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萬事萬物的潛能,所謂的“空性”?
書中說:空,的意義只不過是:我們遭遇到了一些好事或壞事,但是那些事情本身并無好壞的特質。是的,我們必須了解,并且明白這個事實,就是如此。事情本身并沒有好壞的特質,好壞只在于我們自身的感受,所以我覺得所謂的空性,就是萬事萬物具有的潛能,因為他們處在中間,所以最后決定往哪邊都有可能,所以這就是他們的潛能,而賦予他們潛能的是它們自身的中立性,而最后發揮它們潛能的是我們的觀感。
就像對我來說,法語這件事情,我對它已經沒有興趣了,所以從某種方面來說,是我認為它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了,但是事實確實,它沒有好與不好,它就是空的,而我對它的認知全部是來自自己的觀感而已,是自己找了一堆理由來告訴自己,確實這件事情就是不好的而已,僅此而已,和法語無關。
2. 什么是書中所說的“業力”?
業:即行為,有身的行為,語的行為,意的行為三種。即為身業,語業,意業。每一種行為皆有善,惡,舍(不善不惡)之分。業力,我覺得就是,行為的力量,不管是身體的行為,還是語言的行為,還是思想的行為,業即為種子,在潛意識里撥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則業的力量越來越大,最后都會產生一種業力。即為結果。
3. 什么是“銘印”?
我理解的銘印,即為業,書中寫的大意是,我們就像一張白紙的內心,隨著我們遇到的事情,從而產生銘印在這張紙上,而且這張紙不是普通的白紙,你的銘印的大小,輕重,全部都可以記錄。我覺得其實就是種子,但是書中說西方人不太好理解,所以用的銘印,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是在我心中就是種子的意思,就是你的每一個業所產生的力,都會生成一顆種子,在你的潛意識的土壤里種下,并且隨著時間發芽結果,最后在意識層面顯現出來。
4. 主導銘印在意識中“開花結果”的四個方式是什么?
① 經由銘印所生產的感受,必須與銘印的內容相符。簡而言之,一個負面的行為只能導致負面的結果,一個正面的行為只能導致正面的結果。
② 銘印停留在潛意識的時候,它的強度持續不斷的增強,直到它茁壯成熟,迫使我們經歷一些好的或壞的感受。
③ 從來沒有任何感受的存在,除非引發感受的銘印已經先植入心中。重點在于,我們所經歷的每一種感受,都是由先前的銘印引發出來的,我們周圍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我們自己的思想,都起于從潛意識升至意識層面的銘印作用,使我們意識到事情的發生。
④ 一旦銘印被植入于心,它必定產生一種感受,沒有一個銘印是白白不起任何作用的。
5. 為什么說“金錢要通過維持一種慷慨的態度來創造”?
因為每一個反應都在你心中植入新的銘印,如果你總是封閉自己,拒絕給予資金或者拒絕提供援助給那些仰賴你的人,你等于就是植入了一個負面的銘印,該銘印會在你的潛意識里停留,而且停留的時間越長,其力量就越大,即業力。
我們了解到,植入銘印有3種不同的方法:通過行動,語言,以及思想本身。而最重要的是通過思想植入銘印,也就是說“態度”就可以制造最深刻的銘印。
如果你的心態沉淪,眼界狹窄,即使在目前的財務狀況之下,你仍然有能力幫助他人,但是你拒絕提供協助,那么你所制造的強大銘印將影響你的事業是否能夠起死回生。
我們應該提出另一個重點,我們不是在談論態度(即,思想)如何影響你對財務狀況的觀感。更確切的說,我們正在把一個過程的細節攤開來說,而事實上,這個過程將決定你對周圍事物的觀感。我們不是在討論你無法支付賬款的感受,而是在討論你的感受實際上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支付賬款。這個前提十分深奧,但把它放在如何經營事業的系統之中,卻空前的簡單直率:金錢本身是經由維持一個寬容大度的心態所創造而來的。
6. 寫下第94頁中,7個最重要的因果法則,說說你對它們每一條的理解。
總結:
(1) 為了“看見”自己的事業飛黃騰達,財源廣進,你必須保持慷慨大度的心態,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布施)
理解: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即慷慨大度的心態,這樣的話,你不會關閉自己的大門,從而拒絕別人,從而也會有更多的機會通過你給自己開的大門來找到你,
(2) 為了“看見”自己置身于一個幸福快樂的世界,你必須遵循倫理道德的生活態度,以在潛意識中植入正確的銘印(持戒)
理解:必須時刻牢記,種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你必須遵循倫理道德的狀態才可以種下很好的果。
(3) 為了“看見”自己身體強健,充滿吸引力,你必須避免憤怒。
理解:憤怒讓我們失去自我的控制,蒙蔽自己,所以我們必須控制憤怒。
(4) 為了“看見”自己在私人生活和工作場合中擔任領導人物,你必須樂于幫助他人,
理解:因為真的幫助他人不僅可以讓自己得到東西,還可以讓被幫助的人得到。經歷了很多事情會覺得雙贏是件很難的事情,可是讀完這本書之后發現,現在,不是那樣,很多東西可以共同創造,自我的邊界不用那么狹隘,所以幫助別人,其實也不能稱作幫別人,也不能稱作幫自己。
(5) 為了“看見”自己能夠心思專注,你必須進行深度的禪修,
理解:禪修可以讓你更加安定的關注自己,關注內在的自己,就像有的東西向外求,而你的心卻只需要向內求,你才可以更加的了解他,因為心不在別處,就在內處。
(6) 為了“看見”自己心想事成,你必須了解潛能和心理銘印的原則,
理解:因為原則就是,種下什么因種什么果,所以我們必須知道銘印種下的過程,所以我們要了解。
(7) 為了“看見”自己和他人事事滿愿,你必須培養慈悲心,
理解:因為我們要學會幫助他人,所以我們必須擁有仁慈的心態理解那些人的處境以及遇到的問題,從而才能幫助它們,我覺得慈悲心,就是幫助我們能夠理解它們必須的東西。
7. 閱讀第99頁的問題,寫下3個現在最困擾你的問題,思考一下作者提出的解藥和你的現狀之間的對比,你如何理解?
現在最困擾我的三個問題:
(1)自己選擇放棄的決定是真的如此,還是只是自己懶惰了,不夠精進了的結果?即使自己能夠完全明白自己的優勢是什么,自己的選擇應該沒有問題,為什么放棄的時候還是會猶豫不決,還是會追求別人的給予肯定?
(2)雖然明白自己知道共贏和分享,幫助他人是有益處的,但是在某些事情上,還是會有所猶豫,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很多之前的概念,讓我覺得非贏即輸,總是只有一個勝者,所以總是在追求競爭,現在發現沒有什么了,原來只不過是自己的概念出了問題。
(3)好像看完之后的問題就是,實踐這樣的理論會不會太過于嚴苛的對待生活,從而讓生活失去了人間煙火的活力?
8. 什么是“六時書”?記錄六時書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
六時書:記錄日常銘印的一種方法。
意義:更加了解自己的每天的銘印的好與壞,并且記錄可以讓自己不被心里作用影響。
9. 什么是圓圈法則?為什么圓圈法則重要?
圓圈法則:每隔一段時間,暫時放下手中工作的技巧,即,離開工作場所,前往另一個地方,在你的周圍劃下一個圓圈(范圍,界),你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圓圈之內進行思考。
重要:因為它可以為你帶來靈感,因為我們在一個完全靜謐,完全集中專注的空間,我們正在使用生命中稀有,珍貴,不可取代的時光,進入了心的寧靜,尋找人生和事業挑戰的深層答案。在這段時間,不僅僅開啟了存于心中更深奧玄妙的創造力,你也因為具備了破除舊有模式的先見之明。遠離了工作環境,跳脫了井底之蛙的淺薄局限,把自己的心沉浸于數世紀以來思想家的思想之中。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一些空白的閑暇的時間跳脫出來,可以面對自己的內心,并且跳脫當下的環境,從而有意識的去感知自己。
10. 修持死亡冥想的重要性和意義何在?
重要性:死亡冥想是指:每天早晨你清醒之時,不要起身,雙眼睜開地躺在床上,然后對自己說“我今晚即將死去,我應該如何度過余生,才是最好的選擇?”
修持死亡冥想的一個立竿見影的成果是:你簡化了你的生活,舍棄你所擁有的事物,放慢你的生活步調。
如果今晚你真的即將離開,你會審視你的事業,這是你真心想要從事的工作么?你是否寧愿從事其他工作,卻害怕嘗試,因為你不確定你是否能夠從中賺取足夠的金錢,或因為你怯于嘗試新事物,或只是因為你懶得嘗試?人生真的苦短,你的工作年齡——最精力充沛,最健康,最敏銳的時期——也十分有限。如果每一天你能夠從事一些你真正感覺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少賺一些錢也是值得的。
到了死亡冥想的最后一個階段,“今晚即是大限之日”的想法將出發你的本能,開始深受人生最美好,最富饒意義的事物的吸引。通過內在思考與冥想的過程,你已經把思維往前推進,從萬事萬物皆有盡頭的角度來看待你的人生與事業。
死亡冥想的要點在于,事先預期未來幾年的演變,并且在當前做出一些決定,以便在未來能夠以欣喜滿足的心情回顧過往。此舉不僅僅使最終的目標更加有趣,也使得整段旅程更加樂趣橫生。
11. 為什么說“自他互換”是最終極的管理工具?
因為,自他交換是可以明白萬物皆有盡時的心境,從而去從未來看現在,從而回顧人生,這讓人不僅僅是從現在考慮問題,還是用未來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事情,這會讓自己很深刻的感知,并且深刻的評估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有讓自己滿足的方面。
因為,自他交換(exchanging self and others),在死亡冥想的過程中,你的心態必須前進至未來,如此才能夠用萬物皆有盡時的心境回顧人生,并且帶著欣慰滿足之情,明白自己已經完成了整個事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你必須用評價人生的觀點來評估你的事業,因為公司與人之間沒有任何差異,所以你必須走到事業的終點,然后加以審視回顧。
你的目標在于:①賺取巨額的財富②保持強健的身心,如此才能夠享受財富③用日后你將引以為榮的方式善用你的財富。
身體互換的想法不僅僅是一種正確的想法,也是最具利益的想法。
蔣巴法就是學習如何敏銳地觀察其他人的需要與喜好,如此一來,你就能夠給予它們最向往的事物。——這是第一個步驟,即是把我們從專注于自我中抽離,開始關心他人,
12. 作者認為財富的真源頭是什么?人們如何可能創造無限大經濟?
財富的真源頭是,僅僅是,在過去,種下了致富的銘印,而這種特殊的銘印,唯有透過布施才可以種下。
我覺得幫助他人,從心底里真心的去布施,去為他人的期望而行善,隨后布施到更大的方面,從而可以創造出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價值,因為一個人的價值是沒有價值,而眾生的價值才是真的價值,我們要擴大“自己”的范圍。這樣,就可以創造無限大的經濟。
13. 本書中你覺得難以理解的地方,要問學霸貓的問題是什么?
1. 就是真的可以如此的堅持么那7條么,這樣的生活是否對自己太嚴苛了?
就如同我在內觀的時候,靜默讓我感覺非常的有趣又擔憂,擔憂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又讓我心生向往,卻在從事的一些階段,雖然會覺得神棍貌似就是自己追求的,可是有些時候還是會覺得,我現在的年紀,就這樣的去除去一些年輕人的東西,比如,欲望,沖動,是否是好的,是否是沒有浪費年輕的熱血的,雖然這2年,經歷了很多東西,而且心里真的和以前的年少輕狂完全不一樣了,但是還是有些時候會懷念當年的自己,遇到了這件事情就是干,可是現在完全不一樣,會考慮的更加周到,但是同時又會覺得自己沒有了當時的那股熱血了,因為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熱血就可以熱和起來的,最終要靠的還是日常的播種,所以雖然明白這些道理,但是努力去嘗試這些東西還是需要一些經歷的。
2. 最難理解的就是銘印的記錄與否,有時候他會說,但凡一個小小的思想就會播種,而且即使你不說出來,在內心也會播種,而后面又說,你有3秒的時間來控制自己,選擇播種還是不播種,我覺得潛意識的東西說的有些玄幻,不能夠完全的理解通透,確實燒腦,我覺得他的意思就是,銘印,播種在潛意識然后生根發芽,然后在意識層面開啟,最后得到果實,也就在生活中表現出來了。
可是我的問題是,什么時候這樣的銘印可以控制,什么時候又不行?比如我心中出現了一個邪念,然后想起自己看過這本書,什么因有什么果,那我就消除了它,可是他已經出現了,只不過是我強行刪除了,是否也會留下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