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故事》| 王敬時解讀
關于作者
巴巴拉·弗里茲的本職是一名美國的環境律師,曾參與過多起燃煤工廠的環境糾紛案,對煤的歷史和燃煤的危害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關于本書
這是一本介紹煤的歷史書。以往有關煤的書,都是從煤作為一種礦產資源和煤的工業用途等角度來介紹的,而這本書可以說是完整介紹西方人使用煤的歷史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為我們講述了煤的來源、人類使用煤的歷史以及煤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產生的影響等。通過這本書,我們能了解到,煤與人類是如何相互影響、煤又是如何推動人類進程的。
核心內容
第一部分,煤引爆了英國的工業革命。煤、鐵和蒸汽機三者相互促進的工業化生產方式開創了英國的帝國時代。
第二部分,煤驅動了美國的崛起。煤是當時美國最大的財富,而以煤為核心發展出來的運河、鐵路交通系統和因煤礦產業而催生出的新型勞資關系,為美國的崛起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政策保障。
第三部分,煤影響著今天的世界形勢。由煤產生的“氣候政治”,核心是有關煤的使用問題,本質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博弈。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煤引爆了英國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是一個以紡織業和手工業為主的歐洲小國。但是自從英國開始大規模使用煤,以及由煤而引發的鋼鐵、蒸汽機等一系列產業革命的連鎖反應發生后,英國迅速從一個弱國變成了稱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發展工業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鐵,而在使用煤之前,人們必須使用大量的木材來煉鐵,可是英國卻是極其缺乏森林的國家。不過,英國卻是產煤大國,英國人最先把煤轉變成了焦炭,用焦炭煉鋼,可以完全代替原先木材的作用,既能為煉鋼提供所需的熱量,也能快速帶走鐵礦石中的氧化物,煉出純凈的鐵。
使用煤作為煉鐵的原料后,鐵的產量大幅提高。有了充足的鐵和煤炭,也讓蒸汽機的制造成本更低,使用范圍更廣。蒸汽機的普及則進一步提高了煤炭的產量,同時也提高了煉鐵的效率。就這樣,煤、鐵、蒸汽機形成了一種相互促進的三角生產關系,增加了原材料的產量,提高了工業生產的效率,促進了更多工業產品的出現。
1830年,英國煤產量占世界煤產量的80%;到了1848年,英國的鐵產量比世界其他國家鐵產量的總和還多。
蒸汽機的使用讓生產效率比農耕時代提高了好幾個數量級。工業代替了手工業成為英國的支柱產業,大量的勞動力涌進城市,充實著日益膨脹的勞動力大軍。1860年前后,倫敦人口超過了300萬人,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而英國也成為了當時世界的生產中心,它的市場和勢力范圍延伸到了全世界,一個“日不落帝國”就此誕生了,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煤的使用。
二、煤驅動了美國的崛起
煤碳資源是美國的巨大財富之一。不過早期的美國工業大多集中在東部的沿海地區,而產煤區卻在200公里以西的地帶,所以,盡管美國煤炭儲量豐富,但是用煤的成本卻非常高。商人們開始想辦法解決煤炭的運輸問題。
他們首先開鑿了運河,通過水路運煤大大降低了煤的成本,運煤的周期從原先的六天縮短到了一天半。不過隨著煤炭需求量的增長,運河的運力顯得不足了,尤其是到了煤炭需求量大的冬天,河水結冰造成通行困難,運煤成本再次增加。
這就迫使人們開發出一種新的運煤方式,于是鐵路就出現了。不過,當時火車還沒有普及,運煤的方式就是讓車廂順著鋪在山坡上的鐵軌往下滑。直到后來,火車傳入美國以后,才激活了美國鐵路運輸業的發展。
鐵路和運河的出現為美國經濟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是煤驅動美國崛起的第一個因素。
煤驅動美國崛起的第二個因素,是煤礦工人運動迫使美國出臺了新型勞工政策。南北戰爭以后,煤炭業逐漸取得了支配國家的主導權,可以說當時的煤炭業控制著整個美國的經濟命脈。迫于煤炭企業的壓力,官方和社會輿論也一直壓制著煤礦工人組織的維權運動。
1902年,礦工聯合會組織了一次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迫使當時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出面調停,結果這次大罷工以工人的勝利告終。后來,美國政府又相繼出臺了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針對煤礦工人的勞動保護政策。這些新型勞工政策后來也成為了其它行業勞工政策的樣板,為日后的美國崛起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三、煤影響著今天的世界形勢
“氣候政治”是今天國際上的一個重大政治議題。不過所謂的“氣候問題”無非就是對煤的使用問題進行的一個包裝,本質就是發達國家用來壓制發展中國家崛起的一種手段。
盡管煤確實對氣候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過到目前為止,人類還無法找到一種既廉價又可行的替代煤的能源,所以短時間內我們依舊要使用煤。
不過,在煤的使用上,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手段使煤對氣候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比如在燃煤廠的煙囪里加裝凈化裝置。凈化裝置能有效減少煤煙中70%~90%的揮發物,除污效果很好。而對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問題,未來也可以通過碳回收的技術手段予以解決。
金句:
1. 每一個煤筐里都裝著動力和文明,因為煤是一種可以移動的氣候,它把熱帶的炎熱帶到了寒冷的拉布拉多地區和冰冷的極地。
2. 煤靠自身的力量把自己輸送到了需要它的地方。瓦特和史蒂芬孫悄悄告訴人類一個秘密:14克左右的煤可以運載兩噸煤行駛一英里。
3. 在設想可能實現的未來時,一定不要忘了最后這一種重要的能源——“激情”。以煤為燃料,人們建造了一個強大的新世界。在這里,想象力、熱情和挑戰歷史的勇氣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撰稿:王敬時
腦圖: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