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信建了一個新群,把許久未聯系的曾經相好的朋友聚在里面,其中有你。我群發了一條信息,“我要結婚了,日子定在國慶節的7號。大家有時間回來聚聚,聊聊天,吹吹水,順便展望一下未來。”
小奔兒說,“舉民同慶的日子,也算是對于一段感情做的最后歸屬。”
波頭說,“你確定了就好,有時間我一定趕回去。”
俊子問,“怎么不是許仙?你們曾經那么好。好到非君不娶,非君不嫁的地步。”
“奈何情深,無奈緣淺。”這是我給的最后定語。
......
有一種情意,叫做時過境遷。
我曾經說過,等你到28歲,如果過了我就不再等了。而今28歲有余,電影情節中終于等到你的故事也并沒有重演。有的只是無盡等待劃下的那聲嘆息,嘆息歲月蹉跎,我們終于永不分離,因為你刻在了我的心里。那個柔軟的地方曾經為你歡欣鼓舞,曾經為你夜不能寐,曾經為你跨越千山萬水永不停歇。如今,幻化成灰,任心底擱塵,住進另一個叫他的新的人。
新郎不是你,似乎早已預定結局。
在我的有生之年,狹路相逢勇者勝。你用最后的背影成全了這次的完美謝幕。
謝謝你。
【貳】
君子姐姐說,“我是一個不容易喜歡上別人的人。一旦愛上,就是全力以赴,不遺余力的愛。”所以對于不能付諸全部身心的人來說,這樣的愛情太過凜冽,難以永恒。這樣的結論,我無法茍同。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哪有那么多纏纏繞繞,百轉千回的回旋余地。因為愛情,本身就是一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劫后余生。
然,人的生活閱歷會讓我們驚醒,自己是一個什么樣子的人?或敏感,或多疑,或多愁,或善感,或感恩,或涕零,情緒復雜變化,不一而足。
閑極無聊,在音樂餐廳找了個事情做著。說是財務,卻是收銀、出納、文員一起開工,美名其曰,你閑。我去,這樣的理由也可以?牽強附會,難以信服。難道就因為我工作效率高,做事速度快,就理所當然的做著我不想做的事情?
蕾子說,“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她說我們要忍。”
“忍毛線忍,姐姐我已經忍無可忍。”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簡直是一種變相的折磨。而這個每天以折磨人為樂的人,她簡直就是惡魔加撒旦的化身。我心里默默的給她安上了女魔頭的綽號。
“那你想辭職嗎?”蕾子小心翼翼的詢問。
“有這想法,但是缺乏一個契機。”逃離這個圈子的契機。我思考人生,思考一個人的情感,是否是在取悅另一個人的時候才能達到利益的最大化。我不明白。情商低,智商高?哈哈,說的是我嗎?我表示懷疑。
話說,“古有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今有我委曲求全,奢望他日大展宏圖。”說罷,我朝著蕾子色瞇瞇的笑著,作勢要動她手腳。她驚叫著跑開,這才逃開我的魔爪。
蕾子是我進入這個圈子才認識的小妹妹,從老家只身一人過來,說實在的我佩服她的勇氣。這是現階段而言我最最缺乏的東西。那些鍥而不舍,那些勇敢向前,就好像打開過后消氣的可樂一樣,已經失去咕嚕咕嚕冒氣的可能。我后來才知道,她奔赴的其實是一場愛情。一段還來不及說出口卻沒有機會的前塵。美麗的邂逅,可遇而不可求。
她說她沒有讀過很多書,也沒有什么專業特長。去羅湖人才大市場找了兩個禮拜的工作,可是卻沒有一個人人愿意要她。后來錢花光了,徒步走到餐廳的時候,點了個最便宜的油潑面,然后抬頭看到了餐牌上的招聘信息,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應聘了。貌似她現在只能找到服務員的工作。她覺得安心而滿足。包吃住,每月3000塊錢,算是給她在這個城市安定下來的信心。她不想灰溜溜的回去,在自己一事無成時。
我伸手抱抱她,表示安慰。
她說話時不自覺的低頭,佝僂的腰身,全身散發不自信,源于自卑的心情。學歷是個很奇怪呃呃呃東西,它有的時候是個累贅,但是有時卻是你加固的金邊。是你抬頭挺胸,高談闊論的資本。
思維決定定性,而定性決定今后的生活水平。而小時候吃過的苦,終究成了你長大以后口中僅剩的甜。
【叁】
餐飲行業其實也是一個流動性特別大的行業,今天認識的人,說不定明天就飄向了任何地方。這里的人就像是無根的浮萍一樣,沒有停留的方向。人就像是被寄存在這里的物品一樣,隨時都有被取代的可能。
很多年前,我的夢想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將是我最大的追求,我這么覺得。那時侯的小學老師總會在課堂上詢問我們,“長大以后,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呀?”我說,“我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后來長大了才慢慢發現,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真的好難好難。改變世界的人很少很少。那些個曾經說要當科學家的同學,做老師的同學,當企業家的同學,當官的同學......好像最后都偏離了那時曾經預想的軌道。每個人都做著和自己理想背道而馳的事情,唯一想著的就是賺錢活著,至于活著是為了什么?他們全然不知道。
高更在他的一副畫里用這個標題命名,“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老師會說,很好同學們,這個命題作文不錯,值得你們用一生去探究,去摸索,去追尋所謂的人生的真諦。
很多年后,我的要求一降而降,那就是不拖累別人,做一個自由自主的人。
蕾子說,三年前認識的一個男孩子,在高鐵上面。初到深圳的時候,面試回家的高鐵,手機沒電,到站意味著沒有人接我。然后看旁邊的人一眼,果斷就找他借了手機打電話叫人來接。故事在這應該就要告一段落了,大家洗洗也就該睡了。但鬼使神差的是,回家充電后的她竟然從她媽手機里找到他的號碼,給他發了感謝的信息。具體是什么內容,她忘記了。然后兩人就這樣的熟悉了。吃飯、看電影、玩游戲,他們做所有情侶會做的游戲,卻唯獨缺了那一句,“我愛你”,“在一起。”她以為沒有說的話,他都會懂的。她奔赴的其實是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
后來兩個人聯系少了,感覺也越來越淡了。但是她付出的感情好像越來越深了。女孩都會比較慢熱,戀愛的節拍總是跟不上去。他,對你有感覺,你只當他是普通朋友。他,喜歡你,你開始對他有感覺。他愛你,你于是懷桃送李般喜歡上他。后來他淡然了,你卻愛上了他。失去的恐慌感,所以才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要時時抓緊。可惜的是,他已經很少在聯系你,貌似你發微信也是挑他空閑的時候發,話不投機半句多,最后以干巴巴的互道晚安語結束。因為太過清冷的性格,所以字里行間稍微的曖昧情愫都能讓人心之雀躍。然后在一遍遍的勸慰自己中說服自己,他還是對我有感覺的。想來也是自欺欺人的把戲。
成人的世界后,終歸是愛自己多過愛別人,人總在經歷過以后才會懂得保護自己,免受其傷害。然后,愛一個人就越來越小心翼翼,怕受傷,怕被拒絕,怕被敷衍。少年時為愛不顧一切的勇氣如同那些年為某人寫過的日記一樣,污漬了畫面,攤開來一片模糊的字跡,終究是遺失了自己。錯失了那些年美好的愛情。
她們好像都過上了曾經我心心念念想要的生活,而我在時間年復一年的車轍里,早已忘卻了最初想要重新開始的初衷。一個人,傷一座城。未來是可以預見的一馬平川,我好像作別了我的白日夢了。在二十八九歲的年華,剛剛好。
有那么一個人,他愿意娶我,而我剛好想嫁了。時間契合,一切都來的剛剛好。錯的時間,對的人,最是傷人。對的時間,對的人,最是感人。
謝謝你,愛過我。
小奔兒說,“這么些年,我好像不會愛了。他的離開,終究是帶走了我的所有,為愛癡狂。”那個時候的他,好像也只能與你訴說了。我見證了他們的初識,開始,以至結束。印象中的這對模范夫妻熬過了畢業分手季,熬過了事業最低谷,跨越了所有艱難險阻,卻在一切步上正軌的時候偃旗息鼓,分道揚鑣。她哭的撕心裂肺。而我,束手無策,笑看他云淡風輕。
不是不遺憾的。命運翻云覆雨的手,隨便一掀就改變了很多人的命數,那些糾纏的曲線,如王菲淺淺吟唱的歌:
有生之年 狹路相逢
終不能幸免
手心忽然長出糾纏的曲線
懂事之前 情動以后
長不過一天
留不住算不出流年
我們都曾經死心塌地的愛過一個人,付出所有,不遺余力的愛過,愛的花朵,開到荼靡。
我關了微信圈,而那個叫許仙的人,他的頭像從未被點亮過。我有的時候會很懷疑,那個人是否真實存在過,在我的青春歲月里如穿堂而過的風,無影,如夜半時分驚醒的春夢,了過無痕。
(ps: 我是寫故事的包包同學,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給我點個贊吧。你的贊美就是堅持寫文的動力。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