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點評清三大帝——做官用人那般難
老八他們和旗人們都聚在伯倫樓里議論紛紛,堅決反對旗人種地。雍正在先農壇下當著眾位王公大臣的面親自下田躬耕開犁,為推行旗人自耕自種做榜樣。老九給旗人出主意,把地租給漢人去種。秦順兒夸皇上是個好主子,讓喬引娣逐漸改變了對雍正的看法。
雍正接十三爺到暢春園養病。十三爺告訴雍正,旗人們領到田地之后,大多數的人并沒有真的去耕種,而是把田地租了給漢人代耕,而租地得來的糧食竟比俸糧還多。并說田文鏡在河南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過于操切,弄得當地士紳惶惶不可終日,許多河南籍的京官暗中串通著要倒田文鏡。十三爺建議雍正采納張廷玉建議安排一位有聲望的大臣擔任直隸總督調和彼此的矛盾,雍正決定派李紱前往。
在這一講當中我們說的是“做官用人那般難”。這個題目其實挺有意思的,我們一直說中國人講文化,而咬文嚼字是中國文化最高之境界,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文字,一字之差就可有千萬種意思。就好像唐代大詩人賈島和韓愈“推敲”的故事。“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和“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難道詩人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嗎?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推”和“敲”哪個更好,本就是一件文人風雅、咬文嚼字的事情,它的美不在于區別有多大,而在于“推敲”本身。
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就會疑惑為什么是“做官用人那般難”而不是“做官用人哪般難”,而且還應該是個問號。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在今天想做財務的女孩子有很多,但現在很多公司都招不到好的財務,這是企業招聘的現狀。在企業當中想做管理者的人很多,但中國最缺的就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以,做官用人那般難呢?
雍正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實行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新政。同時,他大力整頓旗務,給那些只拿朝廷俸祿不做事,整天吃喝玩樂的八旗子弟們劃撥田土,讓他們和老百姓一樣耕田種地,自食其力。這些新政勢必會觸動那些官紳和八旗子弟們的利益,甚至遭到他們激烈地抵抗。特別是八旗子弟們,認為江山是他們的祖宗們打下的,他們享祖宗的福是理所當然的,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他們享福的權力,因此對雍正整頓旗務十分反感,對立情緒強烈。這讓八爺黨嗅到了味兒了,于是他們也在蠢蠢欲動,暗中準備醞釀著一場幾乎推翻雍正政權的風波。
在這一集里面我們說的是八爺黨,也就是八爺、九爺以及十爺他們對整個雍正推行的新政改革的說法。我們一直說“性格決定命運”,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管理者做決策的時候往往不是基于事實,而是基于我們的見解,也就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定,來反射性的做出決策。很多時候我們卻忽略的同樣一件事情也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因為我們說過任何一個問題一定存在三種以上的解決方法。所以在這一幕里面八爺的說法及八爺說法后面的意思是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的。你看八爺是怎么說的,劃地那就讓他來劃,讓他來殺。自古論勝負不一定在誰殺了誰,活五十年也是死,活一百年也是死,就是死了,我們也不會敗在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