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聽聞一位律師朋友,在審理離婚案的時候,女方自動放棄孩子撫養權,揚言:‘’他帶著孩子,就不會過得好?!?/p>
法院評估男人的經濟能力、思想素質具備帶孩子的資格以后,再次問女人:“以你的經能力,剛好夠撫養孩子的權利,你可以重新做出選擇?!?/p>
女人咬住嘴唇,狂亂地搖搖頭。
那個念頭“把孩子留給你,就是最大的陰謀,最狠的報復”深埋在心底,等著它日后變成讓男人的生活邁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很多女人,面對同意離婚,沒有絲毫挽留之意的男人,一頓詛咒:“等著吧,看后媽怎么排擠我們的孩子,你左右為難去吧!”
似乎婚姻重組,意味著比一婚的生活質量更差,在傳統里,感情中占主動地位的男人,如果沒有把婚姻引向一個兩人相處不累的高度,容易被人說成是他的錯。
就算他是一個百分百對孩子負責的父親,如果對妻子不再熱情、溫存,和其分道揚鑣了,很可能會被打上被猜疑的標簽:他性格不好?有不良嗜好?家庭暴力?私生活不檢點?不會掙錢?
當看到那個被他照顧得白白凈凈的小孩,依偎在他的懷里,不缺愛,不想媽媽,幼小的靈魂里,全無媽媽缺席帶來的傷痛與自卑,真不想打擾他說:為了孩子復婚吧!
02.
很多女人離婚的時候,把孩子留給男方,不只是經濟上不富足,怕孩子跟著吃苦受罪,是害怕帶走了孩子,男人沒了拖累,再結新歡,生活不就愜意完美了嗎?
再說,如果自己萬一遇到了良緣,領著孩子,對方會顧慮重重吧。
把孩子留給男方,是為自已留一條退路:說不定男人哪天覺醒,覺得一個人帶孩子太累,要接自己回去呢!
我有個朋友,剛過哺乳期,就離婚了。她受不了在家庭瑣事中婆媳爭吵、丈夫把孩子奉為至高的位置對她進行訓斥、婆家親戚參合都想“教訓”她,娘家人一再慫恿要她別咽下這口氣。
離婚時,她爽快的拿了離婚證,要法院一次性算清楚給孩子的撫養費,以后她不承擔孩子一分錢的養育費。
前夫家清貧,每個月固定工資,只夠基本開銷,再娶肯定不可能,沒有女人會要這種男人:帶著孩子、公婆沒退休金又有病,常年需要吃藥、房貸月月要還、心里只有孩子,女人只是擺設。
她工作特別努力,買了房子與車,幻想前夫來求她復婚,找她要出錢出力拯救這個家庭。
那個一離婚就杳無音訊的男人,不愿意與她有任何交集,偶爾她主動聯系他想知道孩子的消息,他一概回避。
03.
既然自己離去,沒有給他的生活造成任何缺口,唯有祝愿天降大禍,比如公婆突然患病臥床不起,不能幫忙帶孩子、孩子突發重疾,急需要一大筆錢治療費,他突然下崗找不到工作,家里等米下鍋……
那么,她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回到這個家里了。
事實恰好相反,孩子已經不記得媽媽的模樣,不知道有媽媽是什么感覺;婆家人身體健康,前夫在單位連升兩級,收入備漲;聽說有個年輕女人經常出入他們家,孩子親熱的管她叫“媽”……..
她設計的陷阱,并沒有成為他生活幸福的障礙。他窮,他對她不體貼,他媽不好伺候,他帶著孩子這個大負擔,并沒有影響他工作得勢、桃花滿面。
新來的女人把他們一家老小的關系處理得很融洽,她心地善良,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拿薪水貼補這個家,拿出所有積蓄,在市區買了更大的房子,幫丈夫買了車,方便他出行。
并不是所有女人嫁給二婚男人,都斤斤計較,那些經歷過生活跌宕的有閱歷的女人,需要的是家,不是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好處的男人。
也許看到他對孩子噓寒問暖的剎那,也許是孩子對她充滿渴望地企盼眼神,也許是不可一世的老人知道錯了,向她卑微的問好,她的心瞬間被溶化!
不怕后媽來搶,就怕她比你優秀、比你善良、比你更無懈可擊的替代了這個位置!
04.
有一些男人重組家庭后,親戚朋友們議論“這個老婆比原來的好”、“這個媳婦比以前的好”、“這個媽比以前那個有責任心”。
網上傳聞后媽虐待孩子,你想過如果你缺席后,他遇人不淑,你的孩子會遭遇什么樣的童年嗎?
并不是等孩子遭遇不測,你才有足夠的理由被請回來。
從現在開始,愛你的孩子,就緊緊把他拽在手心了,認真做個能在這個家里立足的主女人,不讓壞女人欺負你的孩子,也不讓好女人搶走你的一切。
【本文首發筆名汗顏的泥巴,第二次發筆名繽紛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