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中國年,在有華人的地方都會熱熱鬧鬧地喜迎新春佳節,各種民族風情都會輪番上演,共度這一喜慶的節日。
在中國,甚至在整個漢文化圈里,春節、清明節以及中秋節這三個節日,都是圍繞“家”這個主題,因此這三節日都十分隆重,也十分重視。因為“家”這個觀念扎根在每一個華人的腦海里,尤其是出外打拼的人們更為強烈。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家團圓盼豐收。春節,對于每個人來說,其意義就在于在過去一年里,每個人都是為了工作或者各種原因而很少與家人朋友相聚。所以,在這個節日里和家人敘敘舊、拉拉家常,陪伴在年老父母與年幼子女身旁,享受天倫之樂。又同時可以和朋友相聚一起,談談理想,聊聊心事,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祭拜逝去的祖先。緬懷先祖,感恩他們曾經的養育年幼的我們之恩。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沒有他們耐心的教誨,也就沒有現如今的我們。這一節日,其意義無非就是要加強我們對家,對親人這一觀念和意識。沒有家,也就沒有了一切,你就像一只孤帆在浩瀚大海中隨波逐流。
豐收時節在于秋,花好月圓在中秋。八月十五,花好月圓。家人團聚賞月,聊聊這一年里在工作上的收獲,在工作上的心得體會。在這一年的工作中,各種壓力集于一身,那么在這個節日里卻可以適當放松一下,整裝待發再拼搏,歡歡喜喜迎接新春佳節。
家,無論在中國還是全世界,都是占據著每個人心中最為重要的位置。不能僅僅依靠著各地風俗的節日而才團聚,應該是時時刻刻牢記于心。
每個人,只有家人與朋友的陪伴才會溫馨,只有家人與朋友的陪伴才會舒心,只有家人與朋友的陪伴才會不孤單。
相親相愛一家人,這句話才是真正勾勒出我們與家人間、朋友間那種溫馨又幸福的每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