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閱讀原文片段
“行動科學管理術”利用“ABC模型”的概念來解釋人的行動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A=Antecedent(前提條件)
B=Behavior(行動)
C=Consequence(結果)
前提條件指的是引發行動的環境。比如,會議結束了(所以你去休息一下);視力變差(所以你戴眼鏡);上司對你說“提交企劃報告”(所以你提交報告);朋友對你說“請你吃點心”(所以你吃了點心)…這些都屬于前提條件。
“在上司的要求下提交了報告”“在朋友的邀請下吃了點心”則是一種行動。像這樣促使人們采取行動的前提條件是必要的,但只有前提條件,無法使行動多次重復。
如果出現了提交報告卻沒有獲得通過、點心很難吃等不好的“結果”,那么人們就不會愿意重復這樣的行動。但是,如果出現提交報告后得到了贊揚,點心很好吃等結果,那么人們就會自發地重復這樣的行動。就像斯金納說的那樣,行動是受其結果影響的。
請準備一張紙,將整個行動的過程都寫出來,關于C(結果),不管是好的結果還是壞的結果都寫出來。
比如讓自己變好的行為,如“跑步”,則或許有“體檢時發現身體出了問題”“變胖了褲子穿不下”“朋友邀請自己一起跑步”等A(前提條件),或許會出現“跑步之后心情舒暢”“變瘦了”“變得健康了”“感到疲憊”等C(結果)。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客觀地觀察自己的狀態了。
I · 拆書家講解引導
片段中提供了一種ABC模型,這種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釋人的行動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A=Antecedent(前提條件),前提條件指的是引發行動的環境。用易于理解的話說,前提條件是產生行動的原因,這個原因可以外在的也可以是內在的。
比如,很多人想減肥,行動是少吃多運動。那么前提條件可能是,同事說我胖了,去年的衣服穿不上了,身體機能下降,沒有以前精力充沛了,吃得太多養活不起自己了……或者是就是覺得太胖了,是自己不自律的表現等等。
前提條件可以引發行動B=Behavior(行動),但是無法使行動多次重復。行動怎樣才能多次重復呢?取決于好的結果C=Consequence(結果),即正向的反饋。如果反饋不夠好,那么行動自然就不會很好的重復。
通過“ABC模型”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很好的覺察到自己的狀態。
A · 學習者拆為己用
請大家想一個最想養成的習慣,并分析該習慣動作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前提條件也許不是一個,請把想到的都寫出來)。
如果該習慣養成了,即行動產生了,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當然這個結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比如如果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運動,我可能沒有時間追劇了;同時因為吃的少,我可能沒有能量去學習了,等等。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是什么在阻礙自己)
一個星期之前,自己開始組織社群學習。主要是分享得到APP上的付費專欄音頻和每天聽本書的內容。
然后想養成的習慣是:分享。
按照成甲老師的觀念,分享也是一種以教為學。因此我希望通過分享來建立自己的知識。
前提條件:
1.我有時間:自己的閑暇時間相對較多,但感覺時間都荒廢了
2.提升自己:自己看到的內容只能算一種信息,而轉化成知識并形成能力是重要的。想利用這個機會提升自己
3.一群人學習:希望結交一些志同道合,愛學習的人
4.人脈積累:在分享的過程中積累各個行業的人脈
5.自我學習:分享的內容必須自己看,所以可以逼迫自己去學習這些知識
6.把握趨勢:發現社群學習是未來的趨勢,希望可以去研究
7.希望有更多談資
8.需要激勵:自己學習好像總缺乏動力和反饋
行動:
1.通過免費加入知識社群的進行朋友圈的推廣
2.通過推廣加了2000多個人,然后就停止了加人
3.成立了8個100人的群。然后終止。
4.每天不定時的發放資料
5.通過投票形式對參與者的喜好進行調查,調整自己的分享方向。其實這個動作,一方面是我說的去了解大家的喜好,一方面是檢查有多少人真正是去看了我分享的東西。因為他真的關注,那么他有著參與感和服務意思,也希望爭取他喜好的內容,那么他一定會參與投票。
6.前期的分享做的都是零散的隨機的分享,后期準備按主題進行歸納,將人員進行一個細分
7.我跟一些群友交流,希望得到他們的意見和反饋
結果:
1.加人的過程,我發現很浪費自己的精力。對我來說沒有實質性的意義。所以我不想耗費在通過驗證,給他說明我能提供什么,以及讓他二次推廣,來擴散我的受眾群體。所以,我停止了推廣。
2.每天不定時的發放資料,很多人表示這樣的免費分享他們是認可的。并且我也確實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逼迫自己去學習并且篩選我分享的內容。我得到的是信任,不斷刷新的認知以及選擇知識的能力。這是屬于非常積極的反饋和成長。因此我每天都在堅持。雖然說時間不定時,但是內容以及內容的質量都是有效把控的。
3.我發現很多人可能就是沖著免費二字和一種盲目而來的。這讓我覺得可以去清理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出去。但是清理原則還需要思考。
4.因為我發現分享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開始去真正的了解社群并且調整我的方向。
5.因為很多人期待我一直堅持分享,所以我已經養成了學習的習慣。
6.除了每天去學習之外,我希望能把我的分享系統化的分類別的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