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聽了弘丹第9期“21天愛上寫作”第二節課,聽得時候因為信息量非常大,于是下了一個決定將其重點記錄下來,整理成自己的收獲,然后再反思一下自己目前的寫作狀態。
第一部分:關于《弘丹第二課——如何收集素材》的12條筆記
1、對文章的讀者進行定位。
2、挖了一個知識坑:將自己想象成為一個孕婦,那么自己就是一個孕婦。生活中就會關注這些素材。在生活中多挖幾個知識的坑,就相當于選定了自己想要的方向。
3、用寫書的方式寫文章:靈感會在寫書過程中出現,寫作的主題會集中在某一個領域。會深入某一個領域,有更多的積累。
4、帶著自己是作者的角度去讀一本書,轉換自己的思路,收獲大。
5、從閱讀中收集素材:量變會帶來質變,想要寫出同一類的書,至少要讀100或上千本同一類的書。在一本書上花的時間越多,寫的就會越好。
如何選書,閱讀精品書籍。將時間花在精品書籍中閱讀。 方法:1)看出版社;出版社擅長的不同。2)看作者,知名度越高;版次、印次和印數越多,說明這本書是很經典的。3)編和著,編不是原創,盡量選擇原著的書。4)讀書評,看看這本書的內容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內容。5)適合自己的書;
問自己為什么要去閱讀?根據不同的目的背后閱讀的方式是不同的。(讀書不在于多在于精。讀書要讀兩遍)
讀書的幾個原則:1)找到讀書的定位;2)挑最好的內容來閱讀;3)閱讀的頻次,每天至少30分鐘閱讀時間;4)定期做讀書筆記;
兩種讀書方法:第一種方法是讀文學作品:需要讀2遍,帶著批判的眼光去讀,像作家一樣閱讀。用自己的方式寫,然后與作者比較一下,作者寫的倒在哪里,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這是精度的閱讀方法。對于一流的文學作品可以用作家一樣閱讀。第二種方法是拆書幫的方法:適用于實用類的書籍,花少量的時間就可以讀完。拆書幫的理念是沒有 必要從頭到尾去閱讀,只要抓住一點實用性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中就可以。拆書幫是王者讀書法的理念,自己需要什么就可以直接獲取,對于現代人是非常有效的。拆書榜IA的方式不僅用于拆書籍還可以拆生活,選取片段對于自己的啟發,就像是寫反思日記的過程一樣。小事情背后的大道理可以通過拆書幫的方式,可以拆電影等等。
6、回應式寫作:根據自己頭腦中的一個回應,好的作者一定是一個好的讀者。避免寫著寫著就成為抄書。
7、怎么樣書評和影評?
(第一,寫給誰看;第二,寫給讀者看,要求一樣。書評有趣會引起共鳴;第三,媒體發表,官媒用高大上,客觀的詞語。)
寫書評的過程:一、需要確定主題;二、選擇寫作角度;三、呈現自己觀點;四、有吸引力的標題;五、活潑有利的文字
8、怎樣從書籍中挖掘素材?
第一,寫讀后感;第二,摘錄文章中的精句;第三,收集書中的例子;在自己文章用引用某文中或電影中的精句會讓自己的文章更加有吸引力。
9、李敖的讀書方式?
第一,把書剪下來;第二,將文章分類成不同的文件夾,可以參照圖書館的分類方式;第三,記憶標題,幫助下次使用這些文章的內容。
10、每周整理素材,比如微信和電腦中收集和收藏的文章。
11、怎樣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三個能力:第一,提升好奇心;第二,觀察力;第三,思考力。
三個方法:第一,隨時記錄靈感;第二,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第三,感官和直覺。(佛家講的六根來覺知世界)
放下手機,從虛擬世界走出來,活在當下,用心的生活,才會從生活中積累素材。
生活的素材,過去的事情、過去的那以往懷的事情,現在的。。。未來的。。。
列一張題目表,寫下一個題目的時候,就會隨之選擇素材,就像是知識坑。不知道些什么的時候,可以從題目表中選擇主題。可以從自媒體中的熱點、微博、知乎的熱點,關注讀的問答。豆瓣、簡書、微信中的文章都可以拿來作為素材。
怎樣建立素材庫?
第一,隨時記錄;第二,積累精句;第三,攢例子;第四,每周整理素材;第五,素材分類;第六,找網站經典句子。
好的工具:1、excel表格記錄字數;2、印象筆記和有道云;3、科大訊飛語音。
寫作的平臺:1、簡書:讀書類、思考類、雞湯文;2、豆瓣:文藝青年具體地;3、知乎:理性的平臺。(某一領域的積累可以回答別人的問題)4、今日頭條;5、一點咨詢;6、搜狐公眾平臺;7、網易自媒體。
12、生活和寫作態度:把寫作等使命當成吃飯喝水一樣的小事情來做,把稀疏平常的生活小事當成神圣的事來做。
第二部分:第二課聽后的反思
聽了弘丹的第二節課,自己總體的感受是信息量非常大。具體來說,有幾個非常明顯的我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我需要注意文章的定位的問題,在簡書上寫作我基本上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我只是想如何表達出自己想寫的東西就好了,沒有想過還要對所寫的文章要進行定位。這一點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收獲。
我本來認為簡書多數是寫生活中的內容,可能喜歡的人自然會關注和喜歡一篇文章。今天聽了課后才知道,簡書也是有定位的,以后我會考慮一下該如何寫才是最合適的。
第二,拆書幫的問題。我去年第一次參加“21天寫作”的時候就知道了拆書幫,可是我一直沒有仔細的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回事。這次聽課雖然有了對拆書幫更深的認識,但關于拆書幫的活動和內容我還沒有涉獵過,希望有機會參與這一類的活動,可以增加我對它的認識和理解。
第三,關于寫作平臺的問題。今天聽弘丹課才知道有這么多的寫作平臺可以關注,之前從沒有集中的聽說過這些平臺。感恩弘丹提供的這些平臺,也希望能更多的創造一些與平臺接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