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好友在群里發(fā),自己同學的結婚照,不由引起點點感慨。
照片中二人面帶甜蜜微笑,于夢幻景色之中喜結連理。青春洋溢,滿屏爛漫。
二十出頭便結了婚,當下其實并不稀奇:本科有人畢業(yè)照連婚照,研究生有帶球領畢業(yè)證——不值得多驚訝,也無所謂對錯;若是遇見真愛決心綁定,其實他人看法并無所謂,畢竟人生愛情自由決定。
既然有弊有利各不相讓,當事人必定是有所舍取。一時沖動也好,深謀遠慮也好,遺憾也好,無悔也好,說穿了,都是自己的事。
其實,于無痛癢外人講,只是祝福就足矣。
2
只是,婚姻畢竟和戀愛不同。
私以為,二十歲到三十歲,除去人生世界觀,也需愛情觀轉變——或早或晚,會經(jīng)歷在情愛關系中的身份轉變:從女友成為妻子,從男友變成丈夫,甚者,從妻子變?yōu)槟赣H,從丈夫晉級父親。
戀愛的過程,處于兩性關系中的灰色地帶。看似相愛無間濃稠甜蜜,實則隱瞞劣根有所保留;于是,旅行以及同居,便成兩種方式,模擬婚后場景,考驗彼此關系:只是,前者成本不小,后者風險更大,旅行之后分道揚鞭,同居之后勞燕分飛,大有人在;反之亦有。
“戀愛”,還處于一種并未被法律約束,做到壟斷精神和身體的程度。它不同于婚姻,未上升至家庭,開始其實容易,想結束也不難。
關系的開始或是結束,可以由雙方自行決定,或其中一人決定亦可。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的愛,是自由的。
換句話說,處于每段情侶關系中的男男女女,承擔由愛而生的責任意識頗模糊。
3
個人的少女時期,也曾經(jīng)歷懸浮期。
甫一開始,是因為寫網(wǎng)文緣故,惡補很多言情文章,看了蠻多外來影視作品,讀了不少意淫風格小說,天性代入感強烈,極容易沉浸其中,讀著讀著中了毒:故事俊男靚女,情節(jié)跌宕起伏,一下脫了軌,便落不了地。
大抵是自己也曾走過這一遭,因此并不覺得瑪麗蘇很可笑。只是諸如此類青澀時期的戀愛觀,的確也極易將此帶入現(xiàn)實關系中。可能借口年紀尚輕,對待愛情追求之類,往往更期待扮演“索取者”角色,進而等待同“奉獻者”相逢相愛。
雖并未覺得有多么三觀不正,只是這種過于放大欲望之派,其實在無意中弱化了女性在一段關系中應該擔當?shù)摹柏熑巍薄?/p>
讀者是否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錯覺?只要足夠單純,只要心底善良,便會有人幫解決麻煩,便會有人來伸出援手,打倒漂亮的女反派,坐擁大男神的真心。似乎不必付出任何努力,便可以靠對方走上巔峰。
這類作品,看似講述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讀來卻像是對女性的變向輕蔑。
這是一種誤導。
4
在微博上有位讀者私信問過一個問題:
戀愛中的變心,婚姻中的出軌,有何區(qū)別?
當時的回答大抵自己來講也不太滿意。于是很長一段時間都會不由自主思考。就在前些日子,備這篇文章時,突然覺得可以這樣回答——
變心和出軌,看似都是對彼此之間這段關系的背叛,可是,后者的責任性質就決定它的嚴重性更甚。
同戀愛的“自由責任”稍稍不同,任何一段健康而穩(wěn)固的婚姻關系,都需要雙方具有明確的責任意識:完成從個人到一個家庭的觀念轉變,確定自己在這段關系中擔當?shù)慕巧盀槿绾物椦莺眠@個角色作出努力。
從個人,到整體,從兩個一,變一個一,從兩個人獨行俠,成為命運共同體。婚證,婚戒,都暗示意味著雙方有義務應共同肩負起這個家的生死存亡。
結婚早晚與否,其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是否足夠成熟,能意識到這種角色的轉變需求,以及能解決轉變所帶來的問題。
5
可偏偏我們都太看重這個“年紀”的變量了。
聽好友抱怨,親友團聚時,有親戚姑媽,反復碎碎念:有男朋友沒?這么還不嫁?
哭笑不得中,掐指來一算,年關將至,姑姨叔舅,開始炮轟,實屬正常:飯桌之上,聊到某某,三十出頭,仍未婚嫁,便是被家中長輩視作毒瘤針刺,似乎不嫁不娶,便成不忠不孝。
國人的確普遍缺少界限感,可坦白來講其實不便抱怨。說來無奈,婚姻大事,還是有別于戀愛,上升到家庭高度,老人一句想抱孫,各種觀點成借口。不過坦白講,皆是私人事情,旁人若是干涉,總易適得其反——租賃女友,宣布出柜,牛馬鬼神,出奇制勝,好不熱鬧。
其實對所謂適婚年齡和剩男剩女之論,頗為不贊同:對待愛情,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有一段心路歷程。受過幾次傷,跌了幾次跤,學著總結出一套專屬法則,然后按照它節(jié)奏來走就好。人生之路尚且不同種,如何只憑歲數(shù)定早晚?
更何況,決定一個人適婚與否的條件之一其實并非是這個人的年紀,而是是否具備了和這段關系中應擔負的責任相匹配的能力。
我想,這一點大抵對女性來講尤為重要。
因為,這般的開端就奠定著女方在這一段關系中,是一個值得尊重同時有資格獲得愛的角色,不會搖尾乞憐,不會患得患失,穩(wěn)據(jù)駐守,有所根基,既清楚自己的角色,更清楚自己的責任,自然不會一味索取,也便不會一味依賴。
并非依附者,而是合伙人。
6
不太擅長談論情愛話題,缺少經(jīng)驗更無以擔人師,尤其是,情愛之事,私密至極,有人拿任性當情趣,有人視依賴為信任,更是無從說起對錯,既沒太多道理可講,太在意此也頗不值。
可于二十多歲的我們來說,的確需要意識到這樣一點:戀愛也好,婚姻也罷,情愛關系若想長久,其實無法只靠情愛。
所幸還可以等幾年過去,才真正能理解婚姻意義;在此之前,如今年紀,或是秀恩愛,或是訴感傷,或是表達對愛情幾分憧憬,或是感慨對愛情幾多失望,或是打定主意單身到底,或是一個意外墜入愛河——都是值得體驗一遭的經(jīng)驗,都是可以感受一遍的甜酸。
可是與此同時,則也需要認清,沒什么會一成不變,能夠讓你高枕無憂,男人不會,愛情不會,婚姻更不會;很多事情,依舊需要獨自抗爭,并不值得自憐委屈,也不值得炫耀自得。這是一個身為獨立的人,應該也是必須做到的事。
如果我們開始過分依賴一段關系,迫切想通過這段關系獲取什么時,也許就意味著我們即將失去它了。
畢竟這世界上所有能長久的關系,都非永遠一方保護另一方,而是由彼此之間互相守護。
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