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說:“好酒難得,朋友更難得。”
有的朋友雖從我們的生命里匆匆走過,卻依然會烙下深深的印記。
有的朋友數十年一步不離地陪伴著我們,絕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
擁有的回憶多也好,少也罷,那都是一種別人不懂,只有我們明白的默契。
可生活并非順風又順水,偶爾也會遇到“暗中傷人”的所謂朋友。
那我們不妨看看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一、可以自稱為“我們”的人
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里提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他說中國人在敲門的時候總會說:“是我,快開門!”
這是在中國鄉土社會中才能孕育出的獨特文化,為了每天都能照顧自家農田,人們都不敢去很遠的地方。固定的村落,固定的人口,東家長西家短總能說上幾句,所以光聽聲音就能辨認彼此。
因此這隨意的一句“是我”便證明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竟可以如此的親近。
細細回想似乎所有的友情都在開始的時候都充滿套路。
剛認識的時候為了給對方留下好印象,總是不敢表達自己的真是訴求。總得紅著小臉做點心里建設才敢說出:“你能陪我一起上廁所嗎?”可在“你”、“我”的一來一往的里,就在我們都沒有意識到的那個時間節點,我們可能就成了“我們”。
就像“兩人三足”的角力,沒有占有也沒有黏膩,卻又讓我們變成一個整體。
你有可以自稱為“我們”的朋友嗎?
二、比你更了解你 比誰都關心你
朋友有時比戀人還貼心,還從來不做“噓寒問暖”的假把式。
看你臉色不對,就知道你出狀況了。如果持續的時間長,你可能是病了;如果持續的時候短,那大概是家里有不順心的事兒了;如果這時間再短點,可能就是剛剛哪句話惹你不開心了。
你瞧?戀人會因為你一個表情觀察你這么久,思考的這么仔細嗎?
如此說來,朋友真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愉快的存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狀況?當你對自己的少女心事還懵懵懂懂,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某個男生的時候,你的好朋友就率先沖你“擠眉弄眼”嘲笑你的暗戀,一來二去的,這曖昧的氣氛倒讓你相信了自己是真的喜歡那個男生。
于是這個秘密就成了你們的“秘語”,成為青春里最讓人懷念的片段。
現在想來,懷念的或許不是那個早已模糊的少年的臉,而是那個笑你“羞羞臉”的討厭家伙,還有滿是粉色泡泡的戀愛氛圍。
不只是快樂,你的猶豫,你的苦惱,朋友都能陪你度過。
可能是唱K,也許是陪你一起思考。她總能找到最恰當的方式幫你排除憂慮。
三、我們的友情包容我們的個性
硬幣尚有兩面,對友誼的理解更不會非黑即白。不管是和樂融融還是磕磕絆絆,那都是成長的方式,只是采取的手段有所不同罷了。
我曾有幸看過一場流星雨,一顆顆星從天空劃過,每一顆星都有自己的個性。
第一顆就像夢想里可以許愿的流星,很標準的劃出一條弧線。
第二顆很快就閃過了,就像按下快門那個瞬間的閃光燈一樣。
第三顆留給我的印象最深。
它很慢,真的很慢,時隱時現,讓我誤以為那是夜行的飛機。可不管我怎么覺得它奇怪,它都照自己的節奏閃過。
它是當晚最不合格的一顆流星,卻在之后無數夜里牽動著我的心。
何止是星星,人擁有更豐富的個性。你的個性碰上我的個性,難免會有一些小摩擦。
壞的友誼會不停地抱怨別人的個性,進而得出自己的朋友不是那個“正確”朋友的荒謬結論。
我一直不明白,友情既不是一次性用品也不是易碎品,為什么就要用燒制瓷器的標準要求友情呢?
友情應該是一條不斷發現錯誤再更正錯誤一同成長的路。
對我們來說,每個朋友都是一個獨特的精彩世界,如果尚未與朋友相識,這世界就不存在,只有與朋友相識,這世界才更精彩。
而大千世界,可以包容我們的個性。
在你的生命里,存在這么一個重要的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