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身體健康方面:
(1)完成晨跑10公里并堅持聽《超級個體》(預計用時1小時)。
2、關于工作及技能提升方面:
(1)每天9點之前上報半完成上報施工日報及監(jiān)理日記記錄(工作)(20分鐘內(nèi)完成)。
(2)早上09:20開始學習安全生產(chǎn)技術并完成課后練習(安全技術試題不少于35道,安全生產(chǎn)法規(guī)不少于20道題)。(預計用時2小時)。
3、關于讀書與自我迭代方面:
(1)11:50開始用來看萬維綱老師電子版的《萬萬沒想到》(預計用時40分鐘)。
(2)14:40抽出專門時間來看《自下而上》完成20頁閱讀。
(3)15:50看書《精通比特幣》最少要達到感觀認識。(預計用時2小時)。
(3)20:30-23:30學習今日專欄訂閱內(nèi)容,做好記錄,將靈感寫下來(預計用時3個小時安排時間)。
自我反饋:基本上都如約完成了,應靈活調(diào)整清單列表,不可僵化,如因其它事項影響前面事項,可先進行后序任務安排,以便提高效率,避免浪費時間。
小確幸:
1、今天看萬維綱老師的《萬萬沒想到》這本書給我很大的觸動,收獲多多......
今日得到:
學習薛兆豐老師的《北大經(jīng)濟學課》第74講/不耐產(chǎn)生交易
通過學習應掌握以下知識內(nèi)容
1)在經(jīng)濟學在什么叫“不耐”?
不耐(impatience),就是不耐煩。人對消費其實有一個時間上的偏好。
人們更喜歡今天確定的消費,而不喜歡明天不確定的消費。人的這種非常自然的傾向就叫“不耐”。
2)“不耐”是最早由誰在哪本書中翻譯過來的?有由翻譯的?
不耐(impatience)最早由陳彪如在翻譯歐文.費雪的《利息理論》而來。
3)每個人耐的強弱是不一樣的,哪些因素決定了不耐的強弱呢?
a.耐心與年齡。
b.耐心與想象力
例:想象力強的孩子,他們能夠把以后得到的獎賞看得很大,看得很重、看得很具體、看得很明確,這種小孩當然自律能力就比較強,但其實自律能力北后是想象力(這句沒理解?其實說的就是期限高,看得遠的意思,像投資人通過早期投入,長期持用等等)。
信念就其實就是對未來前景的那種想象。
c.耐心與文化
d.耐心與時局
例:戰(zhàn)亂年代,未來不明確,看不到未來,他們看手上的耐用品就覺得沒那么值錢,而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里的人,他們看未來就看得比較遠。
4)不耐為什么會產(chǎn)生交易?
因為人與人耐心不一樣,他們對手上耐用口估值不一樣,這時候就會產(chǎn)生交易。
偏好現(xiàn)貨的人和那些偏好期貨的人之間,就會產(chǎn)生交易,也就是說不耐產(chǎn)生交易。
5)什么叫利率?
現(xiàn)貨和期貨的比價,就是利息率,簡稱利率。
6)什么說不耐程度決定利率的高低?
人們都愿意早一點消費,而不愿意晚一點消費。那那些想要換取現(xiàn)貨的人為了說服別人,讓他們推遲消費、授受期貨,就只有一個辦法,對那些推遲消費、接授期貨的人給予補償,補償就是利率的基礎。
當未來越不確定,補償就要越大;消費推遲得越久,補償也是越大。不耐是利率的基礎,未來越是不確定,接受期貨的人所索取的補償就越大,這時候利息率就越高。
利率是人們推遲消費所要索要的一種補償,所以未來越是不確定利率就越高。
今日思考:在一個原始社會里面,在一具連貨幣都沒有的社會里面,有兩幢房子,一幢是茅草房,不耐用,一種是石頭房,它挺耐用,這時候人們發(fā)現(xiàn)石頭房價格相對于茅草房價格下降了,石頭房變得相對相對便宜了。這時候問你,利率是上升還是下降了?為什么?
我的回復:
應該是利率上升,石頭房相當于期貨,而茅草房相當于,因為未來不確定,導致補償增加,當然利率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