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一:銘印是如何決定我們所看到的周遭事物的?
? ? ? ? 根據佛教經文記載,我們意識的“攝像機”在彈指間會記錄下65個分別的圖像或銘印。這些銘印進入到了我們潛意識中的某處,它們會在那里呆上數天、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在意識電光火石般生滅的每一刻,銘印每毫秒自我復制一次,像電影的畫面般接連不斷地略過,給我們造成連續性的幻覺。這些銘印和自然界的種子一樣,意識的種子植入后會繼續生長;它們的增長,也同自然界一樣呈指數級。這個月一號植入的意識銘印,到了二號就會翻一番,三號時再翻一番——到了這個月的五號時,它的力量已經是最初的十六倍了。但是,這些銘印是我們完全真實的感受,跟筆的故事一樣,是空的,具有空性。
作業二、銘印的四大法則是什么?
? ? ? ? 法則一、銘印迫使我們所經歷的體驗和原本的銘印的基本內容相吻合;
? ? ? ? 法則二、銘印的力量在其停留在潛意識期間會不停的增長,也就是說,在它開花結果并迫使我們經歷某種好或壞的體驗之前,它都在不斷的增長;
? ? ? ? 法則三、沒有植入觸發體驗的銘印,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的體驗發生;
? ? ? ? 法則四、一旦一個銘印被植入意識中,它必定會引發一個體驗,沒有一個銘印會“落空”。
作業三、銘印的四大法則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什么?
? ? ? ? 與本章開頭的《能斷金剛》原文結合來談談如何運用它。銘印的四大法則中最重要的一條是第二條,也就是,銘印的力量在其停留在潛意識期間會不停的增長。也就是說,在它開花結果并迫使我們經歷某種好或壞的體驗之前,它都在不斷地增長。如同本章開所引用的經文里提到的,佛陀告訴弟子須菩提,哪怕只是與金剛經結緣,并對其中的內容略有所知,都要勝過把鋪滿奇珍異寶的整個星球甚至一億個這樣的星球作為禮物贈與他人。因為,即便某人只是對銘印是如何使我們看到世界的原理稍有理解,那么這個人就能開始著手有意識地創造一個完美的生活和完美的世界,而且對這個過程的理解越深,即便是那些微不足道的行為、言辭和念頭在意識中植入的種子也會越完美、越強大。它們對塑造我們的內外世界的影響也會越強大。也就是說,即便是一個相對微小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夠在實施它的時候,認識到銘印是如何迫使我們以某種方式看到原本是“中性”的或是“空的”,那么它就會引發驚人的結果。也就如同格西老師一直強調的“種子很小、果實很大”,所以我們應該時時覺察自己的意識和動機,用智慧和能力幫助世界,做一個智慧的好人!
2017年12月16日+第16期學習作業已提交+感悟
? ? ? ? 利用兩個半小時完成了第十六期課程內容的學習及作業,一邊聆聽姚老師細致入微地講解銘印的四大法則:負面行為只會產生不愉快的結果、正面行為只能帶來愉悅的結果;不播種就不會收獲,只要播種必然就會收獲,且從播種到收獲結果之間必然會存在時間差。如果想收獲愉快的種子,不但必須保持“不求回報”的良好的動機去播種,同時還必須選擇肥沃的土壤、經常為播下的種子澆水、施肥,讓自己的種子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里開花結果。一邊梳理自己前期的所做所為,確實存在僥幸心理,如:看到沒有車時闖紅燈,心存僥幸逃脫收獲不愉快的結果。其實正如老師所言:只要種下,必然會開花結果,如何暫時沒有看到結果,只是因為存在時間差而已。所以不要期望通過負面的種子得到積極正面的、愉快的結果。再說,我們肉眼所看到的“實相而非真相”,會忽略耳朵的功能直接傳給我們的意識層面,迫使我們將自己看到的“數據”解讀為“一個人”。根據“萬物歸一”及“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百分百定律,一切皆因自己而來,所以需要時時保持良好的不求回報的良好動機、通過學習耕種技巧提高能力,用智慧和能力培養自己成為超人,做智慧的好人!
? ? ? ? 感恩麥克格西老師的金剛智慧,感恩姚老師細致入微的講解!感恩曹老師和心花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