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已經過了一大半,總體上來看,大的經濟環境不是很好,大家也都很迷茫。在整個外部環境不是很景氣的情況下,職場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里,所以今天就來談談關于職場的一些感悟,希望給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在職場打拼的人一些方向上的指引。很多人盡管在職場生活打拼多年,但是對于職場的理解其實并不準確。我們所說的職場在企業中,和同事一起完成公司的目標和任務,獲取升遷和報酬。這里包含四層含義,在企業中,就說明了核心的行為是一個經濟行為,職場人最大的價值還是經濟上的價值。和同事一起,就注定要和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必然會有一定的規則,就是俗稱的辦公室政治。完成公司的目標和任務,就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所以工作中還是要以團隊的利益為重。最后一點,獲取薪酬和升遷,說明我們在職場最終的訴求是錢和權。
弄清楚職場的定義,我們就可以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多人會犯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容易對企業產生感情,然后結局往往讓自己很受傷害,一旦企業所給的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所以做一個職場人首先需要擁有的一個品質就是職業化。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沒心沒肺,只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就夠了。這樣沒有過高的預期也就不會產生巨大的失落。當然,前提是你的工作一定要很好的完成。做不做的好是能力問題,喜不喜歡做是愛好問題,認不認真做是態度問題。能力上的欠缺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前提一定是態度要好,最好把自己做的超值一點,這樣對自己也是一種學習和人生的修煉。
對于職場新人,核心還是多干活,多吃虧。一般除了極少數特別優秀的新人,絕大多數人在剛剛進入職場時,一定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說職場有一個新手期,在這個時期,核心的目標還是多學習,多提升,所以對于職場新人,平臺帶來的學習機會積累還是第一位的,薪資之類的可以暫時先不作為第一要素考慮。對于職場新人而言,一定要多做事多掌控資源,哪怕是一些很小很雜的事情,比如你去掃地,起碼知道清潔用品在哪,去打印一份文件,可以知道打印機怎么使用,等把工作環境里的所有技能都掌握了,這個時候你的地位也就更加穩固了。所以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職場活著很容易,但是想要活的好,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有時還需要一些能力才華做支撐。
工作的目標,或者說叫為了什么而工作,其實本質上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品牌而在工作。很多人其實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最終在職場能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一是靠這個人的能力強弱,另外一個就是這個人在行業的口碑了。尤其是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一個時代 。個人品牌的價值尤其顯得更加重要,一個人稍微有那么一點名氣,只要出一點不怎么光彩的事情,稍微一傳播就會很多人知道,所以在職場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品牌,工作做的漂亮,獲得行業的認可,自然會帶來很多的機會,而一旦以一個玩世不恭的心態混日子,最后坑的還是自己 。職場還是一個很復雜的生態,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一些自認為很奇葩的人物,這個時候需要注意的還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要牽扯過多的精力在這些人或者事上,千萬不要把自己也變成這樣的人,這么做無異于自毀品牌 。
當然在職場混照顧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在職場和同事畢竟是一個半競爭的關系,能成朋友最好。挨罵是工作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領導或者老板難相處,老是喜歡為難自己,其實客觀一點來看,老板罵你已經包含在支付給你的薪水之中了,要知道你的老板做到那個程度肯定有他的合理之處,他罵你,肯定有他的道理,或許你的工作沒有達到他的預期,有一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當然有的時候會罵的比較狠,讓人很難接受,這個是時候可能就真的是氣場合不合的問題了,找一個氣場相合的老板很重要。總之,要么把事情做到極致然后甩他一臉,要么找一個喜歡自己的,氣場相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