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韻格律學堂】早讀(2018-11-26至12-12)

主持/ 張艷娟



《千秋歲引·別館寒砧》

【作品簡介】

  由王安石創作,也題作《千秋歲引·秋景》,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晚年所填的一首詞,是一首傷懷之作,上闋寫一派悲秋景象。以候鳥之一往一來,象征人生的無奈。以楚王和庾亮兩位古人的得意和嬉游,襯托自己的羈旅悲涼。下闋直抒胸臆,表現失落與惆悵。結尾“夢闌時”三句,是詞人對此種人生的思考。

【原文】

  《千秋歲引·別館寒砧①》

  作者:王安石

  別館寒砧②,孤城畫角③,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④。楚臺風,庾樓月,宛如昨⑤。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閑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⑥。夢闌時⑦,酒醒后,思量著。

【注釋】

①千秋歲引:列入《欽定詞譜》,王安石創調。

②砧(zhēn):搗衣石。

③畫角:古代軍中樂器。

④“東歸”二句:是說秋季燕子歸去,大雁南飛。

⑤“楚臺風”:三句:楚臺風:楚襄王蘭臺上的風。出自宋玉《風賦》。庚樓月:庚亮南樓上的月,出自《世說新語》。三句比喻清風明月依舊。

⑥“當初”二句:漫:徒然,白白地。華表:又名誹謗木,立于殿堂前。秦樓:代指女子居住處。二句是說自己當初白白地提了那么多有關國家政治方面的意見結果耽誤了本可以盡情享受的美好時光。

⑦闌:夢醒。

【翻譯】

  寒冷的旅館傳來搗衣的砧聲,悲鳴的畫角響徹孤聳的城郭,一派秋聲散入無邊的寥廓。東歸的燕兒從海上飛去,南來的大雁向沙頭降落。楚王的蘭臺有快哉之風,庾亮的南樓有皓然之月,眼前的景物宛如昨。

  無奈我被束縛了名韁利索,無奈我被它將真情耽擱。可惜那些風流美景總是閑卻。當初隨意在華表上書寫諫語,而今誤了我秦樓的誓約和承諾。睡夢覺來時,酒醉醒來后,總要深深地思索。

【賞析】

  此詞的創作年代不詳,但從詞的情調來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敗、退居金陵后的晚年作品,因為它沒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沒有《浪淘沙令》的躊躇滿志。全詞采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情真心切、惻惻動人、空靈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積極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發了功名誤身、及時退隱的的慨嘆。

  上片以寫景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聲賦,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雋的秋光圖。旅舍客館本已令羈身異鄉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搗衣之聲表明天時漸寒,已是“寒衣處處催刀尺”的時分了。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邊人的習俗,因而寒砧上的搗衣之聲便成了離愁別恨的象征。“孤城畫角”則是以城頭角聲來狀秋聲蕭條。畫角是古代軍中的樂器,其音哀厲清越,高亢動人,詩人筆下常作為悲涼之聲來描寫。

  “孤城畫角”四字便喚起了人們對空曠寥闊的異鄉秋色的聯想。下面接著說:“一派秋聲入寥廓”,“一派”本應修飾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聲,正道出了秋聲的悠遠哀長,給人以空間的廣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將無形的聲音寫活了。開頭三句以極凝練的筆墨繪寫秋聲,而且純然是人為的聲響,并非是單純的自然聲氣。

  下兩句主要寫作者目之所見。燕子東歸,大雁南飛,都是秋日尋常景物,而燕子飛往那蒼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別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詞人久客異鄉、身不由己的思緒,于是很自然地過度到下面兩句的憶舊。

  “楚臺風”用典。宋玉《風賦》中說:楚王游于蘭臺,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庾樓月”亦用典。《世說新語·容止》中說:瘐亮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這里以清風明月指昔日游賞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對于往日的歡情與佳景未嘗一刻忘懷。

  下片即景抒懷,說的是:無奈名韁利鎖,縛人手腳;世情俗態,耽擱了自的生活。風流之事可惜總被拋一邊。“當初”以下便從“風流”二字鋪展開去,說當初與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約私諾,然終于辜負紅顏,未能兌現當時的期約。“華表語”用了《搜神后記》中的故事:遼東人丁令威學仙得道,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唱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象千年今來歸。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這里的“華表語”就指“去家來歸”云云。“秦樓”本指婦女的居處,漢東府《陌上桑》中說:“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樓即為美貌堅貞的女子羅敷的居處。李白的《憶秦娥》中說:“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也以秦樓為思婦傷別之處,因而此處的“秦樓約”顯系男女私約。這里王安石表面上寫的是思念昔日歡會,空負情人期約,其實是借以抒發自己對政治的厭倦之情、對無羈無絆生活的留戀與向往。因而這幾句可視為美人香草式的比興,其意義遠一般的懷戀舊情之名,故《蓼園詞選》中說此詞“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塵之想。”詞意至此也已發揮殆盡,然末尾三句又宕開一筆作結,說夢回酒醒的時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夢和酒,令人渾渾噩噩,暫時忘卻了心頭的煩亂,然而夢終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時。一旦夢回酒醒,那憂思離恨豈不是更深地噬人心胸嗎?這里的夢和酒也不單純是指實的夢和酒。人生本是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上說只有從夢中醒來的人才知道原先是夢。而世情渾沌,眾人皆醉,只有備受艱苦如屈原才自知獨醒。因而,此處的“夢闌酒醒”正可視為作者歷盡滄桑后的憣然反悟。

  作為一代風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擺脫舊時知識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兩者中間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執拗果斷著稱于史冊;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渦中也時時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誤身的感慨。這首小詞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無怪明代的楊慎說:“荊公此詞,大有感慨,大有見道語。既勘破乃爾,何執拗新法,鏟除正人哉?”(《詞品》)楊慎對王安石政治上的評價未必得當,但以此詞為表現了作者思想中與熱衷政治相反的另一個側面,卻還是頗有見地的。

2018-11-26

【作品簡介】

  《清平樂·留春不住》由王安國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傷春詞。上闋寫晚春景致,有聲有色。“費盡鶯兒語”,寫暮春風物,貼切入微。下闋抒發傷春之情。賦予春風以高潔品格,自有妙諦。

【原文】

  《清平樂·留春不住》

  作者:王安國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①,昨夜南園風雨②。
  小憐初上琵琶②,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梨花。

【注釋】

①宮錦:宮中錦繡紅地毯,此喻落花。

②南園:泛指園囿。

③小憐:北齊后主高緯寵妃淑妃名,此泛指歌女。

【譯文】

  想留住春色卻留不住,黃鶯兒費盡唇 也說不服。滿地里落花凋殘像彩錦染了宮錦污,原來是昨夜南園遭到風雨凌侮。小憐她初抱琵到始弄 ,曉來情思繞游天涯。不肯委身畫堂朱戶,只愿像春風里綜放的自在梨花。

【賞析】

  本詞是懷春傷感之作,表現出一種高潔的氣節和品格。這首詞在主題上無非傷春惜春,看似無新意,但在抒情上融進了詞人的性情人格,便具有獨到之處。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感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畫,表達了詞人傷春、惜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融情于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作者一起筆就寫由于“昨夜雨疏風驟”,南園今朝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覺到多情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象詞人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感,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律與鶯兒無關。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雨過后,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狼藉不堪。百花盛開時,燦爛本如宮錦,可惜如今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滿地殘紅”自是殘春時節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惜之情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到聽覺上來:正當詞人目睹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無限惆悵之時,仿佛從遠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弦弦掩抑聲聲思”,那弦弦聲聲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憐,即北齊后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后代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這琶琶之聲哀婉動人,當此即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佳人長夜不眠,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飛越千里關山,追尋天涯游子。這里,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匆匆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感,隱隱寄托著一種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詞人寫到眼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風光: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揚,是那樣的自由自,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貴人家的畫堂朱戶。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遠有新鮮之感。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2018-11-27

【作品簡介】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由晏幾道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寫別后故地重游,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上闋描寫人去樓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傷別的凄涼。“去年春恨”“來時”,正是與“小初見”的良辰;今年再來時,盡管又是落花時節,然而只有斯人獨立,佳人已去。微雨中雙飛的燕兒,似在嘲笑此人的孤獨寂寞。下闋追憶初見小蘋溫馨動人的一幕。“記得”以下三句“兩重心字”既寫“羅衣”裝飾,又暗示與戀人的默契。“琵琶弦上說相思”足見其一見如故、互為知音的情誼。

【原文】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①》

  作者: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②,落花人獨立③,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④,兩重心字羅衣⑤。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⑥。

【注釋】

①臨江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采蓮回》、《瑞鶴仙令》、《畫屏春》、《庭院深深》。

②卻來:重來,再來。

③落花:此兩句原為五代翁宏詩。

④小蘋:歌女名。

⑤心字:沈雄《古今詞話》謂為衣領屈曲如心字。

⑥彩云:指上蘋。

【翻譯】

  夢醒時覺得人去樓空為孤寂困鎖,酒醉醒來但見門簾低低下垂。去年春天離別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時。她想起凋殘的百花中獨自凝立,霏霏細雨里燕子雙雙翱飛。

  記得與歌女小蘋初次相見,她穿著兩重心字香熏過的羅衣。通過琵琶的彈奏訴說出自己的相思。當初曾經照著小蘋歸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蘋卻已不見。

【賞析】

  這是一首感舊懷人的名篇,當為作者別后懷思歌女小蘋所作。詞之上片寫“春恨”,描繪夢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寫相思,追憶“初見”及“當時”的情況,表現詞人苦戀之情、孤寂之感。全詞在懷人時,也抒發了人世無常、歡娛難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兩句,寫午夜夢回,只見四周的樓臺已閉門深鎖;宿酒方醒,那重重的簾幕正低垂到地。“夢后”、“酒醒”二句互文,寫眼前的實景,對偶極工,意境渾融。“樓臺”,當是昔時朋游歡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樓空。詞人獨處一室,在寂靜的闌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獨與空虛。企圖借醉夢以逃避現實痛苦的人,最怕的是夢殘酒醒,那時更是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了。這里的“夢”字,語意相關,既可能是真有所夢,重夢到當年聽歌笑樂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歡離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時驟見而得之,而是詞人經歷過許多寥寂凄涼之夜,或殘燈獨對,或釅酒初醒,遇諸目中,忽于此時煉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這種空寂,正是詞人內心世界的反映。第三句轉入追憶。“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產生的一種莫名的悵惘。“去年”二字,點明這春恨的由來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樣是這春殘時節,同樣惱人的情思又涌上心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寫的是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 ,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征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雙飛,反襯愁人獨立,因而引起了綿長的春恨,以至在夢后酒醒時回憶起來,仍令人惆悵不已。這種韻外之致,蕩氣回腸,令人流連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構成一個凄艷絕倫的意境。

  過片是全詞樞紐。“記得”,那是比“去年”更為遙遠的回憶,是詞人“夢”中所歷,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詞?自跋》中提到的 “蓮、鴻、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屬意者的名字入詞,小就是他筆下的一個天真爛漫、嬌美可人的少女。本詞中特標出“初見”二字,用意尤深。夢后酒醒,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見時的形象,當時她“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她穿著薄羅衫子,上面繡有雙重的“心”字。此處的“兩重心字”,還暗示著兩人一見鐘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見羞澀,愛慕之意欲訴無從,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樂聲,傳遞胸中的情愫。彈者脈脈含情,聽者知音沉醉,與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寫出小蘋樂技之高,也寫出兩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許已經無語心許了。

  結拍兩句不再寫兩人的相會、幽歡,轉而寫別后的思憶。詞人只選擇了這一特定情境:在當時皎潔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飄然歸去。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又,白居易《簡簡吟》:“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麗而薄命的女子,其取義仍從《高唐賦》“旦為朝云”來,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結兩句因明月興感,與首句“夢后”相應。如今之明月,猶當時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懷,已大異于當時了。夢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舊是苦戀,執著到了一種“癡”的境地。

  這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在內容上,它寫的是小山詞中最習見的題材--對過去歡樂生活的追憶,并寓有 “微痛纖悲”的身世之感;在藝術上,它表現了小山詞特有的深婉沉著的風格。可以說,這首詞代表了作者在詞的藝術上的最高成就,堪稱婉約詞中的絕唱。

2018-11-28

蝶戀花

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賞析】

  這首詞寫對戀人的無窮相思和無盡的離愁別緒。上片寫夢尋。“夢入江南”直接切入夢境,借“煙水”意象點染江南水鄉迷茫、浩渺的景物特征,也顯示出夢境的迷離恍惚。“行盡江南”幾千里,寫其在江南四方求索之急切與艱苦。“離人”句方始點明詞人苦苦求索之對象與目的,而“不遇”則流露了夢尋離別美人情侶的失落與悵恨。“睡里”、“覺來”兩句則概括了詞人對情侶魂牽夢系,日思夜想的苦戀情懷,“消魂”傷神之狀。下片寫夢尋不見,托魚雁傳書也無準信,再去倚箏弦以寄托相思,卻是撫奏遍箏柱緩弦,奏出來的都是離愁別緒的悲曲。全詞不著一“愁”字,但處處言愁。

2018-11-29

蝶戀花

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賞析】

  這首小詞寫別后的凄哀愁情。上片寫醉夢醒來,記得的只是因離別痛苦難遣而大醉以澆離愁,醒來更感慨人生如夢如云,聚無由,散去容易,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獨對斜月畫屏,凄涼孤寂不盡。開篇破空而起,直陳與伊人醉中分別。緊接化用唐詩,形容聚會之短,分別之易。以下專就月夜憶人著筆生發。畫屏閑展見出臥不合眼,環境空寂。下片寫聚時的酒痕詩字,現在睹物懷人,無不都是凄涼哀傷,連紅燭油流,也覺得替人流傷心淚。全詞語淡情深,句句凄哀。結尾賦紅燭以人性,更顯凄涼。風格婉約,手法精妙。

2018-11-30

鷓鴣天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拼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想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賞析】

  這首詞描寫了與久別佳人重逢時猶疑是夢的驚喜和追憶別后對佳人苦苦的相思之情。上片寫往日的歡聚。“彩袖”代指佳人,“當年”點明是往事。“殷勤”、“拼卻”,見情意之篤。“舞低”二句,晁補之稱其詞“風度閑雅,自是一家”。月被舞低、風被歌盡,情緒之高、興致之濃,可想而知。下片寫當今的重逢。久憶成夢,幾回以夢為真,而今重逢,又不免疑真為夢,往昔只盼夢中相逢,今宵唯恐相逢是夢。曲折深婉,乍喜乍驚。往日歡情之濃,襯疊出相憶之深,愈見重逢難得。全詞言情婉麗,文心曲妙,空靈雅致,足見小山本色。

2018-12-01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查子

晏幾道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書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傍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賞析】

  這首詞抒寫相思懷遠之情。上片懷舊。以“關山”總領詞人懷歸思親之根由。詞人以顯貴公子遠涉關山,突感孤單寂寞,魂牽夢系于家中親人,欲歸不得,遂怨關山太長;又不見親人書信得以慰藉,遂怨替人傳遞書信的魚雁太少。以癡語寫真情,令人莞爾。“兩鬢”二句寫詞人悶時對鏡,見兩鬢青青,正是青春華茂,遂覺遠離家鄉實為虛耗青春,便突發感慨:“哎,可憐喲!我這滿頭青絲,就要為相思變老嘍!”故作夸張,憨態可掬,情趣盎然,頗見性情。下片夢歸,純由想象生發。詞人懷歸情切,于是忽然“夢歸碧紗窗”,與愛侶在碧紗窗之閨閣夢中相見,大感快慰,遂向親愛的人兒傾訴衷腸:“離別實在太難太苦,真不如相逢團聚好!”這是詞人親身感受的一句實話,也是向愛侶表達思慕的一句癡語:“可想死你了!”此又是詞人至性癡情的真率發露。此詞以簡約的文辭抒寫至癡真情,真實而親切,于平淡中見韻味。

2018-12-02

木蘭花

晏幾道

東風又作無情計,艷粉嬌紅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還似去年今日意。
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賞析】

  這首詞抒寫傷春惜花之悲情。上片寫東風無情,踐踏粉紅。以“東風無情”總領詞人傷春根由。詞人運用移情化的擬人手法賦以“東風”意象辣手摧花的無情品格,它將“艷粉嬌紅”之繁花吹得滿地狼藉,繁華美景轉瞬消逝,怎不觸目傷情?“碧樓”二句點出抒情主人公藏身碧樓,透過珠簾看見東風吹得落花殘影紛紛飄墜,遂又生出對珠簾的惱怨,惱怨珠簾遮不住落花殘影,又像去年今日惹起了傷春愁緒。一怨東風,二怨珠簾,實為惜花人的癡語,傷心人的至性,借惱怨傳達沉痛的悲愁。下片惜花。“誰知”二句詞意頓折,從上片惱怨東風忽反筆轉作自惱自怨:“錯管”二字乃講詞人不忍心落花狼藉,任人踐踏,遂登山臨水管起了暮春殘花之事。上述三層惱怨,頓挫曲折,將詞人自己逼進“疑無路”的境地,于是“此時”二句又作頓轉,以“金盞直須深”的痛飲求醉,在落花殘盡之前陪落花再陶醉幾番!表面上自解自慰,說傷春惜花費淚無益,不如痛飲美酒,恣賞落花,語極曠達,實際上卻極為沉痛,較之惋惜更深一層。全詞語辭深婉清勁,更顯沉痛悲愴之愁懷。

2018-12-03

木蘭花

晏幾道

秋千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墻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后絮。
朝云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賞析】

  這是一首懷舊之詞。上片寫舊地重游,此乃詞人乘紫騮過橋東尋舊游所見。下片追思小云。結尾二句不說詞人對這位佳人的住地很熟悉,而用擬人化的手法,托諸駿馬。馬而有情,何況人乎?紫騮驕嘶,柳映畫橋,意境極美,這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正是此詞的風格所在。詞人舊地重游,閑窺繡戶,仿佛重睹芳華,這是幻境;佳人有如朝云,飄然遠逝,另赴襄王之約,也是幻境;最后駿馬驕嘶過畫橋,詞人更覓游蹤去,則將幻境與真境糅合在一起,尤富于浪漫色彩。全詞以“秋千院”始,以“東畔路”終,倒卷遙映;上片寫景,亦真亦幻;下片懷人,亦虛亦實。善于在瞬間現景中疊現今昔時空之意象,情蘊深婉而有韻致。

2018-12-04

清平樂

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賞析】

  通觀全詞,當是托為妓女送別情人之作。離別在一個渡口,時間是春天的一個早晨。上片寫送別。“留人”二句以一“留”、一“去”點出送者與行者不同的心態:一方挽留而留不住,一方身不由己,去意已決。表面看留者似落花有意,去者若流水無情。實則一個“醉”字透出其中隱曲:去者亦非寡情絕意,正因離別愁深,遂借酒釋愁,以免臨別之際在情人面前失態落淚。“一棹”二句寫送者目送蘭舟遠去:一只船槳劃破碧波,船兒駛出一條春水路,從兩岸清晨黃鶯啼叫的楊柳中間穿過,消失到遠方。“過盡”二字顯現出送者整個目送蘭舟由近而遠,漸遠漸無的空間推移過程,流露出送者情系蘭舟的深長眷戀和心逐流水的綿綿離思。下片寫別情。送者佇立空蕩的渡頭,唯余青青楊柳,徒然觸動離情。“此后”二句抒發怨愛交集的負氣之言,其中暗含難言之隱。二句表現的心情是矛盾的。全詞先是脈脈含情之語,后轉為決絕語,二者相反相成,因多情而生絕望,絕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

2018-12-05

阮郎歸

晏幾道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賞析】

  這是一首思念行人的閨情詞。上片怨行者:由物及人,以“舊香”比“人情”,人不如物,舊日用殘的香粉,芳馥似當初,人兒的情意淡了,反恨不如從前。春去秋來,書訊漸少,人情隨時光流逝而淡薄。下片述居者:衾冷枕孤離恨長,借酒舒愁愁不解,求之于虛幻的夢境,無奈好夢難成。由行者到居者,由往日到當今,步步遞進,收尾更翻進一層,尤見凄婉。其后宋徽宗思故國有“和夢也新來不做”語(《燕山亭》),或即由此脫胎。

2018-12-06

阮郎歸

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賞析】

此詞為詞人汴京登高,抒懷感慨之作。上片寫景生情。“天邊”二句寫登高遠望之秋景,天邊有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隨著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長。“綠杯”二句轉筆寫出人情之美好,捧綠杯勸酒,揮紅袖歌舞,趁著九九重陽節盡興娛樂,令詞人領略到“人情似故鄉”的溫暖和愉悅。下片抒懷致慨。“蘭佩”三句寫詞人受此“似故鄉”之人情的感染,自不愿冷淡并辜負這份親熱的人情,遂匆忙、急切地將舊日癲狂豪放的舉動,重新回憶、溫習。“殷勤理舊狂”,頗有暫忘舊痛,強作新歡的意味。“欲將”二句乃詞人在癲狂盡歡之際又作頓挫,仿佛向知心者傾吐心聲:別看我癲狂,不過是借此沉醉一番,換掉悲涼的心緒罷了!故而最后特別提醒歌女莫唱那斷腸的清歌,只怕它會喚醒潛藏內心的悲涼。這首詞,寫景洗練,寫情轉折起伏,步步深化。

2018-12-07

六幺令

晏幾道

  綠陰春盡,飛絮繞香閣。晚來翠眉宮樣,巧把遠山學。一寸狂心未說,已向橫波覺。畫簾遮匝。新翻曲妙,暗許閑人帶偷掐。
  前度書多隱語,意淺愁難答。昨夜詩有回文,韻險還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記取來時霎。不消紅蠟,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闌角。

【賞析】

  此詞描述一位歌女與情人傳情密約的內心活動。“綠波”二句不僅點出季節時令,柳絮的飛舞環繞也是一層比喻,它把歌女因有約會而產生的興奮緊張的心情做了一番引人聯想的比擬。“晚來”二句推出香閣歌女,夜晚時描畫遠山翠眉,“巧學”顯出她的刻意精心。“一寸”、“畫簾”數句寫歌女在畫簾遮護的晚間宴會上“新翻曲妙”的表演。“狂心”、“橫波”寫出歌女動于心而形于目的激動情緒。“前度”二句講情人“書多隱語”,難以體會其中隱曲深意,以致犯愁難答。“昨夜”二句講情人不見回信,又寫回文詩寄情,卻不料“韻險”,使她懶得苦吟押險韻,詩未和成。“都待”、“不消”數句,便是密約他笙歌散盡,暫留片刻,悄悄到“庭花舊欄角”去等我!那“記取”、“不消”的叮囑,微妙地顯出她對愛情追求的大膽與真率,活脫脫地描繪了一幅“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愛情場景。全詞以客觀描述方式敘事抒情,整個過程有一旁觀者清的人在,那就是詞人,是詞人對歌女心理做了細膩微妙的刻畫。

2018-12-08

御街行

晏幾道

? ?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樹頭花艷雜嬌云,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閑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

 闌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賞析】  

這是一首憶舊懷人的小詞,所懷念的當是往昔眷戀的一位女子。“街南綠樹”四句為一層,寫登樓悵望所見之景,綠樹陰濃、楊花鋪路、柔云繚繞處有一所朱門宅院,為當年伊人所居。“北樓閑上”到“幾度黃昏雨”五句為一層,寫自身登樓望人的情態心緒。“晚春盤馬”以下為一層,由追憶往日朱門歡會折轉到今夕物是人非。融化崔護詩,點明題旨。全詞用大量的篇幅描寫舊地春景:街南綠樹成陰,柳絮如雪鋪路,樹頭花艷如云,花下朱戶人家;北樓高矗,簾幕卷起;佳人久倚欄桿遠眺,和戀人共度幾多黃昏暮雨;二人騎馬出游也曾在綠陰深處密語。這大量的憶舊篇幅,反襯出結尾花在樓存,時異人非的今時冷落,令人悵惘不已。全詞鋪敘有序,結構巧妙,以崔護詩意作結,意味盡猶未盡,咀之無窮。

2018-12-09

留春令

晏幾道

畫屏天畔,夢回依約,十洲云水。手捻紅箋寄人書,寫無限、傷春事。
別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樓下分流水聲中,有當日、憑高淚。

【賞析】

  此詞寫與意中人別后的懷思,落筆便出奇想:畫屏中的風景,仿佛遠在天邊;殘夢初回,依稀見那十洲的行云流水。我手執著紅箋,那是準備寄給她的書信,上邊寫有無限的傷春心事。下片寫往事的回憶:我也曾無聊地獨倚高樓——正是兩人分別的水邊——面對著遼闊的千里江南之地。“樓下”兩句追憶當日離別情景;在別浦江水分流之地,當日登高目送情人時曾有淚滴灑入水中,而今呢?聽到分流水聲,又驀然想起當日憑高落淚情景。詞人以“當日”兩字溝通今昔,形成情感的回旋復蕩的韻致。

2018-12-10

虞美人

晏幾道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弦,猶有兩行閑淚、寶箏前。

【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懷人怨別的傳統題材,在刻畫女主人公的行動和心態時,卻很有藝術特色。上片描述她倚闌望月,盼人歸來之情。下片抒寫不幸被棄之恨,與上片的真誠信托,癡情等形成強烈的對照。此詞沒有華麗的詞藻,深曲的典故,只是通過抒情主人公把個人的身世遭遇、短暫的歡樂與無法擺脫的悲哀,用淺近而真摯的語言,反反復復向讀者訴說,使人心醉神迷,為之低回不已。

2018-12-11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賞析】

  這是一首閨中念遠懷人詞。開首句以“紅葉黃花秋意晚”起興,暗寓閨中人悲年華消逝之憂愁,故思念千里外的愛人,云來雁去,不見來信。又無處可寄音書。離愁別恨,如是之深。觸發出淚彈不盡,無盡淚水滴入硯池,縱無處遞箋,仍要揮筆攄懷,一派癡情,無以自控。此時墨淚交瑩,滴灑不止,紅箋濕透,彩色褪盡。墨耶、淚耶、情耶?渾化難分,凄楚欲絕。此詞最妙之處在于寫“淚”。詞中先寫淚珠彈淌,襯寫相思之苦,還是常事;而以淚研墨,已屬異態,以淚和墨作書,更是奇想;不說紅箋因淚水濕褪顏色,卻說是情深而使紅箋無色,則尤見巧思。

2818-12-12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