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英國進化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提出:“我們周圍已知的這樣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宇宙,或許必須遵循某種嚴格的要求……才能產生出一個所有細節都恰到好處的世界,讓生命得以有序進化至頂點——人類?!边@是對人擇原理較早的描述。
1973年:澳大利亞理論天體學家布蘭登?卡特在紀念哥白尼誕生500周年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人擇原理”這個術語。哥白尼原理主張,人類在宇宙中并不占有任何特殊地位。
當時有科學家將哥白尼原理推廣到宇宙,認為在任何大尺度范圍內及任意時間點看來,宇宙在統計學意義上都應該完全相同??ㄌ胤磳@一觀點,他主張:“雖然我們的位置不一定在宇宙中心,但不可避免,我們的地位在某種程度上是特殊的?!?/p>
卡特提出的人擇原理的兩種形式:
弱人擇原理(Weak anthropic principle,WAP,卡特版):“我們必須考慮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必然是特殊的,這樣才與我們作為觀測者而存在的事實相容?!笨ㄌ孛鞔_指出,這里的“位置”不僅指空間中的位置,還包括時間上的位置。
強人擇原理(Strong anthropic principle,SAP,卡特版):“宇宙(以及它所依賴的基本參數)必然允許作為觀測者的生物在某一階段存在于宇宙之中。我思考,因此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最后一句話表明,這里的“必然”是以我們的存在為前提的,因此這種說法是不證自明的事實。
“人擇原理”表明,世界存在的意義是基于人存在這個基本前提,人作為世界的觀察者,賦予了世界以意義。那么,人為什么能賦予世界以意義?
這是因為,人不僅有感知世界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具有對感知到的事物進行理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對事物進行分類、排列、組合,進行概括和抽象形成概念,根據假設進行實驗找尋普遍原理,運用已有經驗結合數學和邏輯工具揭示世界內藏的秘密等,從而賦于世界以意義。
以上所說的后ー種能力源于人的“自我意識”,前ー種能力源于ー種“本能意識”(或許可以這樣稱呼)。生物ー般而言,或多或少都具有“本能意識”,而唯獨人才具有“自我意識”,從而進行邏輯組合和邏輯分析,探索世界的現象和揭示世界的本質或事物發展規律。同時,人還運用理性,發問“我從那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應該干什么”、“我還可以希望什么”等問題,并且通過實踐去尋求答案。
因此,是人賦予了這個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存在)以意義!人的“自我意識”的發展,對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