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資成功的核心方法論,簡單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低買高賣。
2、那些從一開始就想要掙扎著成為“合格投資者”的人,從一開始就要養成“盡量靠自己的習慣”。
3、那,有沒有所有人都能做到,所有人都能理解,所有人都可以輕松上手,只要做到必然足夠有效的手段呢?其實還真有:定投策略。定期等額購買某一支(或某幾支)成長型股票。假設,基于種種原因,根據你的知識與判斷,最終你選擇了某個股票,你認定他是個“成長型公司”,之后你就可以開始行動了:設定一個期限,可以是每周,也可以是每月,也可以是每個季度;每個期限到達之時,無視股價的變化,購買等量金額的該公司股票。定投策略的好處是,除了定期定額購買之外,你什么都不用做。它基本上適用于每一個投資者——因為它是一種樸素的“避險工具”。采用定投策略,相當于確定的捕捉了一段時間里的均價。
4、定投策略的關鍵在于:在開始之前,你通過深入的研究,得到了相當確定的結論:這是一家成長性很強的公司,因為你的收益=公司成長性*定投策略效用。
5、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事上”,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很多人只不過是膚淺的理解定投策略,而后把注意力放在“定期”和“定額”上,而不是放在“正確的選擇成長型公司”上,所以最終那簡單、有效、安全的策略,在他們身上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這事實上是所有投資活動的最關鍵之處:所有的投資功課,都是在投資之前完成的,買什么,什么時候買,怎么賣,達到什么指標后賣,怎么賣……所有這些,都是在投資之前完成的功課,而不是投資之后再去“補作業”……
6、在投資領域里,功課是做給自己的,并且還要在做完之后用自己的資金去“踐行”自己的功課……而后還要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等待那功課的成績。
7、如何才能更大可能的選擇到一個更有可能成長的公司呢?首先這個問題是全世界所有投資者都在苦思冥想的問題;其次這個問題顯然沒有“唯一標準答案”;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是你從此一生都必須研究的問題,活到老,研究到老。即便你已經有了一些“猜想”,“理論”,“定律”,你也要知道他們依然需要不斷打磨不斷驗證不斷修訂;最終你的結論是由你自己負責的。
8、其實,我還有個習慣要灌輸給大家:逐步徹底脫離“伸手黨”。我希望大家都成為“遇到問題時能夠靠自己默默地找到解決方案的人”,這是成為“合格投資者”的必備基本素質。
9、必須做的作業:每月更新一次股價。(1)在你的表單里加上定投策略,怎么加?別問我,別問任何人,自己想,自己琢磨,自己總結,自己調整,自己優化……(2)開始自己思考探索成長性公司的屬性與特征,同樣別問別人,別作伸手黨,經過搜索,思考,判斷之后,每個月至少往表單里添加一個新的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判斷會有變化。別急,別怕,反正用一生的東西,我們都愿意用半生去磨練。一年很快就會過去的,相信我,但如此這般一年之后,你一定會有很大變化的,無論在此之前你有沒有投資經驗都是一樣的,定向聚焦的思考必然帶來“穿透表象看到實質”的效應能格外的讓你感覺到“意外驚喜”的存在。
10、笑來老師教大家一定要學會寫作或編程或英語這三個技能。本質上是因為這三個技能是不需要成本的投資。當你掌握了寫作技能,可以寫成一本書,靠這本書的長尾效應是可以給你持續的產生收入的。當你掌握編程這項技巧的時候,你可以通過編程,制作小程序,大大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靠出售程序也是可以產生持續的現金收入的。而一旦你掌握了英語這門技能,就可以作為一個搬運工,把西方世界的知識復制到東方世界,搬運的過程就會產生巨大的財富和價值。
11、“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因為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做得慢一點,效率低一些,都不會影響他的正向積累。但如果事情本身是錯誤的,那你做得越快,損失就會越多。只要你能夠選對,后面的努力自然就會事半功倍的。
12、越是看似簡單的道理,背后隱藏的可能是更重要的信息。
13、為了規避“伸手黨”,除了在平時多積累之外,在關鍵時刻也要勇于直面困難。
14、在解決問題這件事上,我們應該注意一點:不要期待“及時反饋”。很多人開始懷疑,付出是否一定有回報,經過他們的“思考”之后,最終決定放棄付出,停止努力。這也是大多數人最終沒有擺脫成長局限的原因。
15、在很多方面,“恢復到初學者狀態”是我們需要修煉的一種技能,即便困難,這也是必要的,因為它能夠讓你重新認識那些“被忽略的道理”。
16、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忽略別人的提醒,不是由于不知道這件事情的缺點,而是因為這種認知僅僅停留在感覺層面。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鼓勵大家去踐行,只有你真的體會到這些道理給你帶來的好處時,你才會打心里認可它。
17、現在的網絡技術如此發達,很多現成的知識就擺在那里,你只需要點擊一下鼠標,就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入門知識。獲取知識的難度降低了,相對而言,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理解相關知識。這個過程肯定不簡單,但也絕對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當你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時,由于無知帶來的恐懼感是你必須要面對的困難之一。這個時候只需要告訴自己:再堅持幾天,再多看幾遍。你就會發現,原來陌生的東西會變得熟悉,不懂的概念會慢慢變得清晰。等到熬過了這個階段再去回顧時,就會看到自己已經成長了很多。
18、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知道某件事的壞處,但是對于它的好處這則是有“切身體會”的。當我們的元認知能力不夠強時,意識層面的認知是無法戰勝切身體會帶來的快感的。這也是為什么我鼓勵大家積極“踐行”,因為只有你把腦子里的概念轉化成實際行動,并因此得到相應的真實回報時,你才會真正的打心底認同這種想法。
所以說,如果你想克服熬夜的習慣,與其不停的強化熬夜的弊端,不如切身體會一下早起的快感。一旦你發現,每天早起半小時可以給你帶來的好處時,你會自然而然地放棄熬夜的習慣。
19、我們對于時間的感知沒有其他事物那么強烈,比如對很多人來說,丟了100塊錢要比浪費1小時來得更心疼,所以這個時候不妨把你的時間換算成可能帶來的收益,想必多數人應該就不會再那么無動于衷了。
20、我們應該如何面對他人的幫助?如果他人的幫助,能夠讓你少走一些彎路,加速提升效率,那么就應該虛心請教。但是有一些幫助,其實幫你省掉的是一些“必要的麻煩”。之所以說是“必要的麻煩”,是因為它們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除去了這些要素,就相當于剝奪了你成長的機會。
所以當我們面對他人的幫助時,要清楚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會讓你自己淪為“伸手黨”。
21、我經常跟人強調:最好的學習方法是“教”。很多人會反問:我又不是老師,哪有學生可以教?實際上只要你用心,周圍的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學生”。即便這樣也不行,你也有一個永遠存在的學生:你自己。而“教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通過寫作。
22、真正讓你能夠成長起來的,其實是集中注意力去做“困難的事情”。
23、任何領域的新人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別人的經驗永遠不能代替你的努力。
14、比如你的檢索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總結歸納的能力,這些都需要你通過日常的工作慢慢打磨出來,沒有誰能夠代替你做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