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點評清三大帝——雷霆雨露皆天恩
養心殿中雍正一早就召軍機大臣們討論新政,并特意留下喬引娣旁聽。雍正想讓旗人像漢人一樣自耕自種,自食其力,但滿族大臣們以“有違祖制”之名并不支持,畢竟旗人擅長游獵,不擅耕種。
雍正同時詢問八爺、馬齊和張廷玉如何看待旗人當差納糧的新政,當著八爺的面,張廷玉戰戰兢兢的說,臣是漢臣,請皇上多聽聽旗人自己的意見。雍正怒吼,巧言令色!在支走八爺之后,雍正對張廷玉道歉并進行了安撫,后者先是聲淚俱下,然后拿出了一要為新政找個好題目,二要更換直隸總督這兩條讓雍正稱許的建議。張廷玉怕八爺嗎?要不然他不會在最后的八旗議政問題上義正詞嚴。他是明白,宰相難做還是要做,與八爺公然決裂,之后如何辦差?是雍正自己問問題的時機沒有選擇好,他沒有辦法,只得含糊了事。
那我們在這一幕當中可以看到雍正的領導藝術是怎么做的?第一,怒斥完張廷玉后又單獨留下張廷玉,我們之前說過溝通的深度一定與溝通的人數相關。溝通最深入的一定是兩個人的時候。你人越多,溝通就越不深入,因為你得在乎其他人的看法。所以,越重要的會議最開始參加的人越少越好,先小范圍的達成共識,然后再推廣出去,這樣的話阻力就會減少很多了。 那我們可以看到這里面真正支持雍正改革卻不敢說實話的是誰?是張廷玉,所以雍正單獨只留下張廷玉。
第二,我們看到雍正向張廷玉道歉,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能做到這一點這是非常難的,雍正是個很正直的金剛,康熙最后對他的評價是什么?“我給你們找了一位金剛不可奪其志的主子。”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指的就是雍正的決心是其他阿哥沒有的。但是雍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為了堅持自己的原則,他會向張廷玉道歉,然后他還會設身處地的為張廷玉著想。他會想到張廷玉的難處,既要按照朕的旨意辦事,又要調和陰陽,匡正朕的得失,暗地里還要受人擠兌,朕不應該讓你再受委屈。
從理論上你都該做,但是這個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該做的事,還要你愿意做,他會設身處地的為張廷玉著想,甚至會一手握著張廷玉,讓張廷玉坐下來慢慢說,很多時候我們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些細節,這些細節除了講道理之外,我們說C型性格的人,也就是貓頭鷹型性格的人與之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要曉之以理,但是你發覺現在雍正除了曉之以理外他還有動之以情,他一切都做到了,雍正甚至還用到了誘之以利,當然這個利是還必須是大利。什么意思?我們看雍正是怎么說的?“你是先帝留給朕的肱骨之臣,先帝的遺愿你最清楚,你要輔佐朕。”
雍正簡單的一句話首先擺出來的便是大義的名分,而這種大義的名分恰恰是吸引張廷玉最好的法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雍正的領導藝術運用的是非常到位的,這就是我們說的金剛怒目與菩薩低眉。我們說,雍正非常理解張廷玉和很多人的想法,《道德經》當中說到“治大國如烹小鮮”,也就是說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像去烹制小魚一樣只能細火慢熬,你不能太快了,太快了魚會糊,你也不能太慢了,太慢了魚也會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