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武漢某商場逛街,在一個店鋪門口,他們正在做宣傳活動,一個充氣的里面有人的“喜羊羊”的玩偶站在門口,一直在向經過的人招手,吸引更多的人進去店里。
幾個小孩兒在玩偶的身邊圍著,不斷地去摸玩偶的尾巴,還伸手去握“喜羊羊”的手,里面的人也很友好,不斷地和小孩兒親密的互動。
突然,有一個小男孩兒,估計也就5歲的樣子,跑到玩偶旁,用手直接拍打玩偶,一副惡狠狠的樣子,見自己力氣太小,還用腳上去踩玩偶的腳。
大家都以為小孩兒是頑皮了鬧著玩的,也沒有太在意,“喜羊羊”可能看孩子太小,怕他摔倒,于是用毛茸茸的手輕輕去摸孩子的頭。
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一個男人,手里提著一串燒烤,從人群中跑過去,對著“喜羊羊”的肚子就是一腳,雖然不是很重,但是因為氣體膨脹的原因,玩偶還是向后一個踉蹌倒下去,幸虧后面的其他工作人員眼疾手快,幾個人一起才把他扶住。
男人還罵罵咧咧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別人欺負他兒子了。玩偶里面的人已經出來,居然還是一個女孩子,捂著肚子,眼睛已經通紅。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男人素質低,要求他道歉,他見自己理虧,拉著孩子就跑了。
七夕那天,去海洋館,因為天氣熱,企鵝館里溫度很低,很多人在那里休息納涼。
在一個拐角處,有一個動物的石頭塑像,下面坐著很多人,都在休息。
一個小孩兒跑過來,差不多有10歲了,不由分說就開始往海豚塑像的一個伸出來的鰭上面爬,想坐在上面。那一段伸出來的鰭因為比較長,所以很細,容易斷裂,根本無法承受一個小孩兒的重量。幾個坐在下面的人跟小孩兒說,不要爬那么高,很危險,可是小孩不聽,非要往上爬,無奈身高不夠,怎么也夠不到。
過了一會兒,一對夫妻過來了,先是那個女人把吃完的薯片盒子往地上隨處一扔,然后那個男的直接走到小孩兒身邊,雙手叉起他的腰就放在了那個小孩兒努力想要爬上去的地方。小孩兒在上面還要走來走去,下面的人紛紛表示這樣很不安全,大人才把小孩兒抱下來,小孩兒還邊哭邊罵人。
后來我還看到小孩兒幾次,不是在看企鵝的時候使勁捶玻璃,就是在看深海魚的時候踩踏玻璃板。而這些,大人非但沒有阻止,還在一邊鼓勵他這么干。
你的孩子的素質,大多數的時候,就是你的素質。
從小到大,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包括各種生活習慣、性格養成,都有父母的縮影。
每個人都是半成品,都離不開后期的打磨,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更多的是知識水平的提升,老師也沒有非要把每一個孩子培養成人才的能力和義務,更不可能做到把每一個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管教,何況現在很多的家長甚至不會讓老師去管教孩子,孩子在學校稍微受點委屈,家長恨不得敢找到學校大鬧。
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未來的掌舵人,如果做父母的素質低下,給孩子做了壞榜樣,孩子會在長期共同生活中潛移默化受影響,甚至會覺得那些錯誤的性格和習慣是正常的。
我知道的就有很多家庭,父母隨口臟話,所以孩子才十幾歲就已經和父母說各種臟話,父母不但不管教,還縱容他們,以至于他們在社會上遭人厭惡。
經常坐公交車的人應該都會注意,一個很小的孩子搶座位,不肯讓座,不肯讓父母抱著,非要一個人占一個大座位,真的是他自己的主意嗎,不,他還沒有價值觀,那是他家長的意思,他們只是照辦。于是,慢慢的,他就不再懂得要禮讓別人,處處都要爭搶了。
那些為了逃票故意屈膝下蹲的孩子,不都是父母教出來的嗎?
那些到了旅游景點就各種亂涂亂畫的孩子,不正是家長縱容的嗎?
那些對著服務員大吵大鬧摔盤子的小孩兒,又是誰給他們做了榜樣?
看看,孩子的素質,就是你的素質。
民國時期的宋慶齡六兄妹,為什么個個氣質非凡,不正是良好的家風熏陶出來的嗎?
有個伙伴,剛開始做代理的時候,老是來跟我抱怨,為什么我每次發產品,老是有一些朋友給我留言,讓我送他們免費使用呢。我這都是錢買的,還沒有開始掙錢,哪里送得起啊。
我問她,你看看你的這些朋友,是你比較要好的,還是不那么要好的,你們有多少交集,相互曾經發生過什么事情嗎。
她后來想了想,告訴我說,有些是大學室友,有些是同事,倒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我覺得還是有問題,那你想想給你提這些要求的,是不是真的想要你白送產品給他們呢。
她沒有回答我,我跟她說自己去處理好就行了,實在不行就送點也無所謂。
她問我,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
我沒有,說真的,這么久以來,不管是多么好的朋友,或者一般的朋友,從來沒有人說過讓我免費送產品,只有人給我多打款,當然我也會有所表示。
她后來告訴我,她明白原因了,那個大學室友是因為她們當時一起住的時候,她經常用她室友的洗發水洗衣粉之類的,所以室友一直記在心里,看到她做生意,就想來占點便宜。
她后來給室友發了一套產品,然后就沒有了聯系。
你看,其實并不是你室友的問題,你本身也有問題,你抱怨室友愛貪小便宜,卻沒有想過自己曾經也貪過小便宜。
你對朋友怎么樣的,多半朋友也會對你怎么樣。
有一個說法,你想知道自己的人品怎么樣,看看身邊你最好的幾個朋友的人品,就知道自己的人品了;你算算你最親近的五個朋友的平均收入,基本上就是你的收入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直都是這樣的。
看看你身邊的人的素質,你就知道你的素質了。
不光是孩子,朋友,包括你的愛人,他們都可以反映你的素質,不光是道德,也包括其他方面。
別人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如果不是素質差不多,也很難成為真朋友,兩個人也很難在一起生活。
因為看不慣彼此的行為而絕交的朋友太多了,因為素質不般配而漸行漸遠的愛情也不少見。
所以,為了他們的素質,請先提高你的素質。因為他們的素質,很多時候就是你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