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原諒我,剛開始用簡書,還不知道怎么設置段首縮進兩個字符,大家將就著看~多多包涵~)

老屋

前一陣子,家里買了一套新房,裝修需要一大筆錢,銀行貸款是遠遠不夠的,于是,爸爸媽媽打起了賣舊房子的主意。

“什么?要賣了?”我是舍不得的,堅決反對。”

“已經掛到中介那里了,五十萬。”

“才五十萬?開什么玩笑!這里雖然小了點,可好歹是學區房啊,怎么賣那么賤呢?”

“我們這里交通不方便,車都沒處停,要是賣貴了會沒人要的。”媽媽說。

我撫摩著屋子潔白而光滑的墻壁,貼上臉,冰涼冰涼的,靠上耳朵,我聽見,老屋在哭泣。

我家在一條破舊巷子的深處,簡單的三室一廳小而溫暖,小小的暗褐色鐵門坐北朝南,迎接每一輪朝陽。巷子的盡頭是鋪著青石板路的小山。這條巷子叫“書樓巷”,順著巷子往東延伸的岔路走三分鐘,就是本地最好的小學;順著巷子往西延伸的岔路走三分鐘,就是本地最好的高中。它們都是我的母校。每年都有許多家長帶著上學的孩子來書樓巷租住。而我家所在的這棟樓,算得上是學霸輩出,曾經出了好幾個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其中還有一個孩子是理綜單科省狀元。后來,那個孩子搬走了,房主也換了好幾個,房主們都利用這里的好風水招租,在廣告上打上大大的“狀元房出租”這幾個字,被吸引來看房的高中生不計其數,卻再也沒有出過狀元。

這套老屋生于一九九八年,剛住進來的時候,我才剛上托兒所。那時,爸爸媽媽沒有太強的保健意識,抹白的墻壁剛風干,就急著搬了進來,也沒有理會空氣里甲醛刺鼻的味道。每天早晨,我被媽媽送到托兒所,傍晚才被接回家;爸爸那時還沒有從鄉下派出所調到縣公安局工作,也比較少在家;而除了工作時間之外都呆在家里干活的媽媽,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甲醛的危害是可怕的,嚴重的皮膚病開始纏上了向來皮膚白嫩的媽媽,臉上、身上、手臂、手指、腿……到處都長滿了紅紅的小疙瘩。從我記事開始,媽媽就在不停地用藥,甚至每天晚上都戴著一次性手套入睡,以防止抹在手指上的藥膏弄臟了被子。小時候有關家庭旅行的記憶,也大多有關福州、廣州等大城市的皮膚病醫院。

媽媽很苦,但她把這種痛苦變成了一種再平淡不過的習慣,不抱怨、不傾訴,爸爸和我便也覺得無關緊要,并沒有給媽媽過多的關心和安慰。十幾年后,我長大了,媽媽的病才好多了,卻留下了紅紅的毛囊,也還是沒能擺脫每天吃藥、抹藥膏、戴一次性手套睡覺的生活。

這十幾年,媽媽每兩天就會跪著用抹布把老屋的地板擦一遍,仿佛一個虔誠的信徒。客廳的大理石地板干凈得發亮,像一方方溫暖的冰塊,晶瑩剔透。每到暑假,小小的我就會坐在清涼的地上看動畫片。夏日的天氣像個嬌氣的孩子,是隨時要哭的。午后,我常常鉆進房間,躺在媽媽曬過的竹席上,盯著窗子。房間里的木地板映著從窗口撒進來的陽光,像金黃的谷堆在飄香。過了三點,若谷堆不散,我就會和媽媽要三塊錢,坐三輪車去游泳館;若陽光隱去,便有大雨將至,媽媽就會催著我幫忙收衣服、關窗戶。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媽媽發現木頭地板被蛀蟲從里面吃了個空,腳下像踩著餅干一般,酥脆酥脆的。爸爸媽媽一邊埋怨幾年前裝修工人的偷工減料、粗制濫造,一邊張羅起老屋的整修。

那幾個月,老屋里擺滿了新的地板建材,一片狼藉,灰塵漫天。而我們則暫住在外婆家。外婆家離學校比較遠,步行要十五分鐘左右,還要穿過一條窄窄的馬路。那時的我剛開始學過馬路,看到斑馬線就恐懼,總希望能緊緊地攥著媽媽的手一起走。但媽媽為了鍛煉我,執意不送我上學,我只好硬著頭皮緩慢地在斑馬線上挪步。

老屋整修完畢,房間的地面都換上了亮堂堂的金鋼板,嫩黃的木色和新買的小木桌很搭。我坐著寫作業,媽媽則依舊跪著擦地板,鉛筆和紙摩擦的聲音與抹布和地面摩擦的聲音也很搭,偶爾還能聽見媽媽的汗珠跌落的聲音。

但媽媽看起來一點都不累,每當我學習,她就會笑。而我也有不聽話的時候,或者考試考得很差的時候。媽媽總喜歡扯著我的耳朵教訓我,我拼命地哭,哭久了,媽媽又會心疼地安慰我、向我道歉,我一感動又哭了。還記得有一次我頂嘴,媽媽太生氣了,把我的耳垂扯裂了。那種撕裂的疼我現在還記憶猶新,卻被自己滿心歡喜地回味。

現在,常有朋友問我:“你耳垂那么大為什么不打耳洞呢?戴耳釘多好看呀!可惜了。”

我笑著摸摸自己的耳垂,感覺到媽媽手指的溫度。

這個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有幾個人來家里看房,媽媽很開心,覺得老屋終于要賣出去了,終于要有錢花了。但那些顧客對五十萬的價格都搖頭,嫌貴。

“大姐,你看這里離實小和一中都近,正好你的兩個孩子一個念小學、一個念高中嘛,多方便!你看我這離菜市場又那么近,買菜什么的都方便!閑了還能去后面爬山鍛煉身體……”媽媽端上一盤水果,一個勁地安利。

“可是五十萬太貴了呀!你們家隔壁才賣三十幾萬呢!”

“那哪能比啊!隔壁那家裝修的質量哪有我的好!你看我這房子,家具電器什么的都是簇新的!廁所也是前兩年剛重新裝修的!”

“是,你這房子是保養得好,挺干凈敞亮的……可是,這小巷子,汽車都開不上來呢,多不方便呀!五十萬太貴了點吧!”

“哎呀,大姐,你要是圖開車方便,就得去離學校很遠的地方買啦!那孩子上學多不方便!我這套房子條件那么好,你要是不買,會后悔的!”

“我再考慮考慮吧……”

“而且我這房子風水也很好,這棟樓還出過省狀元呢!我女兒讀書也不差啊!我女兒當時在泉州念文科,高考分數比這里縣一中的文科狀元還高了十幾分呢!”

“可是這價錢……唉,我回去再和我老公商量商量吧。”

又過了幾天,我要回學校了。臨行,爸爸媽媽帶我回了趟鄉下的老家,到了卻發現,亮堂堂的瓷磚地面空蕩蕩的,不見奶奶的蹤影,打電話也不接。

“一定是回老屋去了。”爸爸說。

老家的老屋,是距離新房一千米左右的土房子。跨過木門檻,庭院里鋪滿了拳頭大小的圓滾滾的石頭,青的、灰的、黃的、棕的……光腳踩在上面就被咯得疼。老屋的泥墻又厚又高,像黃色的巨人戴著青瓦帽子,安詳地眺望遠方。屋內,枯朽的木梯在腳下咯吱咯吱地響,講述著屬于爺爺奶奶的故事;屋外,果園和魚塘失去了青綠的生機,像奶奶失去了爺爺的陪伴而漸漸黯淡和蒼老的面龐。

“奶奶,我們回新房子吃飯去。”我說。

奶奶蹲在老屋后的一小片姜地里,抬頭對我笑。

爸爸勸過奶奶好幾次,讓她不要再回老屋干農活了,要好好保養身體。可奶奶就是不聽,固執地日日來照看老屋,照看這里的每一寸泥土。

就像一根發繩,用舊了、用斷了,我卻舍不得扔,因為它曾緊貼著我的頭皮,和我的思緒一起翻涌。

眷戀,對過往,對那些溫暖的人、事和情。

無法割舍,對老屋,對那些曾經年輕的、呵護過你的大手。

現在,當我撫摸著那雙拿抹布擦地、為我洗衣做飯、曾狠狠拉扯我耳朵的粗糙的手,我憎恨時間的殘忍無情。

讓我留在老屋吧,因為只有在這里,爸爸媽媽還是年輕力壯的人啊。

落葉,歸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