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J
這是我在「簡書」的第10篇原創,感謝支持!
喬布斯房間放一張愛因斯坦的照片,一盞燈,一把椅子和一張床,那叫極簡。
然而你房間如果只有一張愛因斯坦的照片,一盞燈,一把椅子和一張床,那叫什么?
那叫窮。
我小時候家里很窮,確切地說,小時候大家家里都很窮。那時候別說彩電了,就連黑白電視都沒有,每一天晚上全村的孩子都跑到村長家看電視,因為只有村長家里買得起。那為什么那會從來沒有聽別人說過極簡主義,極簡生活。想想也是,所有人每一天都在解決溫飽問題,哪有閑情逸致去研究極簡。
相反,那個時代我們所有人都希望生活能夠豐盛一些。做父母的,希望可以多給孩子買衣服,而不是老大穿完給老二,老二穿完給老三。做兒女的,同樣也希望能給父母多買點東西,什么東西無所謂,只要是吃的穿的用的,父母總歸要感到高興。
那個時候如果你要是跟孩子提極簡,我怕孩子的爺爺奶奶都饒不了你,你要是跟自己的爹媽談極簡,你肯定要被周圍的人鄙視說你不孝順父母。
極簡其實更多的是一個物質相對富饒時代下的產物,當人人都窮得不行的時候,誰有功夫去談極簡。當你想過極簡生活的時候,我的理解是,你不再窮了。
現在很流行說極簡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把不穿的衣服扔掉。為什么你會有為數不少的不穿的衣服?從側面反映,你至少不算窮,否則你極簡不起來。
舉個例子。極簡男A,他雖然衣服不多,但是全部分門別類,工作穿的正裝2套,和朋友出來玩穿的休閑裝2套,去大型活動穿的商務休閑1套,加上領帶襪子皮帶,一個小箱子就夠裝了,是不是就挺極簡的?
然而這樣的極簡男,他不是天生就會這些的,他肯定也是通過不斷的花錢買衣服積累服裝搭配經驗,包括高人指點,最后形成自己一套極簡風格,不算他以前的投入,就光現在那一套一套的衣服,數量看著不多,但每一件價格都不會很便宜。
一個很窮的人,真的很難談極簡。越窮的人,越喜歡通過囤積外物來維持自己的安全感。
窮人喜歡囤積東西。然而因為每一個東西的價值都不高,所以只能通過大量囤積。這也是為什么窮人不愛扔東西怕浪費碗里的飯必須一顆不剩的原因,扔東西對他們來說會降低他們的安全感,老一輩的人尤其感覺明顯,為啥?以前窮過啊。
所以呢,當你看到你身邊有朋友跟你說他想過極簡生活的時候,你基本就可以判斷,你的這位朋友經濟實力不錯。
讓我們都努力工作賺錢,然后一起過極簡生活吧哈哈!
共勉。
——
忘吃早飯的GJ
2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