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信念一直在,就總有被回應的一天,哪怕現在無人理解。
這幾年,總害怕別人突然問到年齡,也許是排斥,也許是逃避,每次我都要算好長時間,才會說出來。從小在潛意識里,我就覺得最美好的年紀便是18歲,18歲后的每一年都要格外珍惜。而過了30歲,時間就像開了外掛,還沒感覺,整個人生就到了盡頭,可本該歲月長情。
有人告訴我,你不能這樣想,時間是均衡的,只是你在害怕未來。換個角度,換種想法,用信念去支撐三十歲以后的生活,它不會比現在差。
或許是吧,現在每天那么忙,那么累,就是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不會后悔。朋友都說別硬撐,可只有自己明白,那么忙是為了什么。也只有自己知道,夜深人靜時,內心的觸動以及沾滿枕巾的淚水。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一切是自己選擇的,即使到最后一無所有,還是會慶幸身邊那些曾陪著自己的人。
其實,你并不像看起來那么堅強。走過人來人往,從不懂離別,到默默接受,你選擇了順其自然。身邊的人從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你習慣聽從生活的安排。你也開始相信,每個人來到你生命中自有他的意義,哪怕只是陪你走一段路,哪怕只是為了告別。你不再強求。
你從拒絕成長到成長,變成最初想要的模樣,身旁的人靜靜的陪著,把獨自孤單變成勇敢,把彷徨寫出情節。就像歌里唱的那樣,未來多漫長,再漫長,還有期待,陪伴你,一直到故事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