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雨的開學,有些習慣要配合調整一下。
把上下班時間步行運動的習慣改成更早的運動,上下班改成騎小毛驢,可以更多的時間陪伴小雨的學習。
早上6-7點是我步行運動的時間。
來到華理大運動場,自己還以為自己很早呢,操場已經很多人了,喜歡這些積極、珍惜時光、有規律且自律的老人與年輕人。
我沒有跑步,只是快步步行,邊聽著【得到】的信息。這是我喜歡的狀態!
很多時候一直感覺要多學習,多努力,但現實卻沒什么改變!但學習是一種狀態,一種思考,一種體驗,至于真的能否把這種學習轉化成財富,歸結還是學習的不夠,理解的不夠深刻!----------所以還是得學習!
早起充分利用好一小時,感覺一天多了好多時間!
步行在校園的操場上,這個畫面一直無限次閃現在腦海里,無數次我信心滿滿的開始運動著,然后后面又無聲的結束了;但過一段時間又開始提上意識和行動,年齡大了,我不再為自己的偷懶或意志不夠堅定而自責,內疚,我開始坦然接受這種自己的不足,淡定、寬容的面對自己的不足。人生本來就是和自己不斷對話和糾結的過程,把它看成常態,我的心已經知道它是可以做到的。
回憶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早起、運動,聽廣播,這些習慣,其實都是從小的父母、家庭的習慣,這些無形的東西就無聲無息的溶入你的血液中,當然還有一些后天在工作、生活中養成的其它習慣。
小時候,爸媽都是起床很早的;老爸是喜歡聽廣播的,每天不管什么時候都喜歡把廣播開得很大聲音,邊做事,邊吃飯都聽著廣播,新聞臺比較多,我一直也是無形跟著聽的。
大學時我回憶那時我應該就是一個奇葩,每天就是起得早,就只能出去運動(宿舍管理員很不樂意幫你開門),還要配個收音機。【這是老年人的典型樣子,呵呵】!
再說到小雨,下一代。早醒,聽廣播(故事),也是她的一個習慣,不太擔心她早上叫不起床,要不就自己早醒了,要不就叫一聲就會起來,沒有賴床的習慣。還有就是聽故事,早晚上下床就開著故事,邊穿衣服邊聽,邊漱口、邊上廁所邊聽。有時候我的‘得到’廣播與她的故事聲音碰撞在一起,我們會相視笑一下。
言傳身教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也在日常生活中無數次上演著,所以也是提醒自己,在陪伴小朋友的時候,你希望她身上具備什么 ,你也要具備;你不想她具備什么,你也不應該具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