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成功的核心方法論,簡單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低買高賣。
沒了,沒了!除此之外,真的沒有任何更為重要或者同等重要的方法論了。但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有沒有一種所有人都能做到、都能理解、都可以輕松上手,且只要做到就必然足夠有效的手段呢?還真有
定投策略:定期購買一支(或幾支)成長型股票
假設(shè),基于某種原因,根據(jù)知識與判斷,最終你選擇了某只股票,認定它是一個成長性公司之后,你就可以開始行動了
1設(shè)定一個期限,可以是每周,可以是每月,也可以是每季度
2在每個期限到達時,無視股價的變化,購買相同金額該公司的股票
定投策略的好處是,除了定期且定額購買之外,你什么都不用做。
定投策略的關(guān)鍵不是“定期”,也不是“定額”,甚至不是“長期堅持定投策略”。那么關(guān)鍵在哪里呢?關(guān)鍵在于:
???在開始之前,你通過深入的研究得到了相當(dāng)確定的結(jié)論:這是一家成長性極強的公司。因為----
你的收益=公司成長性*定投策略效用
只有對”成長性極強的公司”采用定投策略,才是不僅有意義,而且具有“倍增效應(yīng)”的做法。更為關(guān)鍵的是,如果這一步做對了,那后面就太省事了-------你甚至不用考慮“退出策略”,因為退出策略很簡單:
??只要公司還在成長,就沒有太大必要退出(或者,沒有必要退出全部)
所謂“成功”,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是對的,即便效率差一點,結(jié)果也是好的,則效率越高,就越倒霉。
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事情上”,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很多人只不過是膚淺地理解定投策略,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定期”和“定額”上,而不是放在“正確地選擇成長性公司”上,所以,那簡單、有效、安全的“策略”,在他們身上也無法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這其實是所有的投資最關(guān)鍵之處:
所有的投資“功課”都是在投資之前完成的。買什么,什么時候買,怎么買,達到什么指標之后賣,怎么賣----------這些都是要在投資之前完成的“功課”,而不是在投資之后再去“補”的“作業(yè)”
“提前做好功課”,“功課是做給自己的”,因為你要用自己的資金去“踐行”,然后要用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去等待“成績”
那么,怎樣找到值得投資的產(chǎn)品呢?建議大家自己動手,不做伸手黨,成為一個遇到問題時能夠默默地找到解決方案的人。
對照笑來老師講的前面講的內(nèi)容,近段時間以來,幣圈正經(jīng)歷一個熊市期。我投資的品種沒有做到完全靠自己的分析,或者說分析的不夠徹底。定額、定期,加上“長期成長性的公司”,三者相輔相成,但找到“長期成長性的公司”卻最為關(guān)鍵。通過復(fù)習(xí),讓自己的頭腦更為清醒,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里。古人云“溫故而知新”,看來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