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到簡友寫的關于健康飲食的文章,她是在對自己的健康飲食進行復盤,我由此聯想到自己的同樣問題。幾年下來關于飲食這一塊的文章,保守估計也寫了幾十篇了,以效果來看,沒有得到正反饋。之前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右邊的嘴角反復發炎開裂,吃飯張嘴時感到疼痛,造成了嚴重的不適。我這個人有拖延癥,以為它自己會好,一直沒有理會。直到最近我開始想:必須要予以解決了,對身體的養護,從解決小毛小病開始。
? ? ? 我通過度娘進行了搜索,得出的大致結論是——嘴角炎的產生,跟飲食營養不良有關,跟缺乏B族維生素有關,跟精神壓力大有關,當然也跟一些特殊的疾病有關。對照自己的狀況,主要還是前三條。在工作間隙當中,我也和科室的同事們聊起這個話題,說了自己的癥狀,他們的答復基本上和搜索引擎給出的答案無甚區別。其中有一名同事比較細心熱情,還特意從一本醫學雜志上截圖了一篇文章給我,告訴我如何補充營養和B族維生素。
? ? ? 因為腸胃功能弱的原因,我有一兩個月沒有吃肉食了,動物蛋白的攝入嚴重不足。而在魚蝦、瘦肉、動物肝臟以及豆類食品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和B族維生素,這條途徑一旦堵死,很容易導致兩者的攝入存在重大問題。我一直對素食主義者的營養結構均衡存在疑慮,像一些政壇要人、科學巨匠、巨星名流,比如說克林頓、愛因斯坦、張學友、劉德華,他們是如何補充蛋白確保營養均衡的?想必有第一流的營養學專家在為他們搭配膳食結構。我們這些普羅大眾不能跟他們比,該吃肉食還是要吃,注意對量的把控即可。
? ? ? 所以一個星期之前,我恢復了攝入肉類蛋白質,結果效果立竿見影,嘴角炎短短幾天之內就徹底治愈了,張嘴吃東西的舒適度顯著增強。這件事情的經歷給了我一個啟迪——健康要走對路才有正反饋。我們的人生要很好地走下去,要提升自己精神的幸福感和愉悅度,就必須時時要有一些努力過后的正反饋。人是這樣的一種高級動物——當他看到希望以后才有堅持的動力,當他覺得有收獲了才會認為自己的堅持有意義,當他看到自己在顯著成長中,幸福的指數才會噌噌往上漲。這樣看來,正反饋是何等的重要啊?
? ? ? 僅從健康領域這塊來講,也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思路和方法舉措,必須要走對路,才會有正反饋。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都是很注重身體健康的,平時在這上面也沒少花費精力。但因為沒有科學的引路人,自己平時也不善于總結、思考和提煉,往往是南轅北轍,很少有走對路的時候。前不久聽到一則消息:著名的營養學專家洪昭光去世了,上世紀末及本世紀初在那些年,他的養生理念紅遍大江南北,概括起來四句話“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剛開始聽的時候很有道理,但要具體堅持做下去,也是有很大難度的,我照著做了一段時間以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身體的健康狀況照樣濤聲依舊。
? ? ? 每個人都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一定要有正反饋的養生之道。我也看到身邊的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胡亂養生的道路上飛奔。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昨天一大早我就出去散步了,在途經某個公園的時候,看到一伙形形色色的女人在那邊跳健身操,節奏感拉得滿滿。我用眼睛稍微瞄了一下,站在臺階高處領操的那個女人身材肥胖、腹部嚴重突起,也許她內在健康精力充沛,但在身材塑形上是遠遠談不上美的。我對這個女人有印象,過去的四五年里面,她每天晚上和另外幾個人會站在公園里高高的臺階上,領著下面100多個女人跳操,簡直算是風雨無阻。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她的身材依舊往昔,這算不算是健身的方法出現問題呢?而對于我自己而言,這么多年來一直關注健康,沒有走對路也是確定的。
? ? ? 松浦彌太郎說:“簡單地生活,要做的事情保持一點點就好”——深入地思考以后,選擇少量要做的簡單事情,如果其中有復雜的事情就把它簡單化,認認真真地拼命的把它做到最好。如果在生活里既要做這個又要做那個,最后很可能什么也做不好。要做到惟精惟一,保持精力和精神的專注,把全部精力聚焦在一個目標上,簡單化純粹化。我想對自己來說,接下來這個唯一的目標就是——聚焦健康、思考健康、踐行健康,不斷從正反兩方面的實踐中,總結提煉并蹚出一條正確的健康之路來。
? ? ? 訊飛語音輸入59分鐘,全文1700字。