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有點低落,從來不輕易哭的女兒,昨夜哭得很傷心。
也是昨天開始我才確定8.17晚上她的翻來覆去,亂撓亂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便秘引起的。而引起便秘的因素也有很多啊,最關鍵的還是她的飲食,就是大人給她吃的東西。昨天我不禁對孩子姥姥感慨,有時真的是很奇怪,我們大人覺得對孩子好的東西可能并不好,比如說,我們覺得她要吃這個吃那個會有營養,也往往覺得她要多吃才能長身體,可是她偏偏就接受不了我們覺得對她有利的食物,也偏偏就接受不了吃太多。
近兩個星期里,算上昨晚,我們已經給她用過三次開塞露了。而昨晚也是她大便秘結到便血的程度,即使用了開塞露也無法排近腸道中像羊屎球一樣的積便。
回想16號的飲食,新添加的食物就是玉米的。
而之前的一次便秘,我推測罪魁禍首是過量的番薯和過于細膩的胡蘿青菜冬瓜泥。
所謂病從口入,那么什么樣的食物入口會引起疾病呢。粗茶淡飯向來不會引發身體器官的負擔,反而大魚大肉,過于精細的食物往往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因飲食過量、過精、過葷腥而引發的各種腸道問題,似乎還是一個社會問題。每到節假日,總能看到各種報道,類似于某節過后,醫院腸胃內科門診人滿為患,絕大多數都是在經歷饕餮大餐后因腸道受損就醫......
古語有云,“若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p>
可是我們偏偏都是反其道而行,小嬰兒時期,長輩們只要各方面條件允許,都要費勁心思讓小嬰兒們多喝點奶,多吃點輔食,哺乳媽媽要吃好才有營養豐富的奶水產出,添加的輔食要精要細要蛋白高要量大;再大一些,能走能跑的小寶寶們就開始被追著喂飯;再往后,兒童期,且不說家里所制的各種營養餐,光市場上的兒童零食兒童飲料兒童洋快餐就足以讓一個小孩體內積贊過多的脂肪,過量的激素,甚至還有抗生素......
再往下呢,實在是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