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田心月
? ? ? ? 思月對火車有特別的感情。
? ? ? ? 思月的家鄉在百年前是德屬殖民地,啟發民智的五四運動因此地而發。
? ? ? ? 雖說殖民者是侵略者,是壞的,但是他們終歸還是留下來一些有意義的東西,比如思月家東側的鐵路,最早的膠濟線的一部分。
? ? ? ? 小時候,思月沒有什么手機呀,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家里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很早的時候就睡覺了。但小孩子旺盛的精力不會讓思月輕易入睡,陪伴著思月渡過的茫茫黑夜的,有村里的狗叫聲,貓叫聲,房頂老鼠細碎的腳步聲,還有遠處傳來的火車哐哧哐哧和嗚嗚嗚的聲音。
? ? ? ? 每當聽到火車的那響亮聲音,思月知道不早了,真的該睡了,便在嗚嗚嗚聲中閉眼、入夢。
? ? ? ? 當思月大一些,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下地干活了(那個時候不添亂就是乖寶寶了)。思月家沒有特別大的連片田野,但在小小的思月眼里,那片土地是她永遠也走不完的。
? ? ? ? 廣闊的田野上,沒有小孩和思月玩耍,思月還特別膽小,害怕各種小飛蟲子,卻不怕螞蚱,害怕蛤蟆呀那些小動物。每次到了田里,爸媽總是會給思月專門開辟一片領地,有時候是玉米秸稈堆起來,有時候是麥稈,偶爾還會有豆秸。思月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好爸爸媽媽的東西,和不要到處亂跑。
? ? ? ? 小小的思月,一個人很無聊,忽然聽到熟悉的哐哧哐哧的聲音,是火車來了!
? ? ? ? 那個時候,思月還不知道那是什么,就在田里大聲喊:"爸爸,那個是什么,怎么那么大,那么響。"
? ? ? ? 思月現在還記得,當時爸爸回答她的樣子,和爸爸帶著思月一起數火車車廂節數的情景。那個時候的爸爸年輕,健壯,嗓音洪亮,手里拿著镢頭,對著思月說:那個叫火車,是拉人的,把人們送到遠方,也把人帶回家鄉。來爸爸教你數數,看看這個火車有多長。
? ? ? ? 從那時起,思月的生活多了一個樂趣,就是站在田間,安靜的等著火車來,看著火車離開,一節一節的數火車車廂。有時候來一趟短短的客車,只有幾節,有時候是很長很長的貨車,還能看到捆綁的繩子,特別有意思的是會有火車頭自己跑,或者兩個火車頭一塊跑。每次發現不一樣的,或者特別長的,思月都會興奮的大喊,然后跟爸爸媽媽報數,這趟火車有幾節。
? ? ? ? 那個時候,簡單而快樂。
? ? ? ? 然而時光總是不留情,特別是對生命。思月很快就長大了,時間并沒有過去多久,但這不長的時間在一個生命里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思月從一個不會數數的小蘿卜丁,長成了白白胖胖的大白蘿卜了。她很少再去田里,即使去也沒有時間靜靜的看著鐵軌,等待火車。
她開始拿起工具,穿上爸媽的舊衣服,和爸爸一起干活了。
? ? ? ? 長大了,很多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有趣的事情也變成幼稚,伴隨思月入眠的火車聲,成了打擾她學習的噪音,每次充滿樂趣的去地里,成了思月努力學習的理由。
? ? ? ? 思月開始一心學習,爸爸媽媽也算是支持,從不鼓勵但也不否定地看著思月能夠學成什么樣。當周圍的小伙伴已經下學開始上班,思月還在書海中掙扎,希望能從第三名前進到第一名,能夠用好成績徹底從田野中離開。
? ? ? ? 其實,后來的思月也醒悟了,人總是不忘本的,也無法脫離自己的根。無論到了哪一步,思月都是那個在地頭數火車的小姑娘。但是這時候的思月,只想逃離,就算逃出去后,回不來也沒有關系,無論干什么,總不會比掙扎在二畝地上差。
? ? ? ? 思月成功了,真的。她成功的逃離到離家千里之外的城市繼續生活,而這個時候,又開啟了她和火車另一段緣分,在這段緣分里,思月感受到了火車的變化,也明白了人總要回到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