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閱讀的方法
什么是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就是幫助自己對書籍快速建立認知的方法論
與分析閱讀的比較
- 檢視閱讀
- 有限時間內最好的完整閱讀法
- 分析閱讀
- 無限時間內最好的完整閱讀法
檢視閱讀有兩種
- 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 檢視閱讀二:粗淺的閱讀
如何掌握檢視閱讀
1.檢視閱讀前的準備
- 閱讀=態度*技術
- 態度
- 是一個極其主動的狀態
- 保持主動閱讀的方法:問問題
- 目的:避免逗留與倒退
- 技術
- 技能準備:基礎閱讀的技能
2.你在檢視閱讀正式開始的時候,你所處的狀態
- 新奇的書&沒有時間去仔細看—》用檢視閱讀
3.檢視閱讀有兩種不同的形式
- 檢視閱讀一: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 系統性略讀@永澄
- 大概翻下本書講的是個啥
- 檢視閱讀二:粗淺的閱讀 — 粗讀@永澄
4.永澄自己的檢視閱讀五步法
要帶著問題進行檢視閱讀:
? 這本書是個什么主題、什么分類,誰寫的;
? 這本書是怎么構架起來的。按照要素結構,一個要素、兩個要素、三個要素的疊加;還是層級結構;還是結構性結構;還是時間結構;還是什么樣的結構,它是怎么構建起來的;
? 這個書里主題是講什么呢?哪一些東西是它的關鍵詞?
? 主要的章節和主要的章次是哪一些?
? 有沒有哪些邏輯順序可以供我參考的?
1.看包裝、
- (1)看書名
- 我們都拿到書,首先應該先看副標題,因為副標題才寫著這本書在講什么事。
- (2)了解上架類別
- (3)看作者
- (4)看腰封
- (5)看策劃機構/出版社
- 湛廬文化、商務印書館等出的書還不錯
- (6)看版次和印數
版數和印數越多的書可能越好
2.看整體、
- (1)看目錄
- (2)看序言
- 個人成長它包含了這樣幾個部分:我們通常說,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標是什么;你的現狀是什么;你的差距是什么;它提供了什么解決方
案,幫助你從現狀到目標的整個過程;你要具體怎么做。
3.看細節、
- 細節,其實就是關鍵詞和關鍵段落。
- 找關鍵詞的高效的方法,就是翻到書的最后,找索引
- 如果那些關鍵詞你全都知道,全都理解,全都會的話,這本書基本上你就粗淺的讀一讀就行了;如果你都不知道的話,那這個時候,如果這書對你來說
還有價值,那你就可以考慮了,我是不是應該去分析閱讀了。
- “看細節”的方式再有就是你翻開書隨便去讀幾段。
- 翻中間靠前的這個部分,中間靠前的部分作者剛剛展開,然后這個部分看一段到兩段,后面看一段,前面看一段,基本上看個三四段就夠了。每一段呢
都要看個一頁兩頁左右,要看這么多,就可以把細節弄清楚。
4.下判斷
- 第一,這本書是用一種什么樣的邏輯方式來構建的?它是總分總的這種方式呢?它“分”的方式是并列分開,還是順序分開?是按時間順序,還是按重
要級順序還是按結構順序分開,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順序來進行分開。我們在檢視閱讀中,你只能大約了解它講述的邏輯是什么,然后你看你能否理解。
- 第二、這本書是否值得深入。
- 什么叫“值得”?它符合你的價值取向
- 如果這說高了,就是滿足你的價值觀;說低一點的話,就是可以滿足你當下的某一種需求。
- 我用什么樣的技術深入去閱讀它
- 閱讀的技術有很多種。檢視閱讀,我們說了,是粗淺的整體看一看,然后,大約、粗略的一層一層的閱讀。你可以粗略的、一層、兩
層、三層、四層的,各種各樣的粗略閱讀,你可以粗讀好幾次呢。這時,可以在這個地方下判斷。
- “判斷”必然有是與否的關系。如果它值得讀,那么你抓緊去讀,要不放在目標管理系統中,要不就把它放在未來什么時候再讀。你
也可以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比如說分析閱讀,或者是稍微難一點的檢視閱讀,或者兩小時內的檢視閱讀,等等……
5.粗閱讀。
- 所謂“粗讀”這個環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照相機式的閱讀——對它整體來一遍。不要停,整體做一遍
- 張五常的粗讀法
- 思考的方法
- 閱讀的方法
- 規則:保持一個較快的速率讀完
5.使用檢視閱讀可以帶來的收益有哪些
- 首先是了解。了解什么呢?了解你面前的這本書是什么書,在講什么,它是什么樣的結構,它對你有什么樣的價值……你用簡簡單單的15分鐘左右的時間,做
一個整體的了解,是非常非常值當的 - 了解這些之外,你還可以感知。感知和了解不一樣,了解,好像用大腦,感知,好像是用心。用心感知的是,作者是否是誠心誠意的,還有這本書的關鍵詞究竟
在談什么 - 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 (節省了)時間,書中特別明確的指出來,你用15分鐘獲得一個粗淺的了解,是非常非常值得的。
- (節省了)精力這個好處體現在兩個點,
- 第一,你如果用這種方式,可以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框架。你知道你看這本書看到哪,未來你在使用分析閱讀的時候,你不至于做白日夢。這是
一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也是快速學習法中我們稱之為框架性、整體性學習法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搭建一個框架。 - 第二,其實你整體了解一下,有的時候,還真的能產生很多很多的興趣。這些就
是檢視閱讀的收益。
- 第一,你如果用這種方式,可以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框架。你知道你看這本書看到哪,未來你在使用分析閱讀的時候,你不至于做白日夢。這是
關于速讀
作者似乎跟速讀有仇,為什么?
我們用GROW模型來看看,或者用個人成長這個思維來理順一下這個邏輯就知道了。它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在有限時間內了解一本書。目標是什么?在15
分鐘內說出這本書在講什么。在15分鐘你很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速讀的這個課程,是不是?但作者認為速讀不行。他提出了檢視閱讀。
第一個解決方案是采用檢視閱讀的方式。檢視閱讀,是什么方法呢?剛才已經說了,作者用了“6+1”的方式,永澄用了“五步法”的方式。
同時,作者還給出了根本的解決方案,叫做“提升理解力”。你只有通過理解力的提升,才有可能真正的提高你的閱讀速度。也就是說,在本章里面談到的“檢
視閱讀”也是不夠用的,重要的是理解力的提升。這樣,自然而然就可以接到后面本書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如何提升理解力”的這個部分。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不是什么專心,也不是眼睛跟得上,也不是速度,也不是其它各種各樣的,關鍵在于理解。
你如果真正的理解力上來之后,速度才能真的提升
總結
- 道
- 檢視閱讀的“道”,它是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快速認識事物。
- 術
- 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你可以用書里的方法,你也可以用我提供的“檢視閱讀五步法
- 器
- 器”是筆,還有一個表單。這個表單我發給大家看一下(http://form.mikecrm.com/f.php?t=4RPlao)。
- 用
- http://www.lxweimin.com/p/63eff59eb84a
- 他一共寫了這樣幾部分,所以你可以用是檢視閱讀的方式,很容易很容易就弄清楚它的結構。但是,你想對別人說明白,這個究竟說了什么?怎么說的
?你如何去理解它?有時候你想提升自己的理解力,那根本沒有用,檢視閱讀是無效的,所以究竟怎么樣才能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呢?書中很快就會給出
。第五章,叫做《自我要求的讀者》,以及第二篇叫《分析閱讀》,用了這么大的整整第二篇的一篇幅的內容去講解了“分析閱讀”。
其它
-
認知事物的其它模型(檢視閱讀的二個層次對應上兩個方法)
- 體驗嘗試法
- 結構化展開法
- 5W1H
- 掌握精通四層次法
- 體驗
- 試錯
- 觀察
- 學習
-
張五常的粗讀法
- 思考的方法
- 閱讀的方法
刻意訓練
-
什么是刻意訓練
- 把一個完整的動作細分到最細的程度
- 不斷地進行練習
- 把這些動作打通
-
如何進行刻意訓練
- 找一些領域刻意訓練
- 不要隨便實戰,實戰比刻意訓練慢
- 理念:慢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