幼稚,也常被身邊的朋友敲著腦袋說,你這個人就是沒頭腦。我想,到我們這個年紀(jì),最能感動人的往往卻是我們心中的這份幼稚。
早餐:雜糧粥,宇宙最好吃的茶葉蛋,蟹黃湯包(姜絲,香醋),獼猴桃(黃,綠),蘋果,手炒肉松。
沒有菜單,沒有菜譜,沒有健康理論,喜歡吃的,就讓它出現(xiàn)在餐桌上,有時候甚至只是突發(fā)奇想,享受給自己的驚喜。
粥做的很粘稠,方便孩子們吃,哥哥最喜歡的拉絲肉松,做了很多吃到過年。感恩我的家人,成就了現(xiàn)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