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學基本競爭戰略由波特提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三十余年始終經久不衰。
在基本競爭戰略中,波特總結了企業建立并維持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三大戰略:
成本領先戰略
差異化戰略
集中戰略
三大戰略的展開,又緊密圍繞著競爭環境的兩大主題:
競爭優勢:
產品全面差異化,或全行業最低價?
競爭范圍:
企業的市場定位是大眾市場,還是窄眾、利基市場?
如圖:
接下來就結合兩大主題詳解三大戰略:
1、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者的競爭優勢源于能夠以相對低的成本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
具體做法無非:
工廠的建設與運營、勞動力的招募和培訓,都圍繞著生產成本最低的宗旨進行;
成本優勢是企業管理關注的焦點;
從價值鏈的所有元素中削減成本;
生產只提供基本功能的產品。
當然,低成本并不一定意味著低價:生產商完全可以基于行業平均水平定價,獲取超額利潤。事實上低成本與高價本不矛盾;詳見《如何建立品牌》第二部分。
2、差異化戰略
差異化戰略的本質,在于以卓爾不群的產品或服務形式、滿足卓爾不群客戶的、卓爾不群的需求。
差異化戰略的意義,使企業能撇開價格,聚焦價值,進而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售出,獲得相對較高的利潤。
差異化戰略的執行,其實就是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的過程;簡單的5W1H就能解決:什么時間(When)、在哪里(Where)、把什么產品或服務(What)、用什么方法(How)、賣給哪類客戶(Who),以及他們為什么會持續主動購買并推薦朋友來買(Why)。
當然,差異化戰略必然帶來額外的成本,一不小心甚至會入不敷出,一不小心甚至被競爭對手模仿并后來居上。但無論如何,差異化戰略都是企業創新與持續提高之路的創舉。
3、利基戰略
利基戰略,也被稱為集中戰略。對于小企業而言,產品沒有成本優勢,也沒有明顯的差異化,利基戰略正合適。
在利基戰略中,企業將人力物力聚焦于某小眾市場,致力于建立并維持該小眾市場的可持續競爭優勢。在大眾市場做到成本最優、全面差異化不易,但在小眾市場卻不難,做小池塘里的大魚照樣餓不著。
當然,利基戰略也并非一本萬利:
從長遠來看,某些專業細分市場可能消失;
小眾市場的成本最優也離不開規模經濟。
4、千萬別腳踏兩三只船
只選擇并餞行三大基本競爭戰略其一,并從一而終。
三大戰略之間或多或少存在矛盾;而如果你既想要最好的矛,又想要最好的盾,結果只能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